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月桂酸铅的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SN矿物基础油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月桂酸铅(LL),并用FT-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高速低负荷和低速高负荷两种条件下,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L和月桂酸(LA)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抗磨减摩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月桂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一定的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为了解其抗磨减摩机理,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发现摩擦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在于LL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和在摩擦条件下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膜。  相似文献   

2.
利用FT-IR和XRD两种光谱学方法,对阳离子表面活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高岭土、石英砂和蒙脱土颗粒上的吸附进行了光谱学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光谱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矿物颗粒对活性的吸附、定性的确定不同矿物粒子吸附量的相对大小和吸附表面活性剂造成的矿物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多聚磷酸催化合成季戊四醇双缩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聚磷酸 (PPA)为催化剂合成了四种季戊四醇双缩醛 ,并对其结构用1 HNMR、IR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从增强相选择材料制备技术、界面表征、机械性能、反应机理等各个领域,详尽阐述了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位IR技术并结合XRD、BET、TG-DTA-D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Au/ZnO催化剂的焙烧过程结构与组成的变化,在常温干燥和加湿条件下,考察了Au/ZnO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载体前驱体的化学组成是Zn5(OH)6(CO3)2,它在150℃左右开始分解,250℃左右强烈分解为ZnO、H2O和CO2,温度高于300℃后,分解接近完全;Au/ZnO催化剂具有较高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常温条件下可连续反应2 000 h使CO完全氧化.水分促进了催化剂中类碳酸根物种的累积,对Au/ZnO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水热法、离子交换法、浸渍法制备了系列Y沸石包覆Ru金属催化剂,讨论了采用原位水热法合成过程中Ru金属的添加顺序及不同合成方法对沸石物性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XRF和SEM等方法表征了沸石的组成和结构性质;采用H2?TPR、H2?TPD、TEM、CO?IR和XPS等表征方法表征了沸石中Ru金属的存在状态;采用NH3?TPD和Py?IR表征了沸石的酸性质。结果表明,Ru金属的添加顺序对原位水热法合成的沸石影响较小;原位水热法合成的沸石包覆金属效果最好;在异丁烷异构化制正丁烷的反应中,所得Ru@HY?Si具有最高的异丁烷转化率及正丁烷选择性,在反应温度为673 K、质量空速为4 h-1时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用已制备的一种离子液体IL1进行离子交换,合成了一种杂多酸型离子液体IL2,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技术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其中NMR对IL2结构上的碳氢进行了确定,IR表征了keggin结构,TG曲线表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后,将其应用于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通过对反应时间、温度、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的考察,结果表明,70℃下,反应5h,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5,催化剂和酸物质的量比为1∶300时,反应效率可达到92.31%。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带有不饱和双键的茂伦合物(对-(1-环戊二烯甲基)-苯乙烯)苯惭烯,二乙烯基苯进行共聚,再与乙基锂反应,最后与钛酸四丁酯络合的方法合成负载茂钛催化剂。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元素分析和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得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所得负载催化剂主要为对位取代功能化载体催化剂,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测定金属Ti的含量为1.19%(质量分数),此催化剂可用于苯乙烯的定向聚合。  相似文献   

9.
结构可控PBMA-b-PSt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在合成结构可控共聚物过程中具有广泛应用。采用二步加料方式的ATRP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可控结构的PBMA-b-PSt嵌段共聚物,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1.5,分子量可简单地通过改变反应投料单体/引发剂比及控制单体转化率得到调控,同时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IR,^1H-NMR,PGC,DSC表征,确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嵌段共聚物具有PBMA-b-PSt-X和PSt-b-PBMA-X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合单体1-甲基-4,5-二(4-氯代苯甲酰基)环己烯,并与对苯二酚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含环己烯结构的联苯型聚醚酮聚合物。用FT—IR、^1H—NMR、DSC、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的可溶性无规共聚物。聚合物含有不饱和双键结构,是一种反应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11.
一种聚丙烯塑料添加剂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是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一种未知聚丙烯塑料添加剂 ,通过对原样品、酸化样品的谱图分析 ,确定样品的比较准确的类属 ,再结合实际生产应用 ,制作此类常用化合物标准谱图 ,经过对比分析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现此添加剂已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硫脲作沉淀剂母体,柠檬酸作为络合剂,采用均匀沉淀法与纳米自组装方法相结合制备Mo-Ni-P加氢催化剂,并对Mo-Ni-P加氢催化剂进行了BET、NH3-TPD、CO 吸附及XPS表征,分析其结构及性质。BET及CO吸附分析结果表明,当沉淀剂的加入质量分数为40%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硫的催化性能。40h的加氢实验表明,新型催化剂的平均脱硫率为95.3%,比对比催化剂高1.7%。  相似文献   

