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流延薄膜专用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性能及结晶形态,并分析了在实际加1=应用过程中不同冷辊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降温速率越快,形成的晶体尺寸越小,且结晶度越低,当降温速率由5℃/min增加到40℃/min时.结晶度由38.15%降至33.18%;在流延膜...  相似文献   

2.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础树脂,抗静电剂、柔性高分子等为改性剂,配以其它添加剂,采用预混一共混工艺,可以研制出HDPE扭结膜专用(母)料,用其生产的扭结膜产品,抗静电性能和抗横向撕裂性能均达到实用要求指标,其它性能不低于基础树脂,该专用(母)料可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国内分多厂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CPP薄膜及专用料的生产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幸  胡声威 《塑料加工》2000,28(1):20-22
  相似文献   

4.
分析测试了聚丙烯吹塑薄膜专用树脂F1608的综合性能及微观结构,并研究其加工流变性能及薄膜性能。结果表明,F1608具有与进口树脂相近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较高的分子链规整度,分子结构合理。F1608的熔融温度、熔融热焓及结晶热焓与进口树脂接近,其力学、光学、加工等综合性能优良。流变及加工性能研究表明,F1608具有适当的熔体强度和最大牵伸速率,熔体弹性适中、黏度低、加工能耗小,薄膜成型性能好。  相似文献   

5.
6.
将不同比例的磷石膏晶须(PSW)和聚丙烯(PP)共混制得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OM)表征其结构,然后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SW能够使PP的α晶晶粒细化,诱导β晶的生成;在PSW含量为5%25%范围内,随PSW含量的增加,β晶含量呈递增趋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弯曲强度随着PSW含量的增加变化不大,但相对纯PP有大幅提高;缺口冲击强度随PSW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杨康  钟安澜  黄晓枭  张怡  曾舒  麻玉龙 《塑料工业》2021,(7):125-128,65
采用三层共混挤出流延工艺,以聚丙烯(PP)树脂为原料添加开口爽滑双功能母粒(PP-F608S)制备高光低摩擦流延聚丙烯(CPP)薄膜.通过对薄膜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的测试发现,当PP-F608S添加量为5份时,CPP薄膜透光率为92.6%,雾度为1.3%,光泽度为95.2GU,纵向拉伸强度为26.6 MPa,横...  相似文献   

8.
采用赤泥作为无机填料,添加到聚丙烯(PP)中,制备出赤泥/PP复合材料。实验分别采用FTIR、DSC、PLM及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研究了改性前后赤泥的结构及对PP的熔融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PP晶体尺寸细化。赤泥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经表面修饰的赤泥(TRM)异相成核效果降低。当TRM含量为15%时,TRM/PP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最佳,随着赤泥的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弯曲强度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不同批号的薄膜专用聚丙烯(PP)树脂T38F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评价了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加工性能的影响.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相关工艺条件后生产的PP T38F能够满足用户的加工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薄膜专用PP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控制在(25.0~29.0)...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比了普通注塑试样和振动注塑PP/LLDPE(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试样晶型及力学性能的差别,研究了施加振动对PP/LLDPE(质量比为70/30)样条力学性能和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加入振动后,特别是在低频高压条件下,样条的拉仲强度比未加振动试样有所提高,而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wAXD)测试发现,施加振动后,试样的β晶含量提高,同时在高撮动压力下试样中出现了γ晶.  相似文献   

11.
SBR/P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SBR/P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拉伸强度,制品冲击强度及屈服强度,当SBR/PP(质量比)为10/90时,常温(25℃)下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约为8kj/m^2,拉伸强度为28.5MPa,屈服强度为31.4MPa,此时SBR具有最大非均相成核能力,并使PP具有63.6%的总结晶度和13.2%的β-晶型结晶度。  相似文献   

12.
PP/PA6/EPDM-g-GMA合金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军  朱晨  王辉 《塑料工业》2006,34(6):15-18,45
在聚丙烯(PP)中加入10%~40%(质量分数)的PA6及反应增容剂EPDM—g—GMA对PP进行共混改性.观察和分析了共混合金的形貌及等温结晶形态,测试了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P/PA6体系中加入EPDM—g—GMA后相容性改善;PP球晶尺寸随PA6的混入而减小,且PA6结晶相分布PP晶区内和PP晶区之问,加入EPDM—g—GMA后PA6结晶相尺寸减小;PP/队6体系中加入EPDM—g—GMA可起到反应增容和橡胶增韧的协同效应,使材料的韧性比纯PP明显提高;PP/PA6体系的杨氏模量高于PP,加入EPDM-g-GMA后杨氏模量比未增容体系提高不显著;PP/PA6体系的屈服强度随PA6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加入EPDM—g-GMA后屈服强度高于未增容体系但略低于PP。  相似文献   

13.
《塑料科技》2015,(7):52-55
以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CNTs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CNTs用量对该PP/CNTs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的添加对PP基体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的熔融温度和相对结晶度。随着CNTs用量的增加,PP/CNTs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改善,但过量CNTs的添加将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另外随着CNTs用量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功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一种与众不同的高产量生产流延薄膜的加工法已取得成功。这种加工法是熔融聚丙烯帘流在软钢抛光带和骤冷辊之间落下经辊压抛光生产聚丙烯薄膜。这种套筒触式技术曾在2001年德国杜塞尔多夫K展展出。还没到去年,奥地利SML Extrusion Technology公司(驻美国办事处设在亚特兰大)就交付了首  相似文献   

15.
冷却速度对PP和GF/PP结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偏光显微镜和DSC分别研究了PP(聚丙烯)和GF/PP(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结晶形态,揭示了冷却速度和加入GF对PP结晶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漫  张顺  吴宁晶 《塑料工业》2012,40(5):62-64
采用有机硅树脂阻燃剂阻燃改性聚丙烯(PP),研究有机硅阻燃剂用量对PP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有机硅树脂阻燃剂用量的增加,PP共混物的极限氧指数逐渐增大,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则下降幅度较大。当加入20%的有机硅树脂阻燃剂时,其极限氧指数由纯PP的17.8%增加到25.5%,当有机硅树脂阻燃剂的质量分数20%,PP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降低了18.48%、12.47%,而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降低了57.72%、68.90%。  相似文献   

17.
改善聚丙烯树脂性能用的成核剂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翟羽伸 《化工进展》2004,23(2):153-157
回顾了聚合物结晶形态研究的进程,综述了聚丙烯结晶形态的研究现状、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过程和形态的影响及其与聚丙烯成型产品物性的关联,介绍了聚丙烯用成核剂品种、特点以及利用成核剂改善聚丙烯树脂成型产品性能的研究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空心玻璃微珠(HGB)和PP/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HGB复合材料。研究了HGB和PP-g-MAH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结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可提高HGB与PP的相容性;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HGB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逐步下降;PP-g-MAH可进一步提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PP-g-MAH的加入促使产生少量β晶,HGB和PP-g-MAH都降低了PP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9.
《塑料科技》2017,(12):56-60
在二次开模注塑成型条件下制备了聚丙烯/氧化石墨烯(PP/GO)发泡复合材料,研究了GO用量对PP微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发泡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GO加入PP发泡复合材料中,能够明显改善PP复合材料泡孔结构,提高其发泡质量;当GO用量为3份时,PP/GO发泡复合材料的发泡性能相对最好,其泡孔直径为24.8μm,泡孔密度2.5×10~8个/cm~3。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DSC对PP及芳纶/PP复合体系结晶性能的分析研究,得到了PP长丝热压成膜结晶性能的变化,芳纶对PP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冷却方式对芳纶/PP结晶性的影响等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