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女权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因而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却没有任何激烈的政治运动相伴,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但又不同于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它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家具设计是设计领域的生力军。其设计理念是切入家庭,追求细节完美;女性视角,设计以人为本;多元拓展,形式内涵并重。其美学特征是色彩丰富,多为明亮或鲜艳的颜色;曲线柔美,充分考虑女性心理需求;功能实用,倾向于操作简单方便;材质多变,优先使用有舒适感的材料。而女性关怀、平等尊严、自我实现和生态设计等则是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受西方思想影响,中国的女性主义在五四时期逐步发展壮大,缩短的时间进程必伴着种种问题与混乱。分析了21世纪女性主义在中国遭遇的尴尬现状,对女性主义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描绘,希望女性在自我觉醒与人文关怀中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当下一些比较极端化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存在着反文化、非主流、拒斥现实的自闭现象,其文体叙述有着对男性窥视欲望非同一般的依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科学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探索中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实现与时俱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章采用女性主义学批评理论,从《还乡》中游苔沙与三位男性的纠葛揭示了十九世纪社会盛行的男权主义传统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相似文献   

8.
把文学作为文学活动来研究在今天已经形成共识,而文学批评也是文学活动之一种,但是在当今的文学史写作中,文学批评是缺席的。既然文学可以称之为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史准确地说,应该是文学活动史,而这其中应该有文学批评史的一席之地,所以应该把文学批评纳入到文学史写作中来。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思考中国文学发展的出路,还是开辟中国文学创作的"新纪元",都无法忽视中国元素。但中国文学创作又不可能"闭门造车"。因此,中国文学的发展在固守传统文学内在特质的前提下,还需要摄取更多西方文学的有益因素来发展中国文学,实现二者的融合。此举既可以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注入新的时代内核,又可以为开辟中国文学创作的新出路进行开创性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方美育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践行模式,中国现代美育是在德国美育、中国乐教传统以及教育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建构起来的。以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思想巨擘共同奠定了中国现代美育的观念、路径和方法。百年现代美育的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和境界教育三种范式,在理论、人生、启蒙和实践四个维度展开探索。世纪性境遇下的中国现代美育由于其强烈的实践品格,而在核心概念、主要命题以及基本功能方面存在问题和偏差,亟需清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12.
梳理自20世纪初到目前的我国有关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此功能主义取向的研究,必然会推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研究走向深入,彰显文化理性,从而保证我们能够冷静而科学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形成,使得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变得科学规范。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备政治思想建设功能、哲学思想渗透功能和道德建设传承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观点,具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意义,对文学作品阅读、批评与审美具有指导作用.应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学批评方式来把握,通过“人”“世”“意”“志”四个方面来品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作的文学著作,之前的研究大多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和他们的爱情故事进行分析,而这里作者借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对小说中的自然和女性进行分析,揭示了自然和人类,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从而探寻其中反映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只有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和谐健康的发展观,人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振铎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他的小说、戏曲藏书为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他的小说、戏曲批评理论研究拓宽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女性文学源远流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作家们挣脱"无性别写作"的桎梏,创作出了大量具有鲜明女性意识和女性情感.在思想内涵和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打上了"女性文学"鲜明烙印的文学作品.通过分析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女性文学由男性附庸到无性别写作,再到性别自觉的创作嬗变,固然因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但更与近现代中国文化转型有着紧密的联系.女性文学自身的传统如种子,传入的西方女性理论如水分,文化转型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则如和煦的阳光,使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8.
郑振铎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他的小说、戏曲藏书为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他的小说、戏曲批评理论研究拓宽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进行剖析,揭示了该剧所具有的浓厚的男性意识。莎士比亚在对剧中人物的排列和介绍上有意消解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在对李尔王的形象设置上体现了父权制特征,在对刚乃绮、瑞干、考地利亚的角色塑造上不可避免地投射了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按照惯有模式将女性简单划分为天使型女性和妖妇型女性。莎士比亚作为一名男性作家,未能摆脱男性本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李尔王》成为了一部充斥了男件话语霸权的父权制文本。  相似文献   

20.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将西方制度文化中国化的一次努力。维新派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启蒙,宣传西方制度文化,并且提出了明确的政治主张,希望在中国实现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这种努力,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的觉醒,加速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