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胥杰  李云霞  方绍强  李勇军 《电光与控制》2007,14(3):116-117,125
软杀伤激光武器是光电对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提出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眼损伤的机理和自卫应用的初步想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高能光纤激光具有一定的致盲效果,进一步的应用依赖于输出功率和辐照时间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辉华  林龙信  叶辛  吕晓英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3,52(1):20220283-1-20220283-11
主要讨论了国外平面波导激光器、固体薄片激光器、浸入式液冷固体激光器、碱金属蒸汽激光器、相干合成光纤激光器等新型电驱动高能激光光源的技术发展现状、关键技术以及未来作为激光武器应用的潜力。它们至少在原理上可以解决当前高能固体激光或光纤激光面临的一些难题,但因为某些缺点或者面临一些待解决技术问题,使其输出功率、光束质量或体积、重量等指标暂时达不到典型高能固体激光或光纤激光的水平。详细讨论了这些新型电驱动高能激光的优缺点,并对其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3.
光纤激光作为激光武器的能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楼祺洪  周军  王之江 《激光技术》2003,27(3):161-165
简要介绍了高功率光纤激光的发展,分析了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作为激光武器的可能性,并给出了实现高能单模激光输出的主要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程雪  王建立  刘昌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1):103011-0103011(11)
高能光纤激光器光束合成技术是近年来高能激光器尤其是定向能源应用中的研究热点,可突破单根单模光纤激光的输出功率限制,为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武器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介绍了光纤激光非相干合成和相干合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非相干合成技术中光束重叠和光谱合成的基本合成原理,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光谱合成近年来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介绍了国内外相干合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相干合成等效大口径激光阵列输出中几种不同的透射式相干合成阵列输出和反射式相干合成阵列输出的关键合成装置,以及相干合成单一孔径输出中的核心光学元件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简要对比了高能光纤激光器光束相干合成技术和非相干合成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用于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侧面耦合的对称夹层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亚波长衍射光栅理论的介质-金属-介质的对称夹层结构,这种结构因为没有使用诸如折射率匹配液、光学固化胶等承受不了较高温度的黏接物质,所以可以用于大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的侧面抽运,尤其可用于条形半导体激光器侧面抽运双包层掺杂光纤中,以制作各种大功率稀土离子掺杂光纤激光器,并且其耦合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同时,这种侧面抽运技术还支持多点抽运以及光纤两端同时激射高能激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10年来国外高能固体激光器的研发慨况,包括同体热容激光器、紧凑有源反射镜激光器、边抽运板条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以及多台(光纤)激光器卡相干合成技术。此外,还简要介绍了美国空、海、陆三军和海军陆战队对固体激光器的兴趣、100kW固体激光武器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距离,以及相关中间成果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机载高能光纤激光的自卫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能光纤激光的发展,提出了机载高能光纤激光的自卫应用.分析了高能激光眼损伤机理和探测器致盲机理,并通过仿真对自卫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能光纤激光在视觉器官损伤方面具有自卫应用前景,而在探测器致盲方面仍受到输出功率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能激光技术2005年主要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在2005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介绍了机载兆瓦级化学氧碘激光器的关键试验和束控-火控系统的飞行试验。评论和讨论了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超高效率二极管源和中继镜技术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光机电信息》2010,(1):45-45
近日.全球处于领导地位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IPG光子公司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牛津市宣布设计了一全新系列专用于激光熔覆、钎焊及热处理的高效光纤激光器。在分析了当前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半导体供应情况后,阿帕奇(北京)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波博士声明:“公司认为适应市场的最优技术方案是为客户定制低成本的光纤激光器,而不是使用光纤传输的半导体激光器,  相似文献   

10.
