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铅与镉胁迫对富友1号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铅胁迫试验设0,250,400,550,700,850,1000μg·g-1(以纯铅计)7种浓度处理;镉胁迫试验设0,8,16,24,32,40,48μg·g-1(以纯镉计)7种浓度处理。结果表明:在重金属胁迫下,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在铅胁迫下,700μg·g-1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00mg·g-1;在镉胁迫下,32μg·g-1处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15mg·g-1。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其中铅胁迫下的淀粉含量分别是724,715,713,712,709,715,725mg·g-1;镉胁迫下的淀粉含量分别是724,711,710,708,692,704,705mg·g-1。  相似文献   

2.
使还原糖酸的含量分别保持在50mg·g-1、3.2mg·g-1 间歇升温 ,可以有效防止绿化9号和重阳红桃在冷藏过程中还原糖的异常积累及酸含量的下降。并且使异味物质乙醇和乙醛得到有效释放或降解 ,保持了桃的良好风味。  相似文献   

3.
1.选育经过“沈农1号”是我专业系统选育出来的春小麦新品种。1963年,黑龙江省农科院提供我院一批进行小麦秆锈多小种试验的材料。经过成株鉴定,在“辽春1号”和“克刚”杂交的选系中,发现有4个单株对秆锈小种21群(即:21,21c_1,21c_2,21c_3),194,19,34c_1,和40号及对自然流行的叶锈,表现高度抵抗,编号为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了絮凝剂(丹宁酸)的浓度、离子强度和pH值等条件对纤维素酶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絮凝剂沉淀纤维素酶的最适条件为 :絮凝剂的浓度4.0mg·g-1,离子强度1.0~20.0mg·g-1 的氯化钠 ,酶液的pH值为5.0~6.0时效果最好。沉淀物用的20mg·g-1 PVP(聚乙烯氮戊环酮)溶解 ,在浓缩5倍的条件下 ,滤纸酶产率达到74.0% ,酶的纯化倍数提高5.8倍。  相似文献   

5.
盆栽实验表明 ,土壤中莠去津对大豆、甜玉米、小麦、水稻和甜瓜的安全临界浓度分别为0.7911,1.5360,0.2932,0.0493和0.0879mg·kg-1,水稻和甜瓜的死亡浓度为0.5mg·kg-1。当土壤中莠去津含量低于安全浓度时 ,可促进上述作物生长 ,而高于安全浓度时 ,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大豆品种的顶芽、胚轴、子叶节、子叶、叶片等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诱导分化芽的能力差别较大,供试品种中,辽豆11号和辽豆10号的再生能力较强,诱芽率分别为39.8%和36.0%。对诱芽率的影响,经L_(16)(4)~5正交实验可知外植体>品种>培养基。外值体对诱芽率影响依次为:子叶节>顶芽>子叶>下胚轴。6-BA对不同外植体诱导芽发生的适宜浓度不同,顶芽、下胚轴为0.5mg·l~(-1),子叶为1.0mg·1~(-1),成熟子叶为4.0mg·L~(-1)。  相似文献   

7.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品种华春18,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铝浓度进行土培试验,研究铝对大豆叶片水势和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铝对大豆生长明显不利。随铝浓度的增加,大豆叶片水势略有下降;蛋白质含量在三叶期有所上升,然后在五叶期开始下降;叶绿素含量除三叶期外都有明显下降;二个大豆品种的SOD活性变化明显不相同。从种间差异性来看,浙春3号抗铝胁迫的能力大于华春18。  相似文献   

