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张秘  丁凤美  邢志奇  周翔 《印染》2021,(11):1-4+57
采用N-羟甲基酰胺类超低甲醛免烫整理剂SDP1以汽蒸潮态交联的方式对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织物可获得优良的整理效果,但存在甲醛释放量偏高的问题。通过分析汽蒸与焙烘整理织物的交联程度、水洗后甲醛量和折皱回复角,探讨汽蒸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偏高的原因。结果表明:汽蒸整理织物上醚键连接的缩聚产物以及N-羟甲基单端产物是造成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偏高的主要原因;经20次的循环洗涤,汽蒸交联织物的释放甲醛量约为110 mg/kg,难以满足GB18401—2010中B类纺织品的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杨栋樑 《印染》2009,35(24)
4 甲醛整理 甲醛在纺织品上应用,可追溯到1896年Strehlenert用甲醛处理硝化纤维素人造丝以提高其质量.而后,著名的X.Eschli-er专利(1906年B.P256.47)介绍用甲醛处理染色的再生纤维素以提高其强力,特别是湿态强力.直至1950年,甲醛处理纤维素的众多研究工作只限于再生纤维素.1958年,W.J.Roff对早期的甲醛与纤维素的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免烫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栋樑 《印染》2009,35(23)
3 免烫整理工艺现状 随着高支薄型衬衫面料等的开发,免烫整理技术在传统轧烘焙的基础上,也开发出一些新工艺. 3.1 潮交联 潮交联工艺是纤维素纤维在部分膨化的状态(即织物上含有一定水分)下,与免烫整理剂发生低温交联反应的整理工艺.潮交联工艺能赋予棉织物良好的湿/于抗皱性,织物免烫等级较高,且耐磨,强力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4.
杨栋樑  王焕祥 《印染》2007,33(24):47-51
离子交联工艺可明显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抗皱性能,且无强力损伤、甲醛释放和泛黄等问题。阐述了阴离子化纤维素和阳离子化纤维素等两类离子化纤维与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形成离子交联的机理;探讨了离子交联工艺中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白度等的变化,比较了两类纤维离子交联工艺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管永华  李智洲 《印染》2007,33(5):24-26
采用免烫整理剂LF对棉织物进行潮交联免烫整理。通过对免烫整理效果影响参数的研究及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整理剂LF整理棉织物的最优工艺参数,即整理剂LF用量200g/L、催化剂浓度30%(相对整理剂)、潮态堆置时间24h、pH值2.0。在此条件下,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20°-230°,强力保留率大于60%,布面甲醛含量低于75mg/kg。  相似文献   

6.
酯交联对棉织物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卓  汪澜 《印染》2000,26(6):11-13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酯交联对棉织物的耐水洗性、热稳定性、手感、润湿性,透气性及染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织物的耐水洗性、热稳定性良好,手感、润湿性、透气性较好;阳离子染料可染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免烫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栋樑 《印染》2009,35(22)
免烫(抗皱)整理作为纺织品化学整理的一大分支,已有80多年的历史.文中分析了棉织物免烫整理的交联分布,综述了该整理技术由最初的防缩防皱(或树脂)整理不断演变为抗皱整理、免烫(或洗可穿、易可理)整理,以及耐久压烫整理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当前的几种新型免烫整理工艺,即潮交联工艺、温和(或低温)焙烘工艺,以及轧烘焙工艺的新进展--强韧棉工艺.  相似文献   

