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测了不同施工季节、模板材质和拆模时间等工况下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侧墙混凝土温度、应变历程,分析了其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时气温越高,侧墙混凝土温升、温降、温降速率以及温降收缩越大,开裂风险也显著上升。使用钢模板有利于早期散热,可显著降低侧墙混凝土的温升与温度峰值,降低其开裂风险。延长木模板拆模时间可减小侧墙混凝土的温降速率,利用混凝土的徐变效应抑制开裂风险。上述施工因素变化过程中,侧墙混凝土的里表温差及其引起的开裂风险总体较小。  相似文献   

2.
测试了不同水胶比,不同拆模时间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试验结果表明,随混凝土水胶比的减小,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有所增大;水胶比小的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可以适当提前,水胶比大的混凝土的拆模时间要有一定的延后,相同水胶比时,拆模时间越晚,其限制膨胀率越小。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长墙收缩裂缝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5 6m混凝土长墙出现的贯穿性裂缝进行了计算及成因分析。通过对 2天拆模时的裂缝间距及宽度的计算 ,证明裂缝是由温度骤降引起的 ,而拆模过早和水平浇筑距离过长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为避免类似的混凝土长墙工程出现相似的情况 ,提出了施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测试了拆模时间、膨胀剂掺量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研究了拆模时间和膨胀剂掺量对限制膨胀率的影响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凝土拆模时间越迟,其限制膨胀率越小;膨胀剂掺量越大,其限制膨胀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5.
联锁块混凝土是干硬性混凝土,对于干硬性混凝土而言,成型工艺参数对性能至关重要,研究了成型压力、振动时间和拆模养护三个工艺参数对连锁块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锁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成型压力的提高而增加,在成型压力1.0 MPa之前,连锁块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不明显,而成型压力增加至3.0 MPa以后,抗压强度提高幅度较大;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均随着成型振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拆模养护时间对于联锁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影响较大,拆模养护时间过短或者过长均对混凝土性能不利,存在一个最优拆模养护时间。  相似文献   

6.
1 什么是快拆模板体系 模板快拆一般是指梁、板、拱之类的水平结构模板提早脱模。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规定,板跨度不大于2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50%的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跨度在2.0m-8.0m时,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75%;大于8.0m时,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00%。由此可知,如果将板的跨度减小,则拆模时的混凝土在规定强度允许范围内可以降低,拆模时间可以提早。模板快拆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施工阶段把结构件跨度人为划小,降低其内力。  相似文献   

