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并行环境下的集成化特征构造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集成化的特征构造模型,它能支持基于特殊的设计和特征识别,通过同构的多视图形状特征的描述模型,也称中介模型而实现集成化,中介模型服务扮演着分布式网络应用中的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各种网络应用从共享的中介模型的对象语义中提取出特定的视图。我们给出了集成化的特征模型内的。  相似文献   

2.
面向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化建模与执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关于企业建模及相关研究的新观点,提出了改进后的集成化企业建模体系结构,其中,在生命周期维中研究了模型在各个阶段的演进问题,在视图模型维中引入了产品视图,介绍了产品视图的一般特征和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释放的、在以工作流管理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平台支持下、面向中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化建模及执行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及该框架中各个层次的主要功能。最后,以参考模型为核心研究了集成化企业建模中的知识重用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视图”全局集成产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并行工程是在信息集成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并行开发。因此,需要一种集成化的全局产品模型来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活动,以实现企业的产品数据共享。本文首先进行了机械产品建模分析,然后建立起以EXPRESS-G表达的全局集成产品模型信息需求关系,由此提出一种适合于并行工程开发框架的“多视图”全局产品模型。该模型以STEP(ISO10303)标准的应用协议(AP)为基础,结合产品特征建模技术,提供了完整、无二义性、多视图方位的产品信息抽象模型。  相似文献   

4.
根据产品工程图表达特征的层次化属性,构建了产品的层次化模型。根据投影视图的投影原理和工程图的表达绘制规则,将产品工程图中蕴含的特征信息按其表达的工程语义划分为特征视图模型、特征功能模型和特征语义模型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对应和表达产品不同层级的特征涵义。设计了基于位置关联关系和特征约束关联的特征视图模型获取算法,给出基于特征视图模型关联的特征功能模型聚合规则和聚合算法,并对聚合算法进行了实现。根据工程图蕴含工程语义的内在机理,构建了特征语义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型的定义、特征语义本体的构建、特征语义模型获取算法及其实现。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够获取工程图中各层次的特征信息,将其应用于基于特征的工程图检索,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面向计算机数控领域的视图-特征-构件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多视角的方式捕获计算机数控领域的共性特征,将特征映射到多视图平面容器,并依据特征在视图容器中建立相应的领域元模型.基于所构建语言,分别在结构视图、行为视图、系统视图中进行层次化结构、动态行为、硬件平台建模.数控系统应用模型可通过仿真在没计早期实现形式化的系统性能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解释器实现面向目标平台的代码自动生成.以两轴车床数控系统和三轴铣床数控系统为实施对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基于特定领域建模的视图-特征-构件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从并行工程的概念出发,着重讨论了集成化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有关概念,体系结构,多视图建模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视图的过程活动模型(PAM) 的设想,并给出了相应的过程管理系统(NewPDMS) 的主要功能模块图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从二维视图到三维几何模型转换的思路,对出现的主要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以Solid2000为平台实现为模块,以交互和自动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其中的DWG文件的数据转换、视图分离及视图的BOX显示、特征生成、重建结果验证及曲线拟合等问题。提高了从二维视图到三维模型转换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支持并行工程的IDEF集成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能够充分反映产品生命周期中各方面信息的模型,是并行工程中实现企业产品开发过程集成、并行和优化的基础。本文通过用IDEF的集成化建模方法描述了某企业的产品并行开发过程,IDEFO功能模型用于描述并行工程各个功能单元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等信息,IDEF3描述了信息流的传递过程,获得的信息和其评议关系用IDEF1x表示。而IPT小组的组织视图和资源视图与其他模型的关系通过接矩阵表示。  相似文献   

