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矿床为一大型低品位钴镍硫化物矿床。矿床主要以浸染状、细脉—网脉状产于蚀变的超基性岩石中。赋矿岩石为一套科马提岩质的堆晶岩和火山熔岩,并与科马提质凝灰岩、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沉凝灰岩、碳酸盐岩构成岩套。嘎仙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热液型硫化镍矿床。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发生在构造活动由挤压剪切向松弛伸展的转变阶段,矿区发育的碱长花岗岩与花岗斑岩、石英粗面斑岩等可能为同一岩浆演化的产物,均具有富水、含S特征,矿化与高演化的富碱斑岩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涛  陈卫  陈伟民  侯朝勇 《矿产勘查》2011,2(6):772-779
嘎仙镍钴矿地处西伯利亚地台与中朝准地台过渡地带,位于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大兴安岭优地槽褶皱带,属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硫化物镍矿床.该矿床类型特征与常见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不同,镍品位低、贫铜,镍钴矿(化)体赋存辉石橄榄岩中.金属矿物主要由黄铁矿、镍黄铁矿和磁铁矿等组成,其中镍黄铁矿与黄铁矿紧密共生,成不规则颗粒状镶嵌于黄铁矿中;而磁铁矿—般形成较晚,多见于镍黄铁矿中,呈网脉状产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呈浸染状、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局部斑块状、脉状,矿产于辉石橄榄岩中.通过对该区开展的地球物理工作,不仅对镍矿(化)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有了很好的认识,而且总结出了该区找矿的最佳技术方法组合,即大功率单极—偶极测深装置激发极化法与高精度磁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都兰县浪木日地区镍铂钯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上继夏日哈木铜镍矿之后,发现的岩浆熔离型铜镍铂钯硫化物矿床。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物探、工程工作及综合研究,总结了成矿侵入岩特征及其与镍铂钯赋存关系,认为浪木日含矿岩体呈小岩体群由东南向北西侵入金水口群片麻岩地层,这些岩体为脉状杂岩体,矿体多呈透镜体,矿化主要特征表现为:以镍为主,共伴生铜钴铂钯,其中铂钯与铜成矿关系密切。矿体多位于岩相边部与围岩接触部位,可能是围岩混染促进了硫化物饱和。浪木日矿床辉石以单斜辉石为主,不同于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矿床的辉石以斜方辉石为主。单斜辉石代表着岩浆富钙,是不利于硫化物饱和的一个因素,这可能是浪木日矿区硫化物不如夏日哈木富集的一个因素。本文研究成果对东昆仑东段铜镍铂钯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冀东铜硐子铜镍钴矿床为华北陆块北缘燕冀成矿带代表性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体小而富,矿化特征以深部熔离-贯入式矿化为主。区域内同一构造背景的中生代印支期基性-超基性岩株在其西南方向仍有分布,为探讨铜硐子铜镍钴矿深部及其外围找矿潜力,本文总结了其地质特征,对比了该区域各基性-超基性岩以及同一成矿类型甘肃金川和吉林赤柏松含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基性-超基性岩体来自同一源区,是同一原始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且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曲线形态、特征等与甘肃金川和吉林赤柏松矿区基本一致;同时推断解译了区内航磁异常引起原因。铜硐子铜镍钴矿床成矿模式和区域地球物理特征显示,该矿床深部仍有找矿潜力,其外围具备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淮北三铺地区是皖北重要的铁多金属矿产地,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主要分布在三铺岩体南北接触带,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捕虏体和层间裂隙中。为总结三铺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探讨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在分析三铺地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与三铺岩体有关的典型矿床中的矿石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硫具有岩浆来源与地层硫混合的多来源特征;矿石和岩体铅同位素具有低放射性铅特征和深源性的特点,矿石铅来源于岩体,铅的初始来源与下地壳或地幔有关。综合以上表明三铺地区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或地幔,且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活动除从下地壳或地幔带来成矿物质外,并驱使围岩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最后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富集成矿,从而形成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矿产勘查》2020,11(2):0268-0268
