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介绍套管钻井技术在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中的首次应用情况.该项技术被引入到我国的南海和渤海使用,分别使用508 mm和340 mm套管钻井,进尺分别为61.4 m和507.9 m,平均机械钻速分别为16.12 m·h-1和32.77 m·h-1,整个作业过程安全顺利,并且创造了第一次在我国海域使用套管钻井技术得到成功的纪录.在勘探井中使用套管钻井的方法,省略了传统隔水导管,实现了井身结构的简化.第一次在渤海和南海西部创造了勘探井建井周期最短的最新记录.总结出一套使用套管钻井的成功经验和初步认识,对今后在我国海洋钻井作业中进一步简化井身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套管钻井技术在我国海上钻井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套管钻井技术在我国海洋石油钻井技术中的首次应用情况。该项技术被引入到我国的南海和渤海使用,分别使用508mm和340mm套管钻井,进尺分别为61.4m和507.9m,平均机械钻速分别为16.12m·h~(-1)和32.77m·h~(-1),整个作业过程安全顺利,并且创造了第一次在我国海域使用套管钻井技术得到成功的纪录。在勘探井中使用套管钻井的方法,省略了传统隔水导管,实现了井身结构的简化。第一次在渤海和南海西部创造了勘探井建井周期最短的最新记录。总结出一套使用套管钻井的成功经验和初步认识,对今后在我国海洋钻井作业中进一步简化井身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钻井向深层发展,钻井风险逐渐增大,费用逐渐增加,如何有效降低作业成本是渤海勘探井作业一个比较棘手的课题.早期渤海井深4 000 m的勘探井身结构设计至少需要五层套管,但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渤海勘探井井身结构逐渐优化,节约了较多成本.针对渤海集束勘探钻井实施的φ339.7 mm套管作为隔水套管的局限性,从...  相似文献   

4.
大港油田滩海地区埕海一号人工井场应用Weatherford公司套管钻井技术,通过在导管上安装快速连接套管头装置进行无钻机固井,与套管钻井交叉施工,完成了13口井表层套管段的钻井作业。13口井表层套管段平均井深320.49m,总进尺4166.40m,平均机械钻速83.13m/h,单井平均机械钻速最高127.28m/h,均创造了大港滩海地区套管钻井的新纪录。通过应用套管批钻井,缩短了钻井周期,也降低了钻井成本,值得在同类井组开发中推广应用。主要介绍了埕海一号人工井场的概况、13口井φ431.8mm表层套管钻井的情况,对其应用效果与邻井区套管钻井或常规钻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套管钻井时效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型径向钻井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径向钻井技术可为低渗透、稠油、老油田和边际油气提供一种经济高效地开采途径。与早期径向钻井技术相比,新型径向钻井技术无须套管锻铣和扩眼,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该技术可在?177.8 mm 套管内完成从垂直转向水平,钻出直径50 mm,长度达100 m 的水平井段,作业井垂深达到了3592.5 m.。介绍了新型径向钻井技术的原理、工艺和设备,分析了径向钻井技术在低渗透井、低产井、稠油井和二次开发井中的应用效果,并针对该技术现场应用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套管钻井技术在庄海5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简要介绍了套管钻井技术及其优点,详细介绍了φ339.7mm套管钻井技术在大港油田滩海地区庄海5井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海上钻井使用该项技术,可以简化表层钻井的程序,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单筒双井钻井技术在渤海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总结了渤海油田首次在渤西油田开发中,应用了国外的钻井新技术--单筒双井技术,成功地在一个井筒里钻成了2口单独的定向井。特点是:首次实现了在?762 mm导管里下入了2口井的?244.8mm表层套管;首次在?660 mm井眼中,成功地进行了2根?244.8mm套管的固井作业;首次在同一井眼里,实现2井眼的分别准确定向作业,首次成功地使用了单筒双井的井口头进行?177.8mm的固井作业。使用了陀螺定向防磁干扰MWD随钻跟踪准确钻达2口井的4个靶区,成功地实现了近井距,单筒双井4靶点的井眼轨迹精确控制,为海上丛式井技术又增加了一门新实用技术,并为今后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井口平台使用效率,摸索出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莺歌海盆地乐东22-1气田表层为未固结的灰色黏土层,经常出现表层井段钻完后,又被未固结的黏土层垮塌下来埋掉的现象,现场往往需要多次通井才能将套管下至设计位置,严重影响作业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乐东22-1气田开发井采用威德福公司的套管钻井技术,进行了应用实践。为此,对套管钻井工艺与常规钻井工艺进行了比较,总结了该气田采用套管钻井的工艺技术措施及钻进注意事项。