毛小洁  秘国江  庞庆生  邹跃 《半导体光电》2015,36(2):177-181,201
单晶光纤激光器在激光医疗、激光成像、光电对抗以及人眼安全测照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成为新型固体激光源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单晶光纤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单晶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连续单晶光纤激光器、调Q单晶光纤激光器及种子注入单晶光纤激光放大器的技术方案和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单晶光纤激光器的优点和劣势,并对单晶光纤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软杀伤激光武器是光电对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提出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激光致盲的初步想法.重点分析了光学饱和效应和热损伤效应,并对辐照时间和重复频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软杀伤光纤激光器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刘岩  朱辰  张利明  高平 《激光与红外》2019,49(12):1425-1430
通常,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采用如水冷、风冷等传统散热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水冷体积重量大,风冷散热不足),进而导致激光器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应用。文章利用相变储能的特性,采用相变制冷方法,对全光纤激光器热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实现了工作波长1080 nm,最大输出功率409 W的连续光纤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80 %,有效减小了体积、重量,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热管理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大功率光纤激光器严重的端面热效应问题,采用水柱导引抽运光的抽运新方法。在该抽运形式中,抽运光被耦合进由喷嘴喷出的高速水柱中,水柱以波导形式导引抽运光进入光纤。对普通端面抽运和水柱导引抽运两种抽运形式的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抽运端的热效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比较,抽运功率为800W时,光纤端面温度从普通端面抽运时的250℃下降到30℃,基本接近环境温度,光纤侧面的温度也大大地降低。结果表明,水柱导引抽运冷却效果显著,特别是光纤的抽运端得到了很好的冷却,可有效地解决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端面热损伤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的特点,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用于卫星激光通信光发射系统的高功率光纤放大器、用于光接收系统的前置光纤放大器的性能参数。给出了高功率光纤放大器和低噪声前置光纤放大器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在液芯光纤中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液芯光纤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能量传输媒介,有诸多显著的优点,着重介绍了液芯光纤相对于传统固体传光光纤束的优势。为了液芯光纤在紫外波段激光传输上的应用,对波长为308nm和248nm两种准分子紫外激光在液芯光纤中传输的能量透过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单脉冲能量(1-5mJ)、光波长(248nm/308nm)、平均功率(2-20mW)等激光参数变化对准分子激光在液芯光纤中传输特性的影响,为液芯光纤应用于准分子激光传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采用大功率光纤耦合模块端面泵浦Nd:YVO4晶体,LBO腔内倍频的高功率4.2 W连续波457 nm蓝光激光器.通过优化谐振腔设计和器件参数,使准三能级方式运转的914 nm激光得以高效率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腔内倍频获得高功率的倍频蓝光输出.最终在泵浦功率为31 W时,蓝光输出功率达4.2 W,相应的光-光转换效率达13.5%,8 h连续工作激光输出功率的稳定性为1.2%.  相似文献   

17.
刘琳  李林 《激光与红外》2018,48(1):109-112
对强激光近距离毁伤光学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外场实验研究了基于椭球镜光学系统的聚焦特性,并与传统的基于抛物面镜的光学系统进行了比较。优化了强激光近距离毁伤系统的发射光学系统,对光学系统的聚焦光斑进行了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了不同系统的激光光斑大小和功率密度。最后,通过外场毁伤实验,对设计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椭球镜的强激光近距离毁伤光学系统具有更小的衍射光斑分辨率和更高的能量集中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得到一种功率可控的光纤激光脉冲光源,采用窄脉宽低重频脉冲光作为种子源,以掺镱光纤为增益介质,利用嵌入式控制技术和脉冲抽运技术,实现了全光纤脉冲激光的多级放大和信噪比提升。结果表明,此种光源输出稳定、信噪比良好,不仅降低了热效应危害,还增强了抽运能量的提取效率,可以作为一般大功率光学系统的光源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到纤芯面积、非线性效应等因素的限制,单芯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极限值为千瓦级.欲获得上百千瓦和兆瓦级的输出功率,必须借助合束技术.多芯双包层光纤激光相干合束法以其实验装置简单、自组织相干不需外界调制、泵浦光耦合效率高、纤芯阵列排列灵活等特点成为相干组束技术中一种比较有前途的方案.基于衍射理论推导出多芯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远场相干光光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纤芯数目、相邻纤芯轴间距离、纤芯直径、波长对合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纤芯数目、减小纤芯间距离、在保证单模特性的前提下增大纤芯芯径可以有效提高合束效果.研究结果为优化相干合束方案、研制出高性能的多芯合束双包层光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光纤激光器迅速发展,单根光纤导光功率的提高对光纤之间的熔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光纤的熔接处理中,涂覆层切口处边界条件的变化导致光波泄漏,这种损耗会成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热效应问题的一个因素。本文根据光波传导方向的先后将涂覆层切口分为前切口和后切口。首先理论研究了两种切口处的光模场分布,并分析了引起切口热效应的主要原因:前切口发热原因主要有波导结构突变导致模场不匹配引起损耗和涂覆层光波泄漏引起的损耗,因此切口形状有较大影响;后切口处损耗则是因为耦合损耗引起。其次,实验研究了几种涂层形状在前切口和后切口的发热特征和温度差异,绘制了前切口不同形状引起的漏光和后切口温度与涂覆层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