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点介绍杭钢钢包精炼的工艺及相关技术,从完善精炼工艺的角度对钢包精炼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各种精炼形式的比较,论述了杭钢二次精炼设备、工艺路线、工艺布置、钢包炉工艺参数和除尘方式的确定原则,并简单地介绍了钢包炉在杭钢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提高精炼钢包使用寿命及降低钢包耐材成本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应生 《宽厚板》2009,15(4):14-15,42
钢包既盛装钢水,又作为精炼设备,因此,精炼工艺的改进对钢包内衬耐火材料的使用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选用优质适价且适应于钢包精炼工艺的耐火材料,优化钢包内衬修砌工艺,加强钢包修砌运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耐材判废标准,可有效提高钢包内衬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消耗,从而保证生产顺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转炉、钢包、钢包炉精炼电炉钢工艺,进行了概略的分析、比较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陈建新 《首钢科技》1997,(2):29-35,44
本文详述了50吨LF钢包炉精炼工艺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针对涟钢一炼钢厂LF钢包精炼炉投产以来,70t精炼包寿命比LF钢包炉投产前有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结合该厂电炉粗炼-LF钢包炉精炼-连铸的工艺,对影响精炼包寿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付玄升  姬健营 《中国冶金》2006,16(11):24-24
介绍了安钢第一炼轧厂100 t精炼钢包永久层耐火材料的材质选择及砌筑优化工艺,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厂生产特点的钢包永久层整体打结工艺,采用无模具自流料打结钢包永久层,取得了良好的生产使用效果,提高了钢包永久层及钢包整体寿命,降低了耐火材料消耗,减少了穿包事故次数。  相似文献   

8.
霍存  张志刚  尹国俊 《炼钢》2012,28(4):59-61,73
分析了出钢温度、钢包渣特性、精炼率与精炼时间、造渣材料和生产组织等炼钢工艺制度对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热轧板有限公司180 t钢包内衬寿命的影响,对提高钢包内衬寿命、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LF精炼温度控制对炼钢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生产流程中LF精炼温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制定了转炉、钢包准备、LF精炼、连铸工序的温度控制规定。通过工艺优化的实施,达到了提高温度控制水平的目的,为提升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尹应生 《河北冶金》2012,(11):42-44
钢包是冶金工业的重要容器件,起着储存、转运钢水的作用,其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成本。通过选用优质适价、适应于钢包精炼工艺的耐火材料,优化钢包内衬修砌工艺,加强钢包修砌运行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耐材判废标准,有效地提高钢包内衬使用寿命,钢包耐材成本消耗降低,保证了生产顺行。  相似文献   

11.
敬斌 《四川冶金》2007,29(5):63-64,F0004
介绍了炉外精炼的形式,探讨了提高精炼钢包寿命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炉外精炼钢包内衬用耐火材料的现状,提出了今后钢包用系列耐材的研制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精炼钢包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技术措施。由于采取这些措施 ,延长了钢包使用寿命 ,优化了全连铸工艺 ,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CAS—OB钢包精炼炉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承德钢铁集团公司CAS-OB钢包精炼炉所开发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以PLC控制器为基础,以计算机监控技术,数据通信和控制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钢包精炼过程的自动控制,满足炼钢精炼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针对无钢包精炼炉设备的不利条件,开展了氩站钢包精炼技术开发及应用。通过对钢包造渣工艺、夹杂物处理技术等进行优化,对氩站设备进行改进,钢水及铸坯质量基本达到LF精炼工艺水平,中包连浇炉数达18炉以上,冶炼成分合格率达98.10%,铸坯综合合格率达99.78%,满足了品种钢生产需求,成功开发出08A1、KNS、K510L等新产品,提高了钢材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张玉军  王新江 《炼钢》1996,12(3):15-18
总结了安阳钢铁公司25t直流钢包精炼炉耐火材料实验结果并分析了影响钢包寿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型保温材料在钢包隔热层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安钢第一炼轧厂在100t钢包采用新型纳米材料作为隔热层的工艺试验。生产实践表明,该新型钢包保温性能良好,能够减少钢包散热、降低精炼电耗、稳定中包钢水温度,这一生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艺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二次精炼的转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邦  薛正良 《钢铁》1999,34(5):14-18
对两种不同炉型的不锈钢精炼设备的特点进行了比较,与钢包型精炼设备相比,转炉型精炼设备炉容比大,吹氧和脱碳速度大,生产率高,而且可以使用高碳铬铁,具有真空业炼功能的精炼设备优越的深脱碳,氮热力学条件,真空转炉(VODC和VCR)法在同一单元四兼有转炉型和真空精炼功能,是精炼超低碳,氮不锈钢的理想设备,特别是AOD-VCR法更适合于我国现有AOD精炼炉的改造,用于生产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18.
An in‐depth SEM‐investigation of the inclusion composition change in the ladle refining process during tool steel production was done. Plant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at Uddeholm Tooling AB in Hagfors, Sweden. A series of samples was taken during ladle refining, from deslagging through vacuum treatment. The goal was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top slag and other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inclusion composition during ladle refining. The main conclusion was that normal variations in the process have a large influence on inclusion composition. Furthermor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gO content in the top slag had a large influence on the inclusion composi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ladle refining process. Also, the SiO2 content in the ladle slag originating from the EAF‐slag, had a noticeable effect on the inclusions. The inclusions belonging to the system Al2O3‐CaO‐MgO‐SiO2 showed a continuous composition change throughout the ladle refining process, from high Al2O3, via MgO‐spinel to finally complex types rich in CaO and Al2O3.  相似文献   

19.
尤嘉庆 《江西冶金》1999,19(5):15-17
站重论述了我国小型钢包精炼炉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各种小型钢包精炼炉的优缺点以及小型钢包精炼炉相亲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