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γ射线对人淋巴细胞CD3,CD4,CD8,B7.1分子表达的 …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观察γ射线对人淋巴细胞CD3、CD4、CD8、B7.1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γ射线影响CD3、CD4、CD8分子的表达,预抚给予低剂量γ射线,再接受高剂量照射,可减少这种影响。γ射线能激活静止的淋巴细胞表达B7.1分子。  相似文献   

2.
CD28和Fas在辐射所致T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标记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测定了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T细胞CD28分子和Fas受体(CD95)表达的变化。用乙醇抽提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和JAM检测技术,研究了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CD28单抗和IL-18处理后T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正常人淋巴细胞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CD3^ T细胞中CD28的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T细胞凋亡的增加并与Fas表达上升有关。照射前用CD28单抗和IL-18处理细胞后,Fas表达下调,细胞DNA断裂明显减小。表明γ射线可影响T细胞CD28受体分子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加速T细胞凋亡的进程,而CD28单抗和IL-18对辐射所致T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巨噬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体外照射对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A.1细胞表达CD80和CD86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身照射和体外照射时2GyX射线诱导CD80表达增高均较0.075Gy为早,而CD86对两种剂量的反应无明显区别,剂量效应关系的研究表明,CD80和CD86的表达无论全身照射或体外照射时均在0.075Gy 剂量点出现峰值,而在较大剂量照射时出现第二个峰值的剂量则全身照射高于体外照射。实验结果显示,B7分子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参与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增强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电离辐射与B7.1分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肿瘤细胞在照射后免疫原性增强的机理,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技术,用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5种肿瘤细胞和一种非肿瘤细胞后,观察不同培养时间内这些细胞B7.1分子的表达水平。用3H-TdR释放试验测定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反应后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未经照射的肿瘤细胞不表达B7.1分子;经40 Gy照射后,SMMC—772肝癌细胞、PC—12嗜铬神经瘤细胞、A—59肺癌细胞表达B7.1共刺激分 子 , 与 对 照 组 比 有 非 常 显 著 性 差 异 (p<0.01) , 最 高 达(66.8±1.2)%。表达时间以照射后培养72 h时最高。但SHG胶质瘤细胞和HOS骨肉瘤细胞经60 Gy照射后仍无B7.1分子的表达。淋巴细胞与表达B7.1分子的肿瘤细胞共反应后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未照射组(p<0.01)。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低剂量辐射对人脐血 T 淋巴细胞膜分子表达的影响。应用 62 mGy γ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脐血淋巴细胞,照前及照后 4 h,12 h,24 h 分别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TCR,CD3,CD4,CD8 分子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辐射后,脐血淋巴细胞 CD3,TCR/CD3 复合物,CD4,CD8 分子表达显著上调,且均在 4~24 h 内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幅;CD4/CD8 比值无显著性变化。以上结果提示:低剂量辐射可促进脐血 T 淋巴细胞的成熟、活化和信号的转导,从而可能在脐血移植中加速免疫功能重建,增强 GVL 效应,降低肿瘤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以T淋巴细胞受体(TCR)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作为辐射损伤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采集2名正常人外周静脉血,用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分离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CR突变频率,建立剂量效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受到60Co γ射线照射后,T淋巴细胞表面CD3、CD4表达情况发生改变,TCR突变频率在0~3 Gy剂量效应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7.
X射线照射对人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和MTT技术,研究χ射线照射对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剂量(0.1~0.5Gy)χ射线照射后使DCs的HLA-DR、CD86和CD40分子表达上调,CD80分子表达下调;与其他剂量组相比,O.2Gy照射DCs可调节T细胞CD4/CD8比值,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还可提高特异性CTL细胞的杀伤能力。说明0.2Gyχ射线体外照射可一定程度提高受辐射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体外处理治疗性DCs较为合理的剂量。  相似文献   

8.
