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DDS Alpha~(TM)溶解浆置换蒸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比DDS蒸煮和传统预水解硫酸盐溶解浆蒸煮,介绍了DDS AlphaTM溶解浆硫酸盐置换蒸煮系统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冯宇彤  黄运基 《中华纸业》2011,32(14):68-71
主要介绍了预水解硫酸盐法生产溶解浆的技术,重点对置换蒸煮、氧脱木素和漂白工艺的选择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辐射松木片预水解对蒸煮和后续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水解温度为168℃,预水解时间在60~90 min时,半纤维素脱除率大于50%,而纤维素的损失率小于10%,且纤维素聚合度不降低;同时也能促进蒸煮过程及后续氧脱木素过程木素的脱除,蒸煮后纸浆卡伯值降低至16.3,氧脱木素后纸浆卡伯值降低至2.8。当预水解时间超过120 min,预水解则会对后续的蒸煮起阻碍作用,造成蒸煮困难,表现在纸浆卡伯值急剧上升,甚至出现生煮现象。预水解时间控制在180 min之内,预水解可以提高氧脱木素过程中木素的脱除率,预水解时间超过180 min,预水解对氧脱木素的影响则不明显。预水解对蒸煮过程的影响大于对氧脱木素过程的影响,尤其是过度预水解对蒸煮有阻碍作用,但是对后续氧脱木素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竹浆纤维--浆粕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用预水解硫酸盐蒸煮法制备再生竹纤维——浆粕。分析了预水解硫酸盐蒸煮的原理及工艺条件,简要介绍了多段漂白工艺,并测试了成品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慈竹模拟置换蒸煮过程中预浸渍段、温充段、热充段NaOH浓度及硫化度对置换蒸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慈竹模拟置换蒸煮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NaOH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药液向慈竹内部的渗透,利于蒸煮;温充段对脱木素的贡献大于预浸渍阶段;热充段NaOH浓度对深度脱木素影响最显著。硫化度从23%提高到44%时,利于深度脱木素,浆料卡伯值下降显著,同时得率也随之下降。当预浸渍段、温充段、热充段的NaOH浓度分别为10、15~20、30 g/L,硫化度为23%~30%时,浆料卡伯值为10.7~17.8,得率为43.1%~45.1%。置换蒸煮与普通蒸煮相比,当成浆得率相当时,置换蒸煮成浆卡伯值较低;当卡伯值相当时,置换蒸煮成浆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桉木木片在硫酸盐法制浆前经自水解(也称高温水预水解,简称预水解)处理可以除去原料中的聚木糖类物质.文章探讨了工厂预水解后再经硫酸盐法蒸煮所得浆料的性能.当预水解温度165℃、保温60 min时,聚木糖的去除率为61%;预水解的浆料经硫酸盐法蒸煮后纸浆得率比未经预水解的参比浆样低9.4个百分点;未经预水解处理的硫酸盐浆(参比浆样)的氧脱木素效率为43.6%,而经预水解后所得的硫酸盐浆氧脱木素效率升至75%,预水解处理不仅使后续ECF漂白成本降低了36%,同时还提高了漂白段废水的质量.相比于参比浆样,经预水解后所得的硫酸盐浆松厚度高,但打浆性能、强度性能及聚木糖含量降低.桉木木片中的纤维素和聚木糖经预水解后在硫酸盐蒸煮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这是由于其分子质量较低和分散性高所致.与常规硫酸盐浆相比,经预水解后的硫酸盐浆中的聚木糖-木素及纤维素-木素复合体中木素的分子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7.
再生竹纤维浆粕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预水解硫酸盐蒸煮法制备再生竹纤维浆粕的方法。分析了预水解硫酸盐蒸煮的原理,简要介绍了多段漂白工艺并测试了成品的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杨木经高温预水解处理后,再进行硫酸盐法(KP)蒸煮,探讨了预水解对浆料、黑液及成纸等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预水解处理能显著提高后续蒸煮过程脱木素的效果,从而降低蒸煮用碱量;随预水解P因子增大,浆料的得率略微降低,卡伯值下降显著,当P因子≤500时,浆料黏度变化不大,随后显著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高温预水解有助于后续黑液的碱回收利用,当P因子≥470时,随P因子增大,黑液固形物含量增加,且相应的高位发热量也不断上升;高温预水解导致浆料打浆难度加大,对成纸白度和撕裂度有所贡献,但对成纸其他物理性能具有负面影响,在相同P因子条件下,所得浆料打浆及成纸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预水解硫酸盐蓝桉浆性能的研究。首先对蓝桉木片进行了5个级别的水预水解,然后对水预水解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以得到3种不同卡伯值的硫酸盐蓝桉浆。实验从浆料组分、蒸煮条件、成浆卡伯值及得率、黏度、浆料纤维形态、浆料纤维表面性能及成纸主要强度性能等角度探讨了预水解对后续的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预水解的硫酸盐浆半纤维素含量从未预水解的21%~22%降到3%~4%,而纤维素含量从73%~75%增加到85%~90%。经过预水解的所有纸浆纤维长度均降低且纤维扭结指数大幅度增大。采用反相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出未预水解浆样和预水解120 min后制浆(成浆卡伯值为15)的浆样的表面能色散分量分别为30.8和34.9 mJ/m2。实验提出了2个模型方程来预估预水解中木片的质量损失和成浆卡伯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制浆造纸过程中的生物质精炼理念,利用热水预水解预先提取杨木木片中的半纤维素,然后对水解后的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探讨预水解因子(P因子)对半纤维素提取和后续硫酸盐法制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水预水解对半纤维素的提取效果显著,且P因子可较好地控制预水解反应过程;预水解处理能提高后续硫酸盐法蒸煮脱木素的效果,降低蒸煮用碱量,但会增大后续浆料打浆难度,同时降低成纸的某些物理性能。综合考虑后续水解液的生物质利用和水解木片的硫酸盐法制浆,当P因子为608~1060时,水解液中的聚戊糖提取率为33.18%~35.31%,相应的预水解KP制浆得率为39.47%~37.12%;与未经热水预水解处理的对照样相比,热水预水解处理后浆料性能和黑液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P因子对桉木水预水解及后续KP法制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预水解法先提取桉木片中的半纤维素,然后对水解后的木片进行硫酸盐法蒸煮。探讨了P因子(预水解因子)与水预水解及后续KP法制浆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水预水解提取液中戊糖和糠醛等成分随P因子变化的特点,以及P因子与浆料得率、卡伯值、黏度及物理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P因子变化对提取液和黑液中糖类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生物精炼技术的概念和木材生物精炼工厂(IFBR)的路线进行了阐述。对传统硫酸盐法制浆造纸工厂如何转化为综合林业生物精炼工厂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三种转化类型。详细介绍了近中性预抽提/制浆模式、酸性预水解/制浆模式和碱预处理纤维素糖化发酵生产乙醇模式。保留制浆造纸生产的综合林业生物精炼工厂将是近期主要的发展模式,可为传统造纸工厂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在传统制浆之前进行预抽提,分离出的抽提液可以用来生产乙醇和乙酸及其它化学品,抽提后的木片进行制浆和漂白,对纸浆强度和光学指标没有不良影响,新增用于改造的投资回报率达到7.1%~13%。根据我国造纸工业特点,木材造纸工厂转化为IFBR工厂也将走保留制浆的发展模式;草类原料造纸工厂转化为生物精炼工厂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黏胶纤维的生产中,应考虑溶解浆的原料种类和工艺过程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性能合适的溶解浆。本文对溶解浆酸性亚硫酸盐及预水解硫酸盐两种蒸煮工艺的反应机理及产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黏胶纤维用溶解浆的化学纯度、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反应性能等。  相似文献   

