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居业》2015,(24)
<正>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执行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印发的《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引导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助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带动材料产业升级换代,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11月3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  相似文献   

2.
《建材发展导向》2013,(24):71-72
从入选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相关部门了解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作为老工业城市,当前工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技术装备老旧,技术和资金支撑不够,今后一段时间里,高能耗产业锁定效应仍将延续,这种状况单纯依靠老工业基地自身努力难以快速改变和提升,而借力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可助推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同时可带动培育一批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风能、光伏关键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正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亟需创新,工业设计是创新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呼唤工业设计的导入。在现代工业设计的职能再认识的基础上,分别从产品属性、制造方、设计方、成效、体制等五方面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导入工业设计的困境。并分别从观念导入、造型设计、人机关系改良、品牌创建与管理和文化引导等五个层面提出了在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导入工业设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近期,云南省墙改办调研组一行赴文山州文山市、砚山县调研指导墙改工作。调研组强调,要加大限制落后墙材产品的推广应用,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档次,实现由传统到新兴产业发展、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转变,适应装配式建筑的需求,打造升级版墙材工业。调研组先后到文山万通商贸  相似文献   

5.
郑越  张昕楠  唐浩 《工业建筑》2012,42(6):12-15
通过捷克比尔森古泉啤酒厂更新的实例研究,总结出通过工业遗产更新的方式将衰落的传统产业重新激活,以带动地区产业复苏,并保留城市历史记忆的方法,即:运用遗产保存与文化传承、遗产旅游与经济反哺、新工艺与活化利用等更新理念,以及采用原真性修复、新旧空间及功能的融合、厂区景观改造等更新手段。对我国的工业遗产更新,特别是现存传统产业及相关的工业遗产的更新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陶瓷产业是传统产业代表之一。本文分析了日本陶瓷祭的内容、特点、优势,并从文化旅游视角,探讨其在旅游和地域经济、传统产业振兴方面给予我国传统工业城市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设信息》2012,(6):37-37
物联网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物联网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在工业过程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物流、智能产品等各环节应用物联网,将有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向前发展。目前物联网产业已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经过调研,我们形成了关于促进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19目,东南电梯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暨首届中国(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本届专博会充分展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与名优产品,使专利、名牌、工业设计刨意等知识产权资源与工业制造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相结合,充实工业制造的知识产权内涵,推动创新、创意成果的转化和交流。在专博会成果评选中,东南集团荣获防爆电梯和多美适家用电梯两项金奖.  相似文献   

9.
5G已经是人们眼前可见的未来,更美好的数字化场景触手可及。作为"5G+工业互联网"垂直行业融合应用的先锋,工程机械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加速,未来的商业模式会发生深刻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将会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中国无疑将在这场变革中觅得先机。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在2009年2月5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2009年要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加快制定工业优化升级实施意见,制定和实施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钢铁、造船、汽车、轻工、有色金属、纺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1个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7)
黑龙江省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尚需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在分析黑龙江省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带动发展传统装备制造业,打造特色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新能源产业为示范,以节能环保为行业标准,改造传统能源开发模式,优化产业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发挥对俄贸易优势,提升绿色食品科技含量和文化价值的黑龙江省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1科技工业园创新的特征 科技工业园自50年代初在美国首创以来,如今已是流行于世界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式和经济管理模式。笔者认为较之传统产业开发方式,其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特征:一、高技术性。进入科技园区的开发项目,无论是产业技术层次和产品科技含量毫无疑问皆高于传统的工业项目。 二、集约性。科技工业园优势区位的选择,并不是象传统工业那样单纯考虑产品制造的劳动力价格、运输费用与企业规模的大小,而是注重园区产业整体的集约性,周边环境的高智力支撑能力和科技信息的高智能化。因此,占有科技工业园区位优势首位的是…  相似文献   

13.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水泥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全面进入了新型干法的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作为传统产业的水泥工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把水泥产业打造成具有节能环保绿色功能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改善民生环境的重要产业,使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水泥产业,推动行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材工业能效落后10%左右本刊讯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12月1日在京召开的2017中国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年会上表示,我国将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和绿色制造产业发展壮大,加强绿色设计、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重点标准制修订,推动绿色制造标准国际化对接。  相似文献   

15.
《城市开发》2014,(4):26-27
现代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6.
齐二石  陈君彦  刘亮 《工程机械》2009,40(11):78-82
工业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制造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迈向“中国创造”、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实现工业工程与信息化(IE+IT)的集成创新,对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从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电子化、流程电子化、决策支持等层面,阐述工业工程在信息化中的微观基础作用,提出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增效管理创新模式,制造企业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精益设计就是其典型应用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原材料行业,同时又是资源依赖型的传统产业。目前我省水泥工业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是我省水泥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就建立了以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相继建立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源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其中装备制造、石化、能源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对黑龙江省甚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也存在体制不顺等多种制约因素,应壮大能源及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来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贵杰  徐科峰 《华中建筑》2005,23(4):100-101,112
面临传统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城市中的传统工业片区,如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再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城区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就国内都市型工业的发展状况,结合青岛四方区实际,提出四方区发展都市型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1)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横林和邹区等地区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分别形成了纺织、强化地板和灯具等重点产业集群,推动了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阐述常州市武进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提高配套能力、整合空间布局、打造区位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创新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注重人才培养以及强化行政推动等加快常州市武进区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