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民居的灰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空间是我国传统民居中比较常见的空间形式,如庭院与天井、檐廊、门楼或门道、亭等空间.对传统民居建筑中此类灰空间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基于融合自然、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几个典型实例,论述潍坊传统民居在平面形式、宅旁小园等几方面的特色。还列举了鲜为人知的青州满族民居实例  相似文献   

3.
以皖南三合院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方法针对影响皖南传统民居自然通风的主要建筑要素——天井的尺寸、形状作变参数模拟分析,利用Ecotect软件对方案的室内采光进行分析,得到皖南三合院式传统民居天井的最佳尺寸。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合院式传统民居最佳天井尺寸:长度为卧室两窗中线间的距离,宽度为院落宽度;采用该方案可使民居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运用生态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提供依据,也为当代地域性生态建筑的创作提供帮助,以生态建筑的视角,从保护自然大环境、创造舒适小环境、对资源的少费多用和防灾减灾4方面,对福州传统民居进行解析,探究其中有价值的生态适应性策略和技术,揭示我国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根源。  相似文献   

5.
对于我国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其传统民居建筑凝结了当地居民的经验和智慧,通过剖析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可以实现当地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拉萨市传统民居进行测绘和室内热环境测试,从建筑朝向、建筑形式、建筑功能和建筑空间等方面对拉萨市传统民居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进行研究,总结拉萨市传统民居在高原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为西藏自治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7.
西部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产物,具有朴素的生态和综合利用再生能源观,加强对传统民居的研究,这有利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建立适宜西部生态环境的绿色住区体系,同时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防灾是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发展的直接动力。以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为例,客家先人为躲避战争灾害而进行迁徙,由此导致的对故土建筑的“移植”决定了梅州地区客家民居的早期建筑形式;在客家传统民居发展过程中,客家人对自然灾害认知和防御的结果导致建筑平面和体型的演变;成熟阶段的传统民居因为各种有效的防灾措施的应用而提高了耐久性。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传统民居中蕴涵的优良质朴的意境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探索和借鉴.通过对传统民居自然美、形式美、诗情画意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展示和探寻了传统民居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传统民居的审美意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民居中蕴涵的优良质朴的意境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值得我们探索和借鉴,通过对传统民居自然美、形式美、诗情画意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展示和探寻了传统民居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2.
洪崖洞民居的传统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洪崖洞片区传统民居的现状分析,提炼出传统山地民居建筑的几种典型,以供今后该片区规划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苏北民居众多的传统建筑构件中,门窗及其雕饰体现了苏北地区的地域特点、人文特色以及较高的美学品位,对现代建筑装饰和设计美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在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创新应用,对传统民居的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分析.在对传统民居装饰审美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居装饰的保护措施,并对传统民居装饰进行了创新性应用.为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居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以徽州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cotect软件对其内部的日照时数和光斑分布以及改变建筑朝向及天井高宽比后厢房内的太阳辐射得热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民居内部夏季凉爽的主要原因是超过80%的区域的日照时数都小于1 h,同时夏季太阳主要照射在天井底部,增强了天井底部水体的自然蒸发冷却和夜晚的自然通风;冬季约15%的高日照时数区域都位于厢房和厅堂的内部,在为居住者提供健康、卫生的室内环境的同时减少了厢房的采暖负荷;建筑朝向正南时,厢房内太阳辐射得热量最大,同时其得热量随着天井高宽比的减小而增加;在最佳方案下,太阳能够在冬季为民居住宅提供约14.7%的冬季采暖需求热量。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居既是居民安身之所,也是个人生活的空间载体和公民权利的基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住宅。文章在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中关于传统民居产权保护内容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问题,讨论构建多层次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调对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以及设置产权侵害行为的法律救济制度,为城市传统民居产权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维护地段公民的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聚落的自然生态适应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建筑生态地理区划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综合建筑学、地理学、气象学的研究,对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规律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与地理区划相吻合的一些基本聚落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水体蒸发对室内环境的营造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水体蒸发热平衡,建立民居室内水体蒸发模型,用实地连续测试的蒸发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的计算徽州传统民居室内水体蒸发过程,计算和测试的水体蒸发量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5 g/(m2·h)和4.2%。环境参数中地面温度、太阳辐射、风速、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水体蒸发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蒸发量和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779、0.736、-0.654和0.622。  相似文献   

19.
徽州民居合院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种建筑空间结构的产生或者一种建筑体系的建立,都无不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本文从徽州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入手,对徽州民居合院空间的形成、发展以及结构布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加深对民居文化的理解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徽派民居建筑作为我国重要的乡土建筑类型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符号和人居环境对今天的建筑师而言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本文从传统徽州民居建筑的形态、景观、和生态经验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炼和总结了部分设计经验,希望能对当前该地区的新地域性建筑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