同时还介绍了LD22-1-A2井Φ339.7 mm表层套管钻井使用的工具、主要设备、固井技术、工艺流程及使用套管钻井的应用效果,所形成的海洋表层套管钻井技术解决了海底地层疏松而导致表层套管不易下到位的问题,提高了井口的稳定性。乐东22 1气田表层采用套管钻井技术提高了现场作业安全,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钻井成本,对同类油气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塔里木油田满东 3 号构造志留系的含油气情况,结合满东 2 井的储层特征,在 5818.50 ~ 6200.00 m 井段实施了氮气钻井。氮气钻井前对满东 2 井氮气钻井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对策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随钻监测等做了设计,阐述了满东 2 井的钻进情况及应用效果。满东 2 井作为国内沙漠腹地第 1 口气体钻井的井,创造了目前国内气体钻井井深最深记录;该井氮气钻进井段进尺 381.5 m ,机械钻速 5.44 m/h ,是同构造同层位邻井满东 1 井钻井液钻井机械钻速的 5.4 倍,创造了塔里木油田深层 149.2 mm 井眼的机械钻速最高记录;氮气钻井井段使用 2 只钻头,单只钻头纯钻时间 45 h 5 min ,进尺 230.4 m ,刷新了塔里木油田深层 149.2 mm 井眼最大单只钻头进尺记录。满东 2 井氮气钻井的成功实施,促进了满东 3 号构造的勘探进程,为国内深层小井眼氮气钻井积累了经验,为类似井实施氮气钻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小井眼设计降低了渤海丛式井钻井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渤海辽东湾地区绥中36—1油田B平台丛式井组在钻井设计和钻井作业中,简化井身结构、大胆使用小井眼钻井技术钻丛式井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节约海上钻井成本,缩短建井周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在渤海QK17-2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总结了国家863-820-09-01课题,海底大位移先导实验井渤海QK17-2地区4口大位移井钻井作业的经验,该项目在西区平台往东区钻4口大位移井,平均井深4551m,平均垂深2008m,平均水平位移3668m,平均井斜86°,平均水垂比1.83(最大为1.94)。该项目在渤海首次采用大位移井开发周边油田、大位移水平井技术批量钻开发井、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完井、大斜度井水平井注水泥固井、松软地层大井斜及大井眼造斜及井眼轨迹控制、水基钻井液井壁稳定及井眼净化套管漂浮下入、水平井及大斜度套管磨损保护、MWD/LWD测量、扭矩摩阻计算及预测等10大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这对于渤海今后应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开发油田具有更加广泛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位移延伸井固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QK17- 2E区块为例,介绍了渤海湾 6口大位移延伸钻井 (ExtendedReachDrilling)后固井的成功作业,重点说明了大位移延伸段 (?311.15mm井眼)固井的关键技术套管漂浮技术,即用"盲板浮鞋 +漂浮接箍"实现套管漂浮;用双弓扶正器保证套管居中、减少下套管的摩阻;用滚轮扶正器降低界面摩擦系数;用CemSAIDS固井仿真软件进行摩阻预测。为提高顶替效率,保证固井质量,采用双速替钻井液技术,实现紊塞流上返;采用海水顶替液,实现套管的浮力漂浮。文中还阐述长裸眼井况下单级多封的固井技术,对陆上大位移固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对称单筒双井技术在文昌13-2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西部文昌13-2油田目前共有开发井12口,油田已经没有空井槽,为充分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确定在文昌13-2油田A平台内挂4个?762 mm井槽,采用单筒双井技术,利用平台125t修井机,在?762 mm隔水管内下入?339.7 mm套管和?244.5mm套管,并利用?339.7 mm套管进行单筒双井的固井作业,实现了在同一井槽内完成2口不同井身结构的水平井钻完井作业。以同一槽口A16h井和A17h井为例,介绍了非对称单筒双井钻井程序、工艺特点以及钻井期间注意事项。