7.
支座法支模     
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施工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拆模时间,加快模板周转速度是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采用在拌制混凝土时掺入适量早强剂的方法,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大大提高,成为缩短拆模时间的主要措施。还能不能找到新的途径呢?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模板工程中明确规定了承重模板拆模时所需要的混凝土强度值。见表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气温骤降时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气温骤降会引起混凝土表面拉应力急剧增长,对施工期防裂十分不利,进一步论证了气温骤降时,对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的必要性,该研究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从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及拆模等方面就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环境气温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从防水剂的选择及配合比的设计、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准确计量、施工中振捣及细部结构的处理、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养护等方面探讨了影响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效果的因素,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山东省某住宅小区超长地下车库为例,介绍了无线测温技术在夏季施工中控制外墙拆模时间方面的应用。采用LWCT-Ⅰ远程无线混凝土温度测控仪对地下室外墙补偿收缩混凝土实时温度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温度变化,控制拆模时间,从而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防止外墙出现有害裂缝,使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效果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设计制作1根免拆模混凝土梁和1根现浇对比梁,对2个试件进行单向静力加载,得到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特征值、荷载 混凝土应变曲线、荷载 钢筋应变曲线、荷载 跨中位移曲线,并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件屈服前,免拆模混凝土梁与现浇梁的裂缝发展有较大区别,但最终破坏时2个试件的整体破坏特征基本相似;免拆模混凝土梁的预制U形混凝土模块与内部后浇混凝土结合较好,整个加载过程未出现U形模块脱落或撕裂现象;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相比现浇梁试件要小8%,但2个试件的极限荷载基本相同,实际工程中可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免拆模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进行计算,结果偏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陶水忠  张爱江 《工程质量》2012,(Z2):92-95,98
应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底面受约束的混凝土板在外界气温骤降过程中裂缝开展过程,并分析了温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骤降作用下,裂缝的最大宽度不一定出现在气温骤降作用结束时,有可能出现在中间某一时刻;最低气温持续时间越长,降温速率越小,相应的最大裂缝宽度越大;温度裂缝最大宽度未必随着温降值的增大而增大;在气温骤降过程中出现的最大裂缝宽度是短暂的;随着钢筋用量的增多,最大裂缝宽度减小,裂缝条数增多;随着混凝土板截面尺寸的增大,最大裂缝宽度也相应的增大;当保护层增大时,混凝土板表面处最大裂缝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混凝土箱梁在分层浇筑施工过程中水化热温度的发展规律及其温度应力,对某主跨230 m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零号块水化热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基于观测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零号块水化过程中底板、腹板和横隔板的温度应力发展规律;同时,讨论了分层浇筑和整体浇筑两种不同施工方案对零号块水化热温度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了拆模时间对结构内外温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内外温差在结构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从而导致了温度裂缝的产生;采用分层浇筑施工的零号块将在上下层混凝土交界面附近形成一条拉应力带;过早拆模会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迅速扩大,而养护4 d后拆模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较小,建议零号块拆模前养护时间不宜少于4 d。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直观反映了超长薄板构件早期内部水化温度及混凝土应变的变化,对主要施工工况(拆模、洒水养护)对超长薄板构件内力的影响实现了定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降温影响集中在混凝土浇筑后的0.5~3d,此时混凝土拉应变增长迅速,薄板早期开裂风险极大;拆模可以降低混凝土拉应变水平约31%;洒水养护可在高温干燥条件下降低混凝土拉应变水平37%,持效时间9~12h,防裂效果显著.工程中成功的早期防裂控制施工措施包括防裂控制意识及措施的提前,适时拆模及动态养护.  相似文献   

16.
关于混凝土施工强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浇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不同施工阶段对混凝土强度都有相应的要求在混凝土继续施工、拆模、施加预应力、构件安装和运输、滑模施工时混凝土出模等7类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蒋咏涛 《云南建材》2011,(13):178-179
本文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直观反映了超长薄板构件早期内部水化温度及混凝土应变的变化,对主要施工工况(拆模、洒水养护)对超长薄板构件内力的影响实现了定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降温影响集中在混凝土浇筑后的O.5~3d,此时混凝土拉应变增长迅速,薄板早期开裂风险极大;拆模可以降低混凝土拉应变水平约31%;洒水养护可在高温干燥条件下降低混凝土拉应变水平37%,持效时间9-12h,防裂效果显著。工程中成功的早期防裂控制施工措施包括防裂控制意识及措施的提前,适时拆模及动态养护。  相似文献   

18.
吕书民 《山西建筑》2002,28(3):45-46
从工程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模板早拆体系的早拆原理以及支模、配模和拆模方法,从理论上对楼板混凝土强度进行了验算,并列出了模板早拆体系在施工操作中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还从模板早拆体系的材料投入、工期安排、混凝土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上阐明了模板早拆体系的优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周水良 《门窗》2012,(6):84
本文对超长结构地下室外墙板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采用抗裂钢筋、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拆模时间的控制、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加强保湿养护等措施,控制地下室外墙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工程中早拆模施工主要依据混凝土强度发展达到设计强度的比率来确定拆模方案,较少对结构承载力分析。混凝土强度增长与梁板结构截面承载力发展非线性关系,早拆模施工应关注结构承载力的发展情况。基于限制混凝土应力塑性发展情况下,对早拆模梁板结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研究,分析计算相关的系数α1,β1等值,计算不同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值比率下,梁板结构正截面承载力及承载力达设计承载力的比率值。研究阐述的计算方法,可供施工人员分析早拆模施工时梁板结构正截面承载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