14.
桉木RDH硫酸盐法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研究了桉木RDH(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浆的制浆性能,对桉木RDH硫酸盐法制浆时,用碱量、H-因子、白液的硫化度以及在温黑液预处理段温黑液的活性碱浓度和硫化度等蒸煮条件,对最终制浆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硫酸盐法制浆相比,RDH硫酸盐法制浆时的用碱量相对较高(常规KP法和RDH法的用碱量分别为14%和15%,Na2O计),但RDH纸浆的硬度较低(分别为17.0和11.7);在纸浆达到相似或较低硬度的情况下,RDH法制浆可以缩短蒸煮时间,或在相同的H-因子下,降低纸浆的卡伯值;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白液蒸煮段白液的硫化度,可以降低RDH纸浆的卡伯值或提高纸浆的得率,在温黑液预处理段,温黑液的活性碱浓度和硫化度会对RDH纸浆的最终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对纸浆物理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RDH纸浆在低卡伯值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的强度性能,但与常规硫酸盐浆相比,RDH纸浆的撕裂强度相对较高耐抗张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4 种桉木改良硫酸盐法(深度脱木素) 制浆的实验, 结果表明改良硫酸盐法制浆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常规蒸煮法, 改良硫酸盐法在浆料强度不受损失的前提下, 纸浆的卡伯值较常规硫酸盐法低5~6 个单位。  相似文献   

16.
对RDH(快速置换加热)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RDH硫酸盐法和常规K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液中NaOH和Na2S含量均下降,但蒸煮液硫化度升高。与常规KP法相比,在整个脱木素反应过程中,RDH蒸煮液的有效碱浓度分布较均匀,蒸煮液中Na2S浓度较高,尤其在大量脱木紊的开始阶段(此时蒸煮液中Na2S浓度是常规KP法蒸煮时的2.88倍),因而RDH法蒸煮能够深度脱除木素。与常规KP法蒸煮废液相比,在废液粘度相近的条件下,RDH法蒸煮废液有较高的固含量,有利于黑液的碱回收。在RDH硫酸盐法蒸煮经过一次完整的循环置换蒸煮周期后,温黑液槽和热黑液槽内的黑液组成基本保持稳定,可为后续进行的连续置换加热蒸煮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溶解浆的生产过去以亚硫酸盐法蒸煮为主,由于环境的原因,亚硫酸盐法蒸煮已较少采用,而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开始只采用间歇蒸煮技术,但由于溶解浆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了基于预水解硫酸盐法蒸煮的连续蒸煮技术.这一新的解决方案已经通过广泛的实验室实验,随后在最初设计生产漂白硫酸盐商品浆的浆厂应用.新设计的工艺和设备已经解决了先前尝试在溶解浆生产中采用连续蒸煮技术遇到的负面问题.新建和现有的浆厂可以从该新工艺解决方案中受益,这也使得溶解浆与造纸用浆可共用同一制浆生产线.  相似文献   

18.
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马尾松LCC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为原料提取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模拟硫酸盐法蒸煮过程,采用蒸煮的方法对LCC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研究马尾松LCC的结构变化,探讨其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LCC的形成和降解情况。研究表明:马尾松LCC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蒸煮过程中大部分是不稳定的,容易发生降解,而蒸煮产物中含有对碱稳定的LCC结构,也含有新形成的LCC结构,这种新形成的LCC是5-5缩合型木素结构与木糖形成的以苯甲醚键连接的LCC结构,对碱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绿液预处理技术改进传统硫酸盐法制浆的研究进展,包括绿液预处理对硫酸盐浆成浆质量的影响,对硫酸盐制浆过程化学品消耗的影响,以及添加蒽醌(AQ)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介绍了对绿液预处理过程中各化学组分的反应行为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