雄性C57小鼠60只平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0 Gy)、模型对照组(1.0 Gy)、阳性药对照组(1.0 Gy+523片)、西咪替丁(Cimetidine,CMD)低、中、高剂量组(1.0 Gy+33.3、1.0 Gy+100、1.0 Gy+300 mg/kg),采用60Cog射线全身照射至吸收剂量1.0 Gy,剂量率为8.33 m Gy/min。CMD于照射前连续灌胃给药6 d,每天1次,照射后5 h给药1次。照射后24 h检测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数和血清中IL-2、IL-4、IL-6、IL-12、IFN-g和TNF-α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后24 h,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D3~+、CD3~+CD8~+T细胞和CD3~-CD19~+B细胞数量均下降(p0.01),血清中的IL-4、IL-12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与辐照模型组比较,CMD各剂量组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CMD给药组血清中IL-4、IL-6、IL-12、TNF-α和(40)FN-g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5),CMD高剂量组的CD3~+、CD3~+CD4~+和CD3~+CD8~+T细胞及CD3~-CD19~+B细胞数量均显著上升(p0.01,p0.05)。结果提示,CMD可有效改善g射线辐照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剂量 γ 射线对 T 细胞共刺激分子受体和 T 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辐射所致 T 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CD28 和 Fas(CD95/APO-1)的相互关系。采用双标记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测定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后 T 细胞 CD28 受体和 Fas 受体表达的变化。用乙醇抽提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和JAM 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CD28 单抗和 IL—18处理后 T 细胞 DNA 断裂程度和细胞凋亡情况。正常人淋巴细胞用不同剂量 γ 射线照射后,CD3 T 细胞中 CD28 的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但 Fas 表达上升。T 细胞 DNA 断裂程度和细胞凋亡增加。照前用 CD28 单抗和 IL—18 加入培养的细胞后,Fas表达下调,凋亡明显减少。表明 γ 射线可影响 T 细胞 CD28 受体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加速 T 细胞凋亡的进程,CD28 单抗和 IL—18 对辐射所致 T 细胞 DNA 断裂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女性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在接受不同剂量碳离子束与X射线辐射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数值的变化。抽取5例宫颈癌、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经照射后(设未接受辐射组、1、2 GyE碳离子束组、及1、2 Gy的X射线组)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离体血样本进行CD3~+、CD8~+、CD4~+、NK细胞、B细胞、CD4~+/CD8~+两两组间对比,分析数值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离体血在接受不同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接受高线性传能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碳离子照射时,乳腺癌组中CD4~+值随剂量增加而升高,宫颈癌组数值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接受6 MV-X射线照射时,宫颈癌组中NK细胞数值随剂量增加而下降,而乳腺癌组则相反;接受碳离子束照射时,两病种受到1 GyE照射后NK细胞数值均较未照射组数值升高,2 GyE则均较未照射组数值下降。结果提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两种恶性肿瘤离体外周血对高LET碳离子和低LET的6 MV-X射线照射表现出了不同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诱导脾淋巴细胞内[Ca2+]i及CD71表达的适应性反应.采用Fura-2负载,双波长荧光测定法检测细胞内[Ca2+]i浓度.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71表达.发现0.075Gy低剂量预照射能明显减轻其后2.0Gy攻击剂量照射对细胞内[Ca2+]i及CD71的抑制作用.低剂量辐射能诱导脾淋巴细胞[Ca2+]i及CD71表达的适应性反应.此变化可能是低剂量辐射诱导T淋巴细胞免疫适应性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 MV X射线单次全胸野照射15 Gy,于照后不同时间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凝血酶敏感蛋白-1受体CD36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和CD36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和意义。结果表明,HE和Masson染色提示照射后的1周肺泡腔有炎性细胞渗出,继之间质水肿,4及8周出现肺泡腔变小甚至结构破坏,局部实变,肺间质出现胶原纤维;CD36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照射组在照后的第1、2、4、8周时间段CD36表达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说明CD36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阻抑其表达可能对放射肺损伤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探讨了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的改变。以1、3、5、8和10Gy60Coγ射线分别照射指数增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8h后利用逆转录PCR(RT-PCR)摸索各基因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而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定量检测各基因表达变化,观察辐射对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影响的量效关系;同时以5Gy60Coγ射线照射人淋巴细胞后,分别于不同时点(0.5、4、8、12、24、48和72h),通过RT-PCR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各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其时效关系。结果发现,在mRNA水平上,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总体上调。Cytb和ATPase8基因在8Gy剂量范围内,呈现出随剂量增加基因表达增强的量效关系趋势;观察时效关系,发现5Gy剂量照射后4h左右,3种基因表达增强最显著,且Cytb和ATPase8基因分别持续高表达至48h和72h。因此,60Coγ射线可以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的改变,总体上呈现表达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电离辐射对人淋巴细胞线粒体复合物Ⅰ亚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1、3、5、8和10Gy~(60)Co γ射线分别照射指数生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8h后利用逆转录PCR(RT-PCR)摸索各基因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定量检测各基因表达变化,观察辐射对复合物Ⅰ基因表达影响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以5Gy~(60)Co γ射线照射人淋巴细胞后,分别于不同时间点(0.5、4、8、12、24、48和72h),同样通过RT-PCR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各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其时效关系。结果表明,在mRNA水平上,线粒体复合物Ⅰ基因表达总体上调。剂量效应关系方面,ND2基因在8Gy剂量范围内呈现出随剂量增加基因表达增强的趋势;时效关系方面,7种亚基均在5Gy剂量照射后4h左右表达增强最显著,且大部分基因可持续高表达至48或72h左右。说明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复合物Ⅰ基因表达的改变,表达总体上调。  相似文献   

15.
