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道德情感作为一种对道德必然性的心理体验是与道德主体的社会实践及道德认知紧密相联的,因而,从根本上说,人的道德感/“情系于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展开,取决于主体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活动的范围.中国共产党人“情系于民”的可能性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之中.  相似文献   

2.
执政理念,是执政主体对整个执政活动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执政主体用以指导执政活动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新理念,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是中国共产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升华,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建设和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人的历史,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因而,讨论人的创造活动是极有意义的话题.然而,以往主要是着眼于本体论、知识论、思维学以及理性与非理性因素(自然主义的维度)等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成果.但对这些认识进行梳理,发现以往的研究思路是解答"创造活动是什么"的问题,他们的任务是怎样使人更富有创造力,没有解决人为何有创造活动,发生创造活动的基础是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是目前高校道德教育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 题,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校道德教育新模式。浙江工业大 学之江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办的"道德银行",是高校创新道德教育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 本文在"道德银行"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创办"道德银行"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并 对高校深入开展"道德银行"的实践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基本方略.在我国,治国主体是人民,而各级领导干部是治国主体的"代理人",其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当前,我国干部的道德状况尚不能满足"以德治国"的内在要求,直接影响了"以德治国"的有效实施,因此,以德治国重在"官德"建设.在进行"官德"建设时,首先要澄清认识,其次要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是儒家伦理的两大传统。在天人关系上,儒学既强调"以人为本"又强调"天人合一"。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体两面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高度重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伦理价值体系及不合理的既有道德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道德主体行为没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加之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有些大学生荣辱不分、耻感淡化.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耻感“教育与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童话<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一文中.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塑造了一个貌似凄美爱情、实则富有道德寓意的故事.打鱼人三送"灵魂"预示着道德的迷失与放逐,而"灵魂"的三次艰难回归则表明了道德救赎与回归之路的艰辛曲折.打鱼人、神父、商人和女巫对灵魂的不同解读源自作家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层次的体验和思考--灵魂的放逐与回归亦即道德的放逐与回归.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王尔德首先倡导的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9.
以校企合作共同体为平台,创新"校企一体,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同探索"系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施定向培养,强化与各类企业的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系企双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S.M.A.R.T"教学组织模式,推行"工程实践不断线"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第三方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从而构建"系企双主体、定向订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能从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妇女声》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解放理论及实践的宣传媒介,其舆论宣传充分体现了"妇女解放"与"阶级、社会解放"两个话语的内嵌式融合.在《妇女声》的舆论场域里,不管是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内嵌,或者是实现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内容共建,或者是妇女解放的无产阶级路径选择,两个"解放"话语进行着内嵌式互动构建,"和而不同"中又通过女性关切平衡着其间的内在张力.总体而言,《妇女声》的舆论宣传以别样的视野展示了性别议题与政治革命之间的互动与互促,延展了"妇女解放"与"阶级、社会解放"的共建空间.同时,《妇女声》的舆论宣传又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符号,强化了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党感知和政党认同.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对“中道”问题作出了相当细致的哲学上的理性阐述 ,对情感感受和行为的“恰好”或“合宜”进行了有理论层次的分析 ,特别把道德上的“中”与技术行为方面的“中”作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比较说明 ,从而彰显了“中道”的特点。他特别强调理性在道德中的主宰地位 ,却又十分清晰地说明了道德理性的情理互渗的特点 ,从而有着相当深刻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的基本含义包括爱亲、爱人、泛爱众、爱及夷狄,涵盖了忠、孝、义、悌、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主要方法为忠恕、推及、道节。孔子把“仁”作为人们的理想人格追求,而且奠定了“仁”与“礼”相统一的社会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负强化"的道德教育是指"批评惩罚"、"纪律约束"、"挫折体验"等一些会令学生觉得"不愉快"、"不舒服"的教育方式、手段。与"正强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一样,不快的刺激教育同样也是为了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尤其对品行不良的学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补充。"负强化"道德教育的前提是热爱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尽力做到适时适度、整体协调,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人性假设是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如何认识"经济人"假设与"道德人"假设的丰富内涵及其内在矛盾,是解决企业家行为激励的理论前提.企业家如果不是"经济人",就是"角色失真";如果仅仅是"经济人",就是"角色失全".从经济伦理的视角,企业家只能是并且必须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整合体,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企业家人格.  相似文献   

15.
大学德育工作根据"社会人本思想",确立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相结合的目标基点.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中心、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现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健康心理素质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方面.发掘道德教育的个人发展性功能和享用性功能,追求学生自我育德的最高目标境界.  相似文献   

16.
对“大德育”概念质疑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概念在中西方均有广义和狭义或“大德育”和“小德育”之分,并非如有些学者认为的德育在中国仅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的“大德育”,在西方仅指道德教育。我国德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在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些问题并非由于德育概念不当,而是德育内容缺少更符合时代特征的、更具有生命力的新的内涵。在我国处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德育内涵的充实调整应该以人文教育强化思想教育,以公民教育强化政治教育,以日常道德强化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淮安"运河之都"地位的形成,不仅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而且得益于明清朝廷政治上的权衡决策及中央政府重要管理机构的驻节。其衰变嬗替亦与运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和《镜花缘》的思想意义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二是鞭挞了凶残贪暴的统治者;三是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道德沦丧和世风虚伪现象。  相似文献   

1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的重要文化政策.“双百“方针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实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双百“方针后来遭到了严重挫折,其中原因非常复杂,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在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并发展好“双百“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