单筒双井技术在文昌13-2平台成功的应用,充分地利用了井口平台的空间,减少了工程造价,降低了开发成本,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Limit analysis of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in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xtended reach wells (ERWs), especially horizontal extended reach well with a high H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o TVD (true vertical depth) ratio, represent a frontier technology and challenge the drilling limitations. Oil and gas reservoir in beaches or lakes and offshore can be effectively exploited by using extended reach drilling (ERD) technolog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fficult technological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exploiting the Liuhua 11-1 oil fiel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a. Emphasis is on investigating the key subjects including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open hole limit extension in offshore ERD, prediction of casing wear and its prevention and torque reduction, φ244.5mm casing running with floating collars to control drag force, and steerable drilling modes. The basic concept of limit extension in ERD is presented and the prediction method for open hole limit extension is given in this paper. A set of advanced drilling mechanic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its practical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field cases. All those efforts may be significant for further investigating and practicing ERD limit theor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勘探开发一体化是缩短海上油气田建产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海上油气田工程设施建造周期长、油气管网相对较少,对钻完井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不同水深、不同类型和不同井口型式等探井转开发井特殊要求,建立了浅水探井井口再利用技术、一井多目标钻完井技术、简易移动式平台井口稳定性技术和深水探井转开发井井筒完整性评估技...  相似文献   

16.
南海东部地区海上调整井多为水平井,钻井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压差卡钻,发生卡钻后,解卡力无法有效传递,解卡困难。为了提高解卡成功率,此文通过从地层性质、井眼轨迹、钻井液性能、操作工艺等方面对海上陆丰13-1油田A井下?177.8 mm套管过程中发生的压差卡钻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机械解卡、浸泡解卡液、海水冲刷的解卡思路和方法,并对其解卡效果进行了评价,最终成功解卡。陆丰13-1油田A井处理压差卡钻的解卡工艺技术,对于其他同类井可以提供很好的施工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乌深1井超深井大井眼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深1井是大港油田“1518”勘探工程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5850m ,其中Ψ311.1mm井眼的深度及Ψ244.5mm套管的下深(5456.9m)创下了全国陆上油田已完钻井的最高记录,是一口高难度的超深井,针对该井的井身结构和地层情况确定了一套适应各井段的钻井液体系,上部地层(井深2300m以上)使用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下部地层(井2300m 以下)使用硅基钻井液体系,进一步提高了钻井液的防塌抗温效果,配合了一定的处理维护方法和防堵漏技术,结果表明,该钻井一定的处理维护方法和防漏堵漏技术,结果一,该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和防塌性强,具有稳定井壁,携岩净化,抗高温,润滑防卡的能力,满足了深井大井眼井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东海油气资源勘探逐渐向深层发展,探井钻井作业深度不断增加,对原井身结构进行了优化。井身结构的变化使上部444.5 mm大尺寸井眼加深至2400 m,下部地层岩石硬度和强度增加使地层可钻性变差,机械钻速明显下降,导致钻井周期长,钻井成本高,因此,亟需钻井提速技术研究应用。针对难点,通过优选钻头和钻井方式,以及改进钻井液的应用,形成了上部444.5 mm井段快速钻进技术;下部井段通过智能录井钻井参数监控技术及时优化调整参数,分析选用了扭冲工具进行钻井提速,形成了下部井段钻井提速配套技术。现场试验应用表明,钻井提速效果十分明显。大尺寸复合钻井、扭冲工具、智能录井钻井参数监控等技术在该区可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