8.
查文端 《纺织学报》1999,20(5):309-311
焙烘温度是棉织物树脂免烫整理的重要参数,作以实验为依据,用方差分析来研究焙烘七织物抗折皱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棉织物免烫整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秋  房晓云 《印染》1997,23(1):27-29
本文对纯棉免烫织物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整理剂以及整理工艺进行了探讨和优选,通过试验和批量生产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洗可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孔庆伟  顾平  余儒丹 《印染》2006,32(20):27-28
介绍了纯棉高支高密液氨潮交联免烫府绸面料的开发技术,如纱线选择、规格设计、筒子纱染色、织造和丝光工艺等;分析了液氨整理和潮交联整理的机理、工艺路线的安排,以及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黄玲  李临生 《印染助剂》2004,21(4):32-34
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在60℃条件下,引发合成了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羧酸MAA-1无甲醛免烫整理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的最佳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12.
选取11种经不同后整理的纯棉面料,使用PhabrOmeter织物手感评价系统进行风格测试,评价不同整理方式对织物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丝光-潮交联是达到柔软免烫效果的最佳处理工艺,潮交联整理对手感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PhabrOmeter织物手感评价系统用于织物风格评价具有分析快捷高效,且结果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丝素蛋白对棉织物整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家好  李俊  黄晨 《印染助剂》2006,23(8):38-40
研究了丝素蛋白对棉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棉织物整理前后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是浸渍液温度85℃,丝素溶液质量浓度10g/L,浸渍60min.涂覆丝素膜经交联处理可使整理效果具有一定的耐洗性.丝素整理还能使棉织物的缩水率、耐磨性能、抗皱能力、抗弯刚度等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含氮衍生物对纺织品免烫整理织物强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  郑庆康  蔡兵 《印染助剂》2005,22(2):42-45
为了提高免烫整理织物强力保留率,合成了一系列含氮衍生物作为免烫整理织物强力保护添加剂,并与国外同类产品对比,测试了纯棉织物免烫整理后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添加10g/L的脂肪酰胺衍生物保持免烫整理效果,整理品的断裂和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提高13.5%和10.5%,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的免烫整理织物强力保护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针对Modal/精梳棉混纺织物的特点,对混纺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进行探讨.对试验数据作具体的分析与讨论,确定了最佳工艺免烫树脂HMM70g/L,催化剂7g/L,渗透剂3g/L,有机硅油10 g/L,60℃浸轧15min,160℃焙烘2 min.  相似文献   

16.
朱洪亮  周翔  赵敏 《印染》2007,33(8):1-5
为提高全棉府绸的高易护理性,以整理品的DP等级或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为主要指标进行整理液组分种类和用量的优化试验。具体包括N-羟甲基酰胺型交联剂用量;催化剂氯化镁/柠檬酸或催化剂LFC的应用效果及用量;添加剂如聚乙烯型、有机硅型或聚氨酯弹性剂的应用效果及用量。优化后的整理液组成为:交联剂SDPI 120g/L、氯化镁18g/L、柠檬酸1.2g/L、聚乙烯乳液P4010g/L、有机硅AE38CN15g/L、水溶性聚氨酯超爽弹性剂DM-3541120g/L、催化剂DM-354212g/L和渗透剂JFC2g/L。全棉府绸织物经优化处方处理后,DP等级可达4.0,断裂强力保留率40.6%,撕破强力保留率65.2%,织物释曲甲醛僖低千75mg/kg.  相似文献   

17.
棉织物低甲醛耐久阻燃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醚化阻燃剂MCFR-201,结合交联剂醚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MHMM)对棉织物进行低甲醛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整理中阻燃剂、交联剂、催化剂用量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阻燃整理工艺.经测试,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及耐洗性,皂洗后织物上游离甲醛量可降至100×10-6以下.  相似文献   

18.
纯棉织物阻燃整理耐久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瑞芬 《印染助剂》2004,21(3):11-14
在探讨纯棉织物阻燃机理的基础上,对织物阻燃耐久性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得出了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9.
杨群  焦林  赵振河  崔进 《印染助剂》2006,23(3):33-35
用国产酸性黑ATT和柠檬酸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抗皱整理.获得了良好的表观颜色深度和折皱回复性.研究和讨论了酸性黑ATT、柠檬酸整理剂、添加剂用量和焙烘条件对棉织物染色性能和抗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为:酸性黑ATT3%,柠檬酸8%,次亚磷酸钠6%,量比n(酒石酸):n(柠檬酸)为1:1,焙烘175℃、90s,酒石酸可大幅增加染色物表观颜色深度.  相似文献   

20.
阻燃剂微胶囊的制备及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甲基膦酸二甲酯阻燃剂微胶囊.借助显微镜、扫描电镜、高性能粒度分析仪等对微胶囊制备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将制得的微胶囊与无甲醛交联剂联用,研究了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确定了最佳整理工艺条件.经整理后的棉织物阻燃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