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基于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差异,分析和探讨英语句子重心问题。首先分析了英语句子结构"多枝共干结构"的特点,然后采用英汉两种语言对比方式,分析和探讨了英语句子结构重心和语义重心的成因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对翻译过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挖掘翻译的本质规律。在双元结构理论指导下,从语音、语义、语法和文化审美几个层面对语言与思维结构内部的两种语言规则系统在英汉笔译过程中的影响展开讨论,以期为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只要有语言的地方就存在着歧义,歧义(ambiguity)是指一个单词或者句子具有两种或多种以上的理解意义。尽管在社会语言中歧义无处不在,但这一现象的确也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了诸多障碍和误解。本文在简要回顾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之上,将运用该理论对结构歧义句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消除歧义,准确理解语义,正确运用句子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英汉谓语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对比这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的一些异同:英语动词的使用受到形态变化规则的严格限制.而汉语动词没有形态变化的约束,使用起来十分自由简便.英语句子结构是语法的,汉语句子结构是语义的.汉语句子结构多采用"意合法"(parataxis),英语句法结构多用"形合法"(hypotaxis).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英语动宾结构的意义和语义逻辑关系的特征作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 ,论述了英语动宾结构所包含的各种动宾句式、受动、结果、使役、转喻等不同的语义逻辑关系 ,探索了英语单词的同型异性、句型的一式多义和句子成份的不确定性对动宾结构的语义逻辑关系的影响。这对于英语语法教学和语义逻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种汉语语句依存关系网协动生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句法分析的研究是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汉语在词类这个语言层次上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这给汉语的自动句法分析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本文以依存语法作为语言模型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句子分析策略:分析在两级上进行,一级是基于中心动词同其他成分间的约束关系.通过寻找汉语语义类之间可能存在的句法关系.实现句子成分过滤,完成句子主干提取。一级是上下文级.将语法、语义和语境信息一体化.结合依存语法确定汉语句子中各成分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实验表明了该分析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句型转换是指将感叹句和各种疑问句变为陈述句语序的转换。我们在研制MatLink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过程中,提出了扩展的基于信息的格语法(EICG)及其应用原则,并且利用EICG设计实现了英语句型转换器。该分析器采用多出口结构,针对感叹句和不同类型疑问句提出相应的分析实现算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实现不同句型间转换的设计思想和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关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理论,探讨了英汉词语在深层和表层结构中的三种关系,并指出当英汉词语的对应关系仅体现在表层或深层结构中时.学生常常会因干扰而在语言实践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探明深层结构以把握内容实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英语民族重分析,汉语民族重综合这一思维模式差异入手,分析了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中的差异,其中包括语序、句子结构重心和语义重心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对策,如调整语序,迁移句子重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论述了我们开发的基于规则的Matlink英汉机器翻译试验系统中词典的内部存储结构和搜索算法,以一部综合英语词汇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于一体的的英汉转换词典的机器翻译方法。试验表明该词典的数据结构和搜索算法较传统的基于多词典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在词法分析和目标语生成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智能拼音-汉字转换系统实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拼音 -汉字智能转换系统的主要特征 ,是利用扩充的LR句法分析和基于二元语义的类属语义分析方法消除同音词的歧义干扰 ,提高转换的正确率 针对汉语语法特征 ,阐述了汉语语法分析中的两种回溯 ,并扩展了传统LR分析方法 ,提高了语法分析的完备性 为有效地实施语义分析 ,探讨了所使用的类属及类属关系 ,它以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建立、维护和使用句法和语义知识 随着句法和语义知识的不断丰富完善 ,系统将有望大大提高转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将全信息(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应用到可靠语音功能的研究中,提出在语音识别之后增加一个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的文本后处理功能,通过深入分析词语的语法信息(位置、识别稳定度)、语义信息(语句目标含义)和语用信息(语境和谐度)对语音识别结果语句进行评估、检错和纠错,最终输出优化语句。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后处理可使识别正确率获得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13.