正钴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钴成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玻璃制造及医药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钴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地壳中钴的平均丰度仅为0. 0025%,且地壳中的钴90%呈分散状态。自然界中钴多为铜、镍和铁等矿种的伴生矿,基本没有独立的钴矿床产出。1钴矿物和矿床类型自然界中含钴的矿物种类超过百种,钴作为基本元素的矿物种类超过了59种,但目前具有经济意义的钴矿物主要有钴的砷化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三大类。工业上常见的钴矿物有辉钴矿、硫钴矿、辉砷钴矿、方硫镍钴矿和钴镍黄铁矿,以及表生矿物中的水钴矿和杂水钴矿等。目前来看,人类目前商业开发的钴矿资源均来自陆地钴矿床,陆地钴矿床主要有沉积型层状铜钴矿床、岩浆型硫化镍-铜-钴-铂族矿床、热液型钴矿床、风化型红土镍钴矿床四种类型。除了这4种主要的钴矿床类型外,还存在一些资源量较小的其他类型的钴矿床,例如黑色页岩型镍-铜-锌-钴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钴-镍硫化物矿床等,这些类型的矿床资源量仅占已知的地球钴资源量的1%,占到陆地钴矿资源量的8%。  相似文献   

7.
李雷  李文光  陶思  胡晓丽 《矿产勘查》2011,2(4):441-444
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地区Marum基岩带上分布大面积的超基性岩体,红土化作用强烈.通过地质填图、钻探施工以及多种分析方法,对该区镍钴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为典型的风化壳型红土镍钴矿床,具有规模大、埋藏浅、品位稳定等特点,经济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8.
充填体与岩体三维能量耗损规律及合理匹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灰砂配比为1∶4,1∶8,1∶10和1∶12的4种胶结充填体力学试验结果,揭示不同配比充填体三维损伤耗能规律。针对矿床开采岩体应力转移并释放能量特征,探索矿床开采过程中岩体三维能量释放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埋藏越深,开挖岩体释放能量越高;岩体弹性模量越高或泊松比越低,岩体释放能量越小。根据充填体与岩体耦合作用的三维能量耗损特征,探讨充填体与岩体的合理匹配,并用该匹配模型验证安庆铜矿采用最低充填配比1∶12开采矿石是可行的。研究发现,充填体与岩体的匹配系数K和三维原岩应力、岩体及充填体力学参数相关,不同开采技术条件必须设计合适的充填体抗压强度才能实现与岩体匹配。  相似文献   

9.
章鑫  罗依珍  周元涛  谢燕霄 《矿产勘查》2021,12(10):2026-2034
云南富宁地区钛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钛铁矿矿床,成矿条件优越。本文对良子老寨矿区残坡积风化壳型钛铁砂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矿石特征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探讨了矿床的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海西—印支期偏碱性基性钛辉辉长辉绿岩体为该区钛铁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富宁地区温热潮湿多雨气候有利于风化作用形成,岩体出露地表后,岩体中的钛矿物经风化剥离、水解作用、次生富集、原地残留或近距离搬运沉积,形成了残坡积风化壳型钛铁砂矿床。陡坡、临近河流区域矿体厚度薄,风化作用弱部位品位低;山脊缓坡、河谷阶地、地形低凹地段矿体厚度较大、品位高。本文研究成果能够指导滇东南地区残坡积物风化壳内钛矿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坳脑萤石矿床位于赣南于都境内,为一个新发现的大型萤石矿床。其为典型的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与矿区内的加里东期万田岩体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万田岩体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充填早期断裂形成,形成时代为加里东期。本文的工作及前人报道的区内与加里东期花岗岩有关的萤石矿床表明南岭东段北部的加里东期花岗岩有较好的萤石矿床成矿潜力,今后应注意区内加里东期花岗岩相关萤石矿床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1.