9.
建立能够充分反映产品生命周期中各方面信息的模型,是并行工程中实现企业产品开发过程集成、并行和优化的基础。本文用IDEF的集成化建模方法描述了企业的产品并行开发过程。其中,IDEF0功能模型用于描述并行工程各个功能单元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等信息。IDEF3用于描述信息流的传递过程,获得的信息和它的语义关系则用IDEF1x表示。另外通过用邻接矩阵表示IPT小组的组织视图和资源视图与其它模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多视图”全局集成产品西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并行工程是在信息集成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并行开发。因此,需要一种集成化的全局产品模型来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活动,以实现企业的产品数据共享。本文首先进行了机械产品建模分析,然后建立起以EXPRESS-G表达的全局集成产品模型信息需求关系,由此提出一种适合并行工程开发框架的“多视图”全局产品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征的CAD/CAPP/CAM集成是CIM实现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从特征在集成环境各子系统中的功能角度,探讨了特征分类、表示和模型转换等关键问题,将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特征分类,解决了特征库的可扩充性问题。在特征的表示中提出了大小尺寸、位置尺寸和约束等组成要素,并运用测量实体存储设计者意图。在特征模型转换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模糊推理方法实现基于假设的加工特征识别,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结合机器人零件模型的特点及机器人三维仿真平台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广义特征的机器人零件模型表达方法。该方法引入广义特征的概念,根据需求将机器人零件模型信息分为不同的广义特征,通过特征间的组合实现机器人零件模型的全面表达;随后基于XML数据表达技术,给出了一种机器人零件模型信息的描述方法,提出了零件模型的XML表达模式,为机器人模型信息的XML表达建立了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3.
The problems of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and feature interactions that occur in attributed adjacency (AA)-based feature extraction systems result from a lack of robustness in the recognition algorithm when deviations from the feature definitions occur. This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individual graphs are stored in the feature taxonomy and once multiple graphs interact the interaction issue occur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defining features based on a type of hint-based taxonomy, which is rare in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schemes. This new method still uses the traditional AA graph and matrix to define the part but does not extract subgraphs. It is shown that identifying only one face and then proceeding can find a feature. The modified attributed adjacency (MAA) scheme is used to define the part which allows more information to be stored in the part representation (graph or matrix), and this allows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to be solved.  相似文献   

14.
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是当前一个研究热点。其在军事和民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同时利用高光谱图像数据的空谱信息,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张量表示的高光谱图像目标检测算法。算法使用CP张量分解技术和张量块分解(BTD)分别对高光谱数据进行盲源分析,提取了有效的局部图像块空谱特征,建立了一个基于稀疏表示和协作表示的检测模型,针对多种类型背景复杂的场景数据进行实验,并与当前流行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比较。从可视化检测结果来看,本文算法在复杂背景和强噪声环境下,有效提取了空谱特征,对背景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检测的目标显著。此外,本文从接收机操作曲线(ROC)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等定量指标分析算法性能。以较为流行的Sandiego图像为例,在10%的虚警率下,本文算法取得90%的检测精度,AUC大于0.95。本文算法相较几种流行算法而言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角网格模型偏置过程中出现的自交和断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离散建模偏置方法。对网格模型顶点进行几何特征分类,并讨论了不同类型顶点的偏置规则。根据定义的顶点类型、法矢信息及给定距离,生成偏置点集。通过基于体素表示的条柄检验方法,滤除偏置点集中的内部点,实现自交处理。结果表明,生成的模型网格比较均匀,质量较高,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满足偏置模型的自交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特征的层次式公差信息表示模型及其实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自动特征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征的层次式公差信息的表示模型,共分为三层:基于特征的拓扑与技术相联表面层;最小特征基准元层;约束元层,并在三层之间定义了密切的联系。接着给出模型的实现方法,形成了层次式的公差表示模型,实现了公差信息的工程语义表示及其在CAD系统中的有机集成,这对于CAD/CAM的集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特征及约束的反求工程参数化建模体系;研究了反求工程中特征及约束的定义、分类及表达,建立了参数化特征约束重构的最优化数学模型;探讨了参数化反求软件与通用CAD系统的集成技术;文章最后给出了一参数化曲面反求建模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特征的公差分析与综合中尺寸链的自动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特征造型基础上阐明了零件和装配体中尺寸、公差的表达和记录,并讨论了尺寸、公差链自动建立的一种方法,以便进行公差分析与综合,使产品成本和精度最佳协调。在产品的三维实体模型上,设计者只需捡取待分析的封闭环的两个端元素,程序就会在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中自动搜索建立与此封闭环有关的尺寸链,并确定尺寸链各环的增减性。  相似文献   

19.
机床夹具智能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夹具方案设计专家系统是实现夹具设计自动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讨论了机床夹具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结构,基于特征的回转体零件信息描述,夹具方案设计专家系统和夹具装配图设计等技术,并开发了专用夹具设计原型系统SF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