^60Coγ射线照射淋巴细胞诱导PIG3和GADD45基因mRNA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照射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系后,初步分析受照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状况,并探讨上述基因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及意义.用60Coγ射线照射淋巴细胞,采用不同剂量(0~10Gy)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72h)收集细胞,抽提mRNA,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系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的增高而增加,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5Gy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淋巴细胞中PIG3和GADD45基因mRNA表达水平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高,在8h时均达到最高,随后开始降低.PIG3和GADD45基因对辐射均较敏感,其表达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但相比而言,PIG3的表达随照射剂量和照射后时间的变化更加显著,更有潜力作为生物剂量计以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用基因芯片来筛选不同剂量辐射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快速生物剂量指标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用0.5、3和8Gy60Coγ射线照射指数增长期的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24h后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标记后用基因芯片筛选各剂量点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用实时荧光PCR对某些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0.5、3和8 Gy剂量组分别有16、240和46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三个剂量组均上调或下调的基因分别为4个和3个.对TP5313基因进行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电离辐射诱导的TP5313、GDFl5、CDC43EP5、S100A4、IGJ和KLF2等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有可能与照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由黄芪、刺五加、山药、葡萄籽及酸枣仁提取物混合组成的一种辐射防护中药组方(简称防辐组方)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的影响及保护作用。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防辐组方低,中,高剂量组(500 mg/kg、1 000 mg/kg、2 000 mg/kg)。6.5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建立辐射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脾脏系数、脾脏组织病理学形态、Caspase-3,Caspase-9及细胞色素C活性、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P53蛋白表达、脾脏T淋巴亚群CD4+、CD8+百分比、CD4+/CD8+比值及各组脾脏细胞DNA损伤程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及脾脏系数均有所增高。其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增高最为显著(p<0.01或p<0.05);给药组小鼠脾脏中的CD4+、CD8+百分比、CD4+/CD8+比值及Bcl-2...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了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 ,昆明种小鼠胸腺细胞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和量效关系。结果表明 ,2GyX射线照射后 8h小鼠胸腺细胞p16表达明显增高 ,2 4h达到峰值 ,持续至照射后 4 8h ,72h降至正常水平 ;CDK4表达水平在照射后8h明显降低 ,12h降至最低 ,照射后 4 8h恢复近正常水平 ;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轻度下调。不同剂量 (0 .5 - 4Gy)照射后p16蛋白表达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2Gy组与假照射组相比显著增多 (p<0 .0 1) ;CDK4蛋白表达在 2Gy照射后明显低于假照射组 (p <0 .0 1) ;CyclinD1表达在 0 .5 - 2Gy照射后可见下降趋势。结果提示 :p16 /CyclinD1/CDK4 /pRb通路在电离辐射诱导胸腺细胞G1期阻滞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X射线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上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剂量X射线体外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了运用mRNA水平变化作为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经1、2、3、5Gy X射线照射后24h,GADD45和p21基因表达均明显上调。GADD45基因表达在1-5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指数相关。p21基因表达在1-3Gy照射剂量范围内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但5.0Gy照射后,其表达不再继续增加。结果表明,X射线照射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和p21基因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上调,GADD45更适合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剂量计。  相似文献   

20.
对某研究所微波接触人员(接触组)和非微波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调查,调查指标为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和CD4+/CD8+比值,探索长期低剂量高功率微波辐射对工作人员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接触组CD3+、CD4+、CD8+比例均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显著;接触组≤10a组的T细胞亚群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接触组〉10a组CD3+、CD4+、CD8+比例及CD4+/CD8+比值均升高,且CD3+比例升高差异显著;接触组和对照组组内工龄≤10a和)10a间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低剂量高功率微波辐射能明显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紊乱,但未表现出累积效应。客观有效的职业防护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