8.
刘丽君  孙欣  薛永国  杨喆 《软件学报》2008,21(3):379-382
选用感病大豆品种合丰25和抗病大豆品种抗线2号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2种子。种植F2代种子获得F2,3家系,作为分子标记分离群体,进行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SSR标记。共筛选覆盖大豆全基因组的350对SSR引物,其中52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在F2群体中通过BSA法筛选出与抗疫霉病基因相关的多态性差异引物1对,为Seaa003,位于大豆公共遗传图谱的J连锁群。同时该引物在其他10个抗病品种及4个感病品种中抗、感病谱带检出率均为100%,具有一定的检测通用性,可以为大豆疫霉根腐菌1号生理小种抗性材料的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病是大豆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这种病害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培育抗性品种。然而,中国大多数大豆育成品种都不抗SCN3。为了有效的研究和利用中国的大豆抗胞囊线虫种质资源,将64份中国小黑豆品种(包括鉴别寄主)对现有的1、2、3、4、5、7、14号7个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rtes)生理小种进行了抗性鉴定,应用SPSS统计系统软件将供试品种的抗病基因进行分类;同时调查了在田间根部感染SCN3的胞囊数量。结果表明:在相似距离为0.52时,将供试64个品种按含有抗感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抗性基因差异,可以划分为7大类。在田间连续5年(2003~2007)跟踪调查不同大豆根部侵染的胞囊量情况,平均胞囊量为0的有应县小黑豆等共18个品种;平均胞囊量为0.07的有哈尔滨小黑豆等共8个品种;平均胞囊量为0.13的有平顶山和茶豆;其它各品种的平均胞囊量均在0.13~6.00之间。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以及各品种的农艺性状,选用等比例取样法构建了由16份种质资源组成的抗SCN3初选核心种质。抗SCN3初选核心种质的建立,为深入了解中国大豆抗性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SCN3复杂抗性遗传变异规律和发掘新基因提供了合理的样本,同时将有助于加速抗病育种的进程,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沈阳市苏家屯区露地和保护地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现状进行了调查 ,对露地土壤有效磷、钾在20年间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露地土壤有效氮肥力水平较高 ,全区平均含量为98.96mg·kg-1 ;20年间 ,土壤有效磷含量递增 ,平均含量从1980年的4.96mg·kg-1 上升到2000年的11.61mg·kg-1;土壤有效钾呈递减趋势 ,平均含量从1980年的128.08mg·kg-1下降到2000年的79.90mg·kg-1,平均每年降低1.90%。保护地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随使用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收集正茬、重茬7年、重茬7年并经MB-生物制剂调控和加入根茬腐解物(20g kg-1土)的正茬、重茬、调控的大豆根系分泌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根系分泌物中的大豆异黄酮—黄豆甙元(daidze in)进行了检测。结果在正茬根系分泌物中没有检测到该物质,在重茬、调控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了该物质,其检测出的量为重茬>调控。在加入根茬腐解物的各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中均检测到了大豆异黄酮,其检测出的量为重茬>正茬>调控。加入根茬腐解物的处理与不加根茬腐解物的相应的处理相比,在其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大豆异黄酮的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正茬、重茬7年、重茬7年并经MB-生物制剂调控的大豆根系分泌物和加入根茬腐解物(20gkg-1土)的正茬、重茬、调控的大豆根系分泌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草醛、苯甲酸、阿魏酸5种酚酸类物质作为标准物质,对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正茬、重茬、调控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到了3种、5种、3种上述各标准物质,并且检测到的各物质的量为重茬>调控>正茬。在加入根茬腐解物的条件下,正茬和调控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在重茬加根茬处理的根系分泌物中同样检测到了上述5种酚酸物质,并且各物质的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地乐胺(dibutralin)可降低大豆幼苗根腐病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可使大豆幼苗的RNA含量和叶部蛋白质含量增加,RNA酶活性提高,对蛋白酶的活性无影响,这说明地乐胺可诱发某些应激蛋白的产生。另外DNA含量和根部蛋白质含量略减少,幼苗体内IAA,GA,Z,ABA4种激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大豆根腐病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96-2000年应用田间自然病辅和病土盆栽相结合方法,对黑龙江省推广的3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生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36个品种中,抗病品种2个,占供试品种的5.5%,中抗品种9个,占供试品种的25.0%;感病品种13个,占人共试品种的36.1%;高感品种12个,占供试品种的33.3%,这说明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绝大部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都是感病或高感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外大豆育种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详细地介绍了大豆主要生产国在遗传资源利用、品质育种、抗性育种、不育系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与实施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以ASD FieldSpec-Vnir光谱仪实测不同生长季大豆的冠层反射率,同期采集对应大豆LAI,然后逐波段分析冠层光谱反射率、导数光谱与大豆LAI的相关关系;并采用单变量线性回归逐波段分析了冠层光谱反射率、导数光谱与大豆LAI确定性系数随波长的变化趋势,建立了以近红外与可见光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的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大豆LAI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冠层光谱反射率在350 ̄680nm、760 ̄1050nm波谱区与大豆LAI相关性较大,而在红边区680 ̄760nm的相关性变化较大;导数光谱在红边区与大豆LAI相关程度高。通RVI方式建立的遥感估算模型能较为准确估算大豆LAI,通过对红外与蓝波段建立的RVI指数与大豆LAI的回归模型,表明其预测大豆LAI的能力较好,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通过对比发现,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大大提升高光谱反演大豆LAI的水平,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661,而总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0.446m2.m-2。  相似文献   

17.
木箱养泥鳅     
采用酸法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其苷元形式。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盐酸浓度为6mol·L-1,酸解时间为3h;酸解温度50℃ ,盐酸体积与原料比为4∶1。利用本实验获得的最适酸解条件反应 ,可使染料木苷生成染料木素的转化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于1989~1992年在草甸土和棕壤农田上设置82个大豆田间肥料试验,依据几年田间试验获得的资料及推广实践,获得目标产量法和N、P、K肥料效应函数法配方施肥诸参数,可用于大豆亩产53.3~224.5kg之间的N、P、K肥料施肥量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鲜菠萝汁在适宜的条件下对豆乳进行酶解,酶解后,豆乳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但不同的氨基酸增加率不同。经木瓜蛋白酶作用的豆乳,16种氨基酸的增加率从0~66.7%不等。经鲜菠萝汁作用的豆乳,16种氨基酸的增加率从2.07%~470.40%不等。经酶解的豆乳均有一定的苦味,且乳化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