马吉雄  赵海超  冶建虎 《矿产勘查》2022,13(10):1430-1436
本文通过地质、土壤地球化学及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格尔木市水仙南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地质特征、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邻区夏日哈木富矿岩体(I岩体)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仙南岩体区域发育土壤地球化学、磁法、电法异常呈高值段,在异常浓集部位发育镍矿化体,该特征与夏日哈木岩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认为水仙南岩体具有形成岩浆熔离型镍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黄山南矿区经过多年的生产及勘探工作,揭露矿石的类型及矿体产状较前期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矿床成因复杂,认为该矿区成矿过程经历了超基性岩熔离矿化期—构造挤压拉伸变形期—酸性花岗岩熔蚀改造期—岩浆期后热液富集、构造压扭变形就位期。矿床成因并不是单一的超基性熔离矿床,应为超基性岩熔离改造型铜镍矿床,并根据矿床的成因,分析该矿区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3.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准好来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中段,产于晚古生代弧后盆地内"双峰式"海相火山岩地层中。通过对大地构造环境、地层层序、含矿建造岩石组合及岩石化学成分等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古生代弧后盆地发育阶段的海底喷流沉积作用,与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相关,属广义上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层控性、分带性等特点,其成因与岩性、火山机构及后期断裂构造密切相关,找矿标志明显,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茅山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是遵化—青龙矿集区内赋存于二长花岗岩岩株内的金矿床。茅山金矿的金矿化主要产于茅山二长花岗岩岩株内的蚀变黄铁绢英岩内。文章对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化带及矿体分布、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床成因诸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较复杂,矿床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的叠加作用。成矿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交代了围岩,使其发生了热液蚀变作用。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6.
王峰  郑骥飞 《矿产勘查》2020,11(10):2267-2276
尼泊尔瓦菩萨铜矿位于尼泊尔东部。通过地质勘查、岩(矿)石鉴定及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基本查明了该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类型为叠加改造的沉积变质型层控型铜矿。矿区主要出露前寒武系米德兰群塞提组绿泥石千枚岩,既是容矿岩层,又是矿体的直接围岩。铜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体状,受背斜及层间裂隙控制。矿体走向近南北,倾角2°~30°,矿体长数十米至数百米,矿层厚1~10.72 m,矿区铜平均品位3.53%。目前矿床储量达中型规模。根据其周边塞提组相同层位多地发现的铜矿(化)点及物探激电测量异常,预测在该层位有可能找到大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7.
处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安庆地区月山矿田东部的总铺岩体,具有与月山岩体类似的埃达克质岩石特征,具有找铜多金属矿的较大潜力。其西部与月山岩体较近,以往工作程度相对较高,找到了白岭、胡腰塘、菜瓜山等金、铜矿;其东部与大龙山岩体交接,仅发现总铺铁矿点和数个矿化点。结合近期勘查成果,对该区的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应以找矽卡岩型、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为主要方向,杨凹地区处于岩体北部与围岩的接触带,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卢氏县橡子庙沟铁矿床地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系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地表工程和中深部钻探工程,控制主矿体9条矿脉。矿体多呈似层状产出,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层控作用明显。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地层,在变细碧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矿区内断裂构造的多期次活动对矿液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汤河岩体及张家庄岩体为本区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液。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内矿物岩石学特征,认为矿床成因与海相火山—侵入活动有关,为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9.
灶火河西铁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中岩浆弧带与祁漫塔格结合带上,该矿床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处铁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碳酸盐岩的外接触带上,少部分产出于岩体与围岩的内接触带中以及破碎蚀变带中,含矿围岩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矿体多呈不规则条带状、透镜状,近北西西展布,受接触带控制明显,少部分矿体受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明显,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硫砷铜矿等。笔者通过对灶火河西铁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矿床成因及物化探资料研究,认为成矿及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夕卡岩型或接触交代型,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寨北山次火山岩型铜矿以往勘查资料研究,结合对矿区脉岩分布、岩浆活动、脉状富铜矿、深部原生晕、流体包裹体等特征的新认识,认为寨北山铜矿是多期岩浆活动成矿的产物,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富铜矿体和含矿岩体。依据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三位一体"的特征,初步建立找矿预测模型,为今后的勘查工作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