将全信息(自然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应用到可靠语音功能的研究中,提出在语音识别之后增加一个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的文本后处理功能,通过深入分析词语的语法信息(位置、识别稳定度)、语义信息(语句目标含义)和语用信息(语境和谐度)对语音识别结果语句进行评估、检错和纠错,最终输出优化语句。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全信息自然语言理解后处理可使识别正确率获得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统一语言学语义单元理论的基础上,从类几何变换的角度对语言所蕴涵的语义知识进行分析和描述,指出不同的自然语言之间的翻译实质上是求解同一语义在不同语言上的不同表示之间的变换.以疑问句的疑问目的变换为例讨论了统一语言学中的类几何变换问题.并将疑问句根据对象和类型重新进行二维分类,同时定义六元素形式系统的变换描述语言TDL描述其可逆变换函数及双向变换算法.最后讨论了该变换函数在多语互译机器翻译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词性标记文法的文本信息隐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词性标记文法语言为变换域的文本信息隐藏方法。根据自然语言语法规则构造自由上下文文法,文法的句子是用词性标记符表示的句型;利用模拟函数将秘密信息变换为文法的句子;载体文本用分词与词性标记软件也变换为同一文法的句子;运用字符串匹配技术计算秘密信息句子在载体文本中的位置,位置即为密钥;接收方根据密钥提取文法的句子,再通过语法分析读出秘密信息;给出了信息隐藏容量公式。该算法不改变载体文本,能较好地解决Wayner的载体文本生成技术面临的载体文本合语法但不合语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句法变换的心理过程往往不为人所觉察.然而研究显示:句法变换从起点(原式)到终点(变换式)的操作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其间还有由语义或语用预设所引发的一系列认知运作和神经加工过程,语义和语用预设可以参与而且主导着句法变换的操作程序.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建立了句法变换的认知模型,可对句法多(歧)义的变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句法变换的操作.  相似文献   

17.
The performance of a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heavily depend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bilingual language resource.However,getting a parallel corpus,which has a large scale and is of high quality,is a very difficult task especially for low resource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Vietnamese.Fortunately,multilingu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s (UGC),such as bilingual movie subtitles,provide us access to auto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parallel corpus.Although the amount of UGC parallel corpora can be considerable,the original corpus is not suitable for 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SMT) systems.The corpus may contain translation errors,sentence mismatching,free translations,etc.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bilingual corpus for SMT systems,three filtering methods are proposed:sentence length difference,the semantic of sentence pairs,and machine learning.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e Chinese to Vietnamese translation corpu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ll the three method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rpus quality,and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performance (BLEU score) can be improved by 1.32.  相似文献   

18.
The performance of a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heavily depend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bilingual language resource.However,getting a parallel corpus,which has a large scale and is of high quality,is a very difficult task especially for low resource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Vietnamese.Fortunately,multilingu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s (UGC),such as bilingual movie subtitles,provide us access to auto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parallel corpus.Although the amount of UGC parallel corpora can be considerable,the original corpus is not suitable for 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SMT) systems.The corpus may contain translation errors,sentence mismatching,free translations,etc.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bilingual corpus for SMT systems,three filtering methods are proposed:sentence length difference,the semantic of sentence pairs,and machine learning.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the Chinese to Vietnamese translation corpu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ll the three method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rpus quality,and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performance (BLEU score) can be improved by 1.32.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开放等级形容词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即本身不含一个内在的标准点,必须依据上下文或语境来确定一个标准。受开放等级形容词语义特征的影响,开放等级形容词所形成的形容词谓语句可以表示两种状态变化义和一种预期结果偏离义,并且对开放等级形容词短语本身,以及与其同现的修饰短语和开放等级形容词做补语等句法格式中的表现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确立翻译单位。本文试图借助语篇语言学探讨这个问题。本文从功能角度将翻译单位定义为语篇单位而非语言单位。这个语篇单位通过执行句法载体、信息载体和风格标记者这三个功能而保持其语篇完整性。这样语篇翻译归根结底就是:不是从句法形式而从功能保持每个翻译单位的语篇完整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伴有必要的层级转换。为此本文认为,关键的功能翻译单位可以确定在句子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