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7,(3):438-440
热尔金矿处于若尔盖—九寨印支—燕山期金矿富集带内。矿区外围先后有数家地勘单位开展找金工作,发现了数十个金矿床(点)。测区北西侧有京格尔金矿床,南侧为巴西金矿床,南东侧为水神沟金矿、马脑壳金矿等,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充填交代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彰武县赵家沟金矿位于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东缘,矿区共发现36条金矿化体,其中有8条主矿体,主要发育在19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该矿床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角砾状、脉状构造,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初步推断赵家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提出区内的断裂构造、石英脉以及矿化蚀变为主要的找矿标志,并指明后期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构造蚀变带及深部矿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超  刘凯  樊忠平  任涛  徐启斌  郑忠林 《矿产勘查》2020,11(7):1334-1343
刘家峡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矿集区东部,矿床产出于近东西向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南侧的NE、NNE和NW向次级构造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西岔河组层中,呈透镜状、脉状;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断裂构造发育密集处为富厚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近矿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估算金资源量5余吨。文章通过总结刘家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矿床成因,评价了刘家峡金矿的成矿潜力,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凯  赵亮  任涛  王瑞廷  让昊  成欢  丁坤  王超 《矿产勘查》2020,11(5):849-857
柞水—山阳矿集区是秦岭造山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及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铜、金等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相继勘查发现多个大—中型矿床。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些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床多就位于区域性三级控矿断裂及中酸性小岩体附近,矿区热液蚀变强烈,显示岩体活动提供了成矿作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来源。文章通过对柞水—山阳矿集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特征分析,划分了柞水—山阳矿集区的成矿构造带及成矿区带,提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对矿集区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栋栋 《矿产勘查》2020,11(2):249-255
在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识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街头金及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控矿因素主要为区域铨园—迟家庄断裂的近南北向次级断裂和会稽山岩体,主要成矿部位为青山群石前庄组地层与崂山序列会稽山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找矿标志为石前庄组地层内发育的一系列近南北向硅化、绢英岩化构造破碎带。通过对地质、化探等资料分析发现矿金矿体,固定一处矿化,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蓝海洋 《矿产勘查》2015,6(4):385-390
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地之一,于家营子金矿区即位于该矿化集中区的中东部。对于家营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的分析研究表明,区内黄铁矿化、硅化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呈正相关关系;矿床属于含金硫化物蚀变型金矿床。研究结果认为,区域太古宙变质岩的潜在含金性、花岗岩类多期次的活动以及长期活动的断裂构造系统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文章指出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杜杰  蒋炜  李伟 《矿产勘查》2023,14(11):2049-2058
滇西上芒岗金矿床位于中国西南三江造山带西南缘与印度地块东缘的过渡区域,是高黎贡山构造-岩浆-变质成矿带内兼具卡林型和红色黏土型特征的金矿床。尽管前人已开展过多年勘查和开采工作,但该矿床基础地质和成矿特征等研究仍较为薄弱,矿区内及外围找矿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基于已有的地质认识和野外勘查,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矿石类型、地球化学异常及成矿地质条件等内容的研究,综合认为上芒岗金矿床中上部红色黏土型金矿床和下部原生卡林型金矿床具有相同的成因,成矿作用主要与龙陵—瑞丽断裂带南东侧的次级断裂密切相关,构造活动同时兼具控矿和成矿作用。区域尺度的岩浆活动很可能为深部金矿物质的上涌及成矿后的改造创造了条件。此外,本文总结了矿区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亚日何师金矿区位于青海省中部,夹持于东昆南断裂和布青山南缘断裂之间,属阿尼玛卿铜、钴、锌、金、银成矿带,区内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物质组成丰富。亚日何师金矿床是近年来该成矿带上在马尔争组地层中发现的小型金矿床,赋矿岩石主要为褐铁矿化微晶灰岩、蚀变花岗斑岩,矿化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间破碎带及花岗斑岩与围岩接触带,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特征明显,共圈定金矿体14条。作者通过勘查实践,分析了亚日何师金矿床特征、找矿标志,总结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穆家庄铜矿床为一中型铜矿床,位于南秦岭礼县—柞水海西褶皱带东段,柞水—山阳泥盆纪热水沉积盆地菱铁多金属成矿带中部,矿体赋存于主要含矿层位中泥盆统大西沟组中,岩性为一套浅变质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岩。该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其形成经历了预富集、再富集两个阶段,为秦岭造山带海西期和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的产物。通过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特征的综合研究分析,认为穆家庄铜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在柞水—山阳矿集区有望实现大型铜矿床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1.
六安金矿位于广西大瑶山金成矿带中部,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主要赋矿层位为寒武系小内冲组和黄洞口组浅变质细碎屑沉积岩。矿化带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制,并产于次级断层及层间破碎带中。该矿区的矿石属于贫金属硫化物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矿石中金主要以裸露与半裸露自然金的状态存在。近矿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褐铁矿化等,沿断层破碎带及其旁侧发育。六安金矿控矿因素可归纳为构造因素、地层因素、岩浆岩因素和区域变质作用因素。大瑶山地区金矿化类型丰富多样,可归为一个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2.
马麟  孙江雄  祁有民 《矿产勘查》2021,12(9):1888-1897
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金矿资源前景较好,本次研究在以往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槽探、硐探、钻探工程,并采集样品进行岩石薄片、光片等检测分析工作,对五龙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矿床成因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龙沟金矿赋存于VII、IX、X、XI四条含矿破碎蚀变带中,圈定金矿体192余条,估算金资源量61.18 t。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均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最主要的金矿物为自然金。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压碎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金水口群及青白口系含金背景值高,为金矿集中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矿质来源,其与花岗岩体接触带是本区含矿断裂构造产生的基本位置,韧性剪切带的多次活动为金矿热液上升、运移提供了通道,也为金富集成矿提供了重要场所。金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13.
尹艳广  张沛  郝玉军  卜鹏 《矿产勘查》2022,13(10):1437-1443
湘西两溪口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段。该矿床目前研究仅限于成矿背景分析,未能深入剖析其矿床地质特征。本文通过两溪口金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对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矿床成因、研究其成矿规律、梳理总结找矿标志,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认为研究区金矿化主要产在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小木坪组(Qbx)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及板溪群马底驿组(Qbm)中—上部钙质紫红色板岩或条带状紫色板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及构造蚀变岩型,矿(化)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本文建立了以地球化学特征、赋矿层位、控(容)矿构造、围岩蚀变特征为野外工作找矿标志,揭示研究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4.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樊磊  杨瑞  赵红瑞 《矿产勘查》2021,12(3):557-564
老米沟门金矿区位于河北省北部丰宁-隆化金成矿带上,主要赋矿层位为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变质岩系。通过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地层、东西向、北北西-北西向的次级张性构造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通过对老米沟门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上述研究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及丰宁—隆化金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明  杨贺杰  何玉州  左娅  杨华 《矿产勘查》2018,9(4):596-602
梅子沟金矿区位于华北古板块与扬子板块的接合部位——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朱夏断裂带中部,两侧被深大断裂所夹持,构造、岩浆活动分为多期,且频繁叠加。研究区赋矿岩石主要为碳硅质板岩,最主要的控矿、导矿及容矿断裂为纵贯本区的红石崖—水洞岭韧性剪切带,该区圈定的15个金矿体,都产在韧性剪切带中。研究分析了梅子沟金矿床特征、找矿标志,总结了矿床成因,认为矿床类型为变质—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北架山钼(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的豫西成矿带上。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钼(金)矿,这是在该区新发现的又一钼金矿床。详述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找矿标志,进而提出了新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