13.
在柔性链聚俣物溶液体系中,利用化学化法使吡咯(PY)聚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获得可溶性的掺杂态比咯(PPy)/ABS复合材料,利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备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自支撑柔软薄膜,对实验条件*(温度、时间、配比、浓度等)进行了研究,获得阳佳实验条件,用红外光谱、GPC、扫描电、循环伏安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用四电极法测试薄膜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采用了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铁钴镍 /聚苯胺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第一步 :用反相微乳液法还原氯化亚铁、氯化镍、氯化钴等电解质 ,制备铁钴镍纳米微粒 ;第二步 :利用苯胺盐酸盐的水溶性 ,引发苯胺在水核内发生自由基氧化沉淀聚合 ,原位生成以金属微粒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热压多晶SiC 陶瓷的原位摩擦和磨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中的销-盘式滑动摩擦磨损装置对热压多晶SiC陶瓷在真空中的摩擦和磨损行为进行了原位观察和分析,发现随着磨损圈数的增加其摩擦系数逐步增大,磨痕深度也不断增加,其磨损机理主要为脆性微性微切削和沿晶裂纹造成的剥落。  相似文献   

16.
将钙基蒙脱石(Ca-M)钠化改性制得钠化蒙脱石(Na-M),随后用羟基铝离子柱化液对Na-M柱撑改性制得铝柱撑蒙脱石(Al-PILCS),使用沉积-沉淀法和浸渍法2种方法将Au和Pt负载在Al-PILCS上,制得Au/Al-PILCS和Pt/Al-PILCS.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对CO的催化活性.XRD和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铝柱撑蒙脱石Al-PILCS的比表面积、微孔面积和微孔体积较蒙脱石原矿Ca-M增加较大.对于Au和Pt负载型Al-PILCS催化剂,Pt/Al-PILCS催化活性明显优于Au/Al-PILCS.制备方法对Pt/Al-PILCS的活性影响较小,而对Au/Al-PILCS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分析表明,不同方法制备Au/Al-PILCS催化活性的差别,主要由于Au颗粒大小和Au氧化态的差别.而Au/Al-PILCS和Pt/Al-PILCS之间的活性差别,可能是由于金和铂的粒径大小和反应机理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新型配体过渡金属穴合物的结构及性质,以tren和三(邻苯甲酰基乙基醚)胺为原料,在冰浴条件下,以无水甲醇为溶剂,通过席夫碱缩合反应,成功的制备了tren缩三(邻苯甲酰基乙基醚)胺席夫碱穴合物配体,并通过金属的原地置换反应,制备了相应系列Ni(Ⅱ)、Cu(Ⅱ)、Mn(Ⅱ)、Zn(Ⅱ)和Cd(Ⅱ)的穴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NMR、UV等谱学手段对所制备的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用IR和XPS技术研究了FeCl3·6H2O、BiCl3改性的Pd/D(3520)催化剂,考察了金属间及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物种及电子结合能,以探讨第二种组分的作用机理以及加氢活性与活性组分的状态的关系,并讨论了p型半导体氧化物和n型半导体氧化物对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对化合物加氢起作用的是金属态钯。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得以改变是由于Pd与Fe2O3、Bi2O3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与钯的外层价电子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obtain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in in atmosphere, in situ IR-RAS (infrared reflectio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on tin in humid air containing SO2 and NO2 at room temperature. Time-resolved in situ IR spectra in air of 90% RH (relative humidity) containing 1×10-5-2.2×10-5 SO2 suggested that the tin oxide layers worked as a protective film and no significant corrosion occurred. The corrosion products in air of 80%-90% RH containing 1×10-5-2.2×10-5 NO2 were SnO2, SnO, nitrate and hyponitri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O2 and NO2 on corrosion of tin was not observed in air of 90% RH containing 0.84×10-6 SO2 and 1.8×10-6 N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