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码精品世界》2012,(10):178-185
来自意大利的“新意大利设计2.0”展览日前在北京缓缓落下帷幕,参选的近300件精彩作品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2.
米兰设计周的“超自然”展是本次设计周上较有规模的中国设计展览,展示了近30位中国原创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特约创作     
江黎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个人设计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综合艺术展览会。曾策划“为坐而设计”等设计展览,  相似文献   

4.
常青画廊正在举办的邱志杰个展“坏笑”,延续了艺术家一贯的“档案式”创作方式,将针对一个主题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作品创作糅杂在一起。展览几乎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研究成果的陈列。正如展览的标题“坏笑”所呈现的,这一次展览内容与对“笑”的研究成果与新发现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为坐而设计”展。自200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始终向本土设计界强调着原创的重要。本次展览展出了“为坐而设计”比赛参赛作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60位各国知名设计师作品,以及中国民间代代传承下来的各种坐具。从略带青涩但充满实验意味的年轻设计师。到拥有成熟设计手法和工艺知识的大师,再到民间的无名智者,展览提供的视野极为宽阔。  相似文献   

6.
电脑未来Look     
藏上~Look 日本科技制品公司岛津公司,在上星期于东京举行的工业虚拟真实展览上,展出这款头戴式显示器“DataG]ass3”的雏型品。 “Data G]ass3”为双目式设计,使用者戴上时看到影像,相等于观看一部位于600米外的13寸SVGA显示屏。而采用单目式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Data G1 aSS2  相似文献   

7.
为期8天的“设计韩国2007(Design Korea 2007)”活动包括了设计展览。设计论坛以及设计颁奖等活动。以宣传韩国本土以及海外的优秀设计作品和企业。与此同时。论坛上主题聚焦在“设计管理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的应用”也成为了活动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这个春天里最著名的一场“沙龙”,出自于古根海姆的大手笔,他们邀请了200位建筑师、艺术家一起来畅想古根海姆这个空间的各种可能性。由这些作品组成的展览“冥想虚空:介入古根海姆博物馆”整个四月都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这座著名的博物馆是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自从1959年开馆以来,其独特的设计一直是艺术家和建筑师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9.
《数码精品世界》2012,(11):158-163
来自意大利的“新意大利设计2.0”展览日前在北京缓缓落下帷幕。参选的近300件精彩作品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态度,覆盖了几乎所有的生活类别,让人们体验到一个寻常的意大利式的幽默与张狂,这种强烈的特征几乎能在每一件作品中寻到:没有了美好与美妙,这种生活一定不在意大利。  相似文献   

10.
英国设计师TomDixon可以算是米兰设计周的“老戏骨”了,两年前他假座由修道院改建的米兰科技博物馆,举办一场名为“MOST”的场外设计盛宴,一举成为展览作品质量超越Tortona,地理位置和空间效果又远优于Lambrate的城中热事。  相似文献   

11.
话剧或许不如电影那么普及,但却远比电影更打动人心。至少,从演员的表演、舞美、灯光和服装的设计中,观众捕获的信息远比看电影更直观。今年的“法国戏剧荟萃”已是第三届,活动包括七场话剧演出、工作坊交流活动、“中法戏剧交流”研讨会还有面具展览和戏剧作品朗读会。  相似文献   

12.
在旧金山笛洋美术馆举办的名为“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展览,尽管广告铺天盖地,也只不过是美国此类展览中的一个中型支流而已,就加州地区不完全统计,目前有三家大美术馆在同时展出与现代主义有关的展览。而这次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合作的“现代主义”展出的是私人收藏家的作品,所以策展人能做的就是研究每一件作品的来路,它们不一定能构成一条完整有序的美术史线索,但却能从藏家的个人视角,判断他们如何与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发生联系,并且影响当下的。  相似文献   

13.
侯颖是年轻一代设计师中少有的“研究者”,做事认真、追根究底的态度,让她的设计呈现出沉稳的个性。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安静下来做设计究竟有多难?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设计师才能知晓。候颖用自己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态度改变“博伊斯展”的展览形式;改变“汉光百货”的视觉形象……正是这些“小改变”,让人不能小觑侯颖未来的大能量。  相似文献   

14.
由台湾设计师自发举办的“台湾设计周”才落幕,“香港设计周”就将在11月登场,“设计周”这种展览模式渐渐在两岸三地发酵。  相似文献   

15.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推出名为“空间概念”建筑风格的展览,展览展出了博物馆最新收购的建筑、设计作品。展览中,不同的建筑家通过不同的空间构造方法来诠释对空间概念风格的不同的理解。该展览表明,建筑空间的发展和铆合处超越了建筑的一般的形式和功能,因此,必然被定义为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的艺术创造,它是艺术的内在提升。  相似文献   

16.
设计报告     
杨明洁受邀上海艺术设计展 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于12月3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本届展览以“美学城市”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美、法、英、意、奥、荷、德、日、瑞士等国的多件优秀设计作品,YANGDESIGN设计总监杨明洁受邀参加。全场共有三个展区展示了杨明洁的设计作品,分别是呈现设计在城市升级模式中提升效率的“上海再设计”单元,探索全新、轻松、可持续、满意的生活方式的“真生活”设计宣言单元和为期两周的红坊创意沙龙的“知竹常乐”杨明洁设计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看到山口信博和他的折形研究作品,脑袋里—下联想到很多很多描绘江户时代的电影:武士的佩刀、优美的花道……总之,柔软的和纸和多彩的绳结中传递的,是来自那个古早时代的朴素温情。 2014年11月底,山口信博夫妇在北京进行了超过一周的交流活动。他前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讲座、指导同学们进行纸袋的再设计。在敬人纸语的“设计的变容”展览中,山口信博的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折形”研究再设计,与其他与纸相关的方方面面齐聚在一个小小空间之内。  相似文献   

18.
《软件工程师》2010,(1):4-4
2009钲12月14日,据台湾媒体报道,有网友认为微软中国MSN的微博客服务“聚酷”,无论使用者界面或积分机制,都像极了台湾知名微博网站噗浪(Plurk)。包括噗浪最具特色的时间轴,根据使用者发言与回复活跃程度设计的“卡马”,在聚酷称为“Bonus”,此外,时间轴下方的“我的好友”与“最近来访”,则分别对应噗浪的“好友”与“粉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8(6):I005-I006
推荐亮点:杨格(网名:年轻的翅膀),现年30岁,早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油画系。1995年,他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职业画家生涯,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展览,并为海内外友人所收藏。1997年,杨格签约荷兰凡龙思画廊。2000年,开始尝试数字绘画的方式,2002年,开始尝试flash制作的音乐动画艺术。杨格的主要动画作品包括“幻象”、“天国花园”、“神秘古国”等。下面便是杨格就他一幅使用Palnter所创作的作品而写的小教程。  相似文献   

20.
近期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展出的由朱青生和易英策划的“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SocialSculpture:BeuysinChina),算是博伊斯第一次被正式和严肃地以展览的方式介绍到中国的尝试。这批作品其实是德国的一位收藏家博格(MichaelBerger)多年来的收藏,这位70多岁高龄的收藏家,一直希望博伊斯的作品能够来到中国,并且长久地留在中国。如今,这批作品已转由上海昊美术馆(HowArtMuseum)收藏,而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收藏的行为,这个展览才得以在中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