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孔子的礼乐文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丽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3-104
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孔子在对三代文化进行研究之后完成了对儒学的奠基工作.他认同传统,力主回归传统,努力继承和弘扬华夏礼乐文化.孔子积极回应社会变革所引起的传统文化的危机,在重新研究、理解和阐释礼乐的基础上解答了时代的课题.并且开办私学,传授礼乐文化知识,实行有教无类,使学术民众化. 相似文献
2.
谢丽娜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03-104
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孔子在对三代文化进行研究之后完成了对儒学的奠基工作。他认同传统,力主回归传统,努力继承和弘扬华夏礼乐文化。孔子积极回应社会变革所引起的传统文化的危机,在重新研究、理解和阐释礼乐的基础上解答了时代的课题,并且开办私学,传授礼乐文化知识,实行有教无类,使学术民众化。 相似文献
3.
黎世珍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8,30(4)
《先秦符号思想研究》以阐发先秦典籍文化中蕴藏的符号学思想为本,在对先秦符号思想的系统总结上具有开创之功。礼乐文化符号系统作为本书的行文路径和线索,在生成和构建过程中,虽诸子各家的文化立场不一,但无一例外落脚点都在现实关切上。以该书为谈论基础,笔者更想强调的是人类的元符号能力,只有拥有了元符号能力,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保持远眺并自省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王青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
党的十八大以后,法治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从追溯"德法共治"思想的理论源头着手,分析了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背景和依据.从依法建立健全校内规章制度,依法建立全员育人的管理系统,形成以人为本、立德为范的氛围,培养兼备"德法"知识的专业师资队伍,挖掘实践教学的融合功能等方面研究思政课贯彻"德法共治"思想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邓悦曾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
中国古代体育思想与中国传统丈化思想密不可分,古代体育运动的目的及其衡童的标准、规范都深深地打上儒、道文化思想的络印,形成了"以德为先"、"尚中贵和","天人合一"等为核心的一个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体育思想体系,它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兵家和平思想是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深厚的社会土壤之中,有着深层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本文着重从儒、道、墨等主要学术流派对兵家的影响上探析兵家和平思想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8.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法治资源,深入挖掘并正确解读古代法治思想,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剖析,在梳理传统治国方式的过程中,探究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蕴含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翀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6):136-137
老子的"为道"、"为学"既是管理的理念,又是一种教育管理策略。试图通过对"为道"、"为学"思想内涵和特质的理解,将该思想应用于高等院校人事管理当中,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客观地把握教育规律、管理规律和人事制度改革规律等,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营造内紧外松的管理氛围,形成民主的、宽松的,富有人性化的高校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众所周知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那幅最著名的T型帛画中,有天上、人间、地下三重世界的叠合,而画的最下面,是一个怪人用双手和头顶支撑着上面的世界。显然,古代的人们对自己生息的这个世界安排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先哲们对这个解释也只是点到为止,他们告诉人们:我们生活在天上与地下之间的人世,这三个世界是自下而上堆砌着,放置于某个神或魔的头顶上的,他们却不再希望人们继续追问支撑神魔的是什么,有时,就连他们自己也回避这一点,其实,他们是在回避这个合理解释的逻辑起点,而它就是不必论证探索的终极依据,人们用不证自… 相似文献
11.
李文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6(2):67-69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基于“礼制”的中国传统建筑,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建筑的逻辑性使城市空间获得了相应的空间逻辑,从而与建筑配合形成城市空间的等级秩序性,建筑造型的逻辑性格则使城市空间具有严密的识读性. 相似文献
12.
秦文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7,24(3):358-363
文章讨论了中国古代为了形成上行下效、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统治者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整肃百官、巩固集权的肃贪之法。并指出由于君主专制体制自身的弊端,使得惩贪肃贿之法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其中彰显法度、重惩赃官的若干做法,在大力倡导廉政文化建设,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娟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81-85
廉政文化建设成效的测度与评价,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建设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准确描述实际进程、客观评估执行成效、为制度建设提供导向为目标。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兼顾廉政文化建设投入和产出的独特性,既注重直接效应也考虑间接效应,同时强化群众参与力度的衡量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包括投入能力、推进能力、直接效果和社会及经济效益四方面指标。测评体系的运用还需指标权重的确定、测评方法的选择等工作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靖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3):80-83
当前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保障校园安全秩序,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育人环境,必须加强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制,稳定组织、完善制度。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综合治理的关键在于实行目标管理,保持稳定与办实事相结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提高综合治理工作,使学校在安定的环境中不断深化改革,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常鸣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8(4):73-77
通过事例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地位、应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保证,应坚持虚实结合、内外结合、主客体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其工作方法有几种:调研法、灌输法、说理法、示范法、关爱法、参与法、对话法、激励法和引导法。 相似文献
16.
王婷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4):43-45
中国特色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完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文化活动与文化实施建设的不平衡、地区间的不平衡等问题。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规范廉政制度、坚持创新思维、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 相似文献
17.
任汉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6-7,10
高校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不仅有利于加强和改善高校院(系)党的领导,而且也有利于调动院(系)行政的积极性和发挥院(系)行政的作用。就党政共同负责的优越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好院(系)党政关系等方面做出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马健鹰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9(4):8-12
“中和”使中国人的烹饪活动一开始就在“和而不同”的哲学基础上打下了“以中为度”的美学烙印 ,先民们运用“调”的手段去转化五味之间、水火之间、原料性味之间等各式矛盾 ,折中而和。但这种情感色彩使中国餐饮管理缺少规则而难成章法 ,如不虚怀学西 ,则难与西方餐饮相抗衡 相似文献
19.
主要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在概念的变迁、特征的拓展和结构的演变3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指出要按照民营科技企业的自身规律正确指导其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院(系)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院(系)党政班子“共同负责” 的协作机制,对推动院(系)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