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一种用KQ-100E模块实现的智能抄表系统该模块可以直接利用电力网通信,采用FSK载波通信方式,通信的成功率高。微机通过RS232串行通信口与KQ-100E模块连接进行通信,不仅可以完成抄表系统数据的采集,还可以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运算,并对用户的三表进行控制,为用户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S1240的OFF-LINE扩容需要系统启动并且其工作量很大。由于通信发展迅速,各局扩容频繁,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上海贝尔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而推出了ON-LINE扩容方法。在线扩容的核心思想是在交换机运行期间,通过逐步修改部分RELATION,激活对应的新扩模块,逐步将新添加的硬件平滑地融入系统。无论从硬件或是软件角度,在线扩容都严格地保证原有配置,不覆盖任何已存在的程序和数据,不修改任何原有的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梁建盛 《信息技术》2009,33(8):165-166,170
S1240交换机的特点,分布式控制。整个系统由一个内部数字交换网络(DSN)和连接在该网络上的不同模块所构成。各DSN只提供被动选路交换功能,不具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各个模块必需通过DSN才能进行语音、数据信号在时分和空分上的信息交换。数字交换网(DSN)在S1240系统的结构中占据了中心位置,它将交换机的所有模块连接在一起,交换信息,使用户通话。因此DSN故障将影响交换机用户通话和模块之间信息交换。本文介绍了S1240交换机DSN异常及111T错误处理,并结合运行维护中遇到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希望对S1240交换机的维护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将某局由准直联改为直联,优化该局网络结构  1.处理过程该局城南分局原来至县城中心局S1240机房只有直达话路,没有直达链路,由吉安STP转接。现增开至S1240机房直达链路2条,减少STP负担及消息迁回。(1)数据准备,采集:与中心局协商确定,城南分局用2#,模块电路号为80,对应第一条链路号为18#,模块电路号为48,对应第二条链路号为19。(2)数据修改。由于目的信令点表中一项重要参数相邻标志不能修改,必须先删除再新增。具体步骤,先依次删除MTP路由表(RMVN7RT)及MTP目的信令点表(RMVN7DSP)中关于中心局S1240机房的记录,然…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通过数据报告分析实现的S1240制式交换机数据自动生成的构想,设计出S1240交换数据自动生成系统。通过运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开发该系统,开发完成后,系统能够根据S1240交换机报告自动生成用户性能更改指令。系统执行过程中,无需任何人工操作即可完成预定任务。该方案的最终效果是通过系统的智能化处理,使交换割接中所需的数千用户交换数据指令高效、准确无误地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6.
S1240机型中修改千群数据所涉及的关系比较复杂,机房维护人员常常不能正确修改,本文给出了R74版本和R72版本中各自的千群数据修改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S1240程控交换机在全国各地逐渐投入使用,怎样对S1240程控交换机进行升位,对某些城市来说,是急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本文拟对S1240程控交换机在升位过程中的数据修改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仁杰 《电信科学》1991,7(5):26-28
本文针对目前S1240程控交换机用户线测试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及相应的软件——用户线测试应用软件包(LTAD),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电信公司对程控交换机的考核指标中,网络接通率是主要指标,本文讨论了通过修改数据,改变S1240交换机向后向局送的信令,来达到提高网络接通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S 1240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维护、使用和管理人员,人民邮电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一套“S 1240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培训教材”。全套书共15册,比较系统地介绍了S 1240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及其软件系统。其中有关数字交换网络,模拟用户模块,数字中继模块,服务电路模块,B处理机和A存储器,七号信号系统,有限消息机和系统支援机等的7本书即将与读者见面。另外有关操作系统,数据库,功能描述,终端接口,时钟和  相似文献   

11.
江阴市地处江苏省“苏、锡、常金三角”的几何中心,“八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城乡通信网络协调发展,电话网容量不断增加,原建的S1240模块局改制为S1240程控交换局。例如,“53”局、“56”局等从SSA-0.1万门模块局分别改制为S12400.4万门交换局、0.3万门交换局。  相似文献   

12.
李安润  陆慧博 《电子设计工程》2015,23(5):101-103,108
介绍了以STC15F2K61S2为控制核心,通过太阳能或者可充电电池供电,并采集蓝牙模块、氧气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数据数据,然后经过处理芯片对数据进行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将相关数据显示在12864液晶显示屏上,同时在安卓手机安装手机通信助手软件,或者结合电脑利用RS232串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便可对家电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实现家居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产刘明 《通信世界》2003,(30):36-37
安庆石化通信专用网现有上海贝尔S1240程控交换没备140001门,以DID方式联入安庆电信公网,并与当地联通、移动开有直达中继电路,还有集电话通信、数据通信、会议电视于一体的中石化卫星通信网内地球站一座.专网电话子系统采用DID方式与S1240程控交换机相联,系统内140001门电话均呵直接拔叫集团公司内的任何企业电话系统,而数据子系统接入安庆石化企业局域网,会议电视干系统通过远程引接连到电视电话会议室。专网电力电源系统采用华为公司PS48100/100-1000A开关电源,并采用二组2000AH免维护蓄电池、进口油机作为后备电源.机房采用中央宰调、消防告警等外围环境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4.
S1240的 DSN是交换机结构的核心部分,出现问题后会对接续、系统运行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 S1240的日常维护中,要求每月对 S1240的网络进行一次例测。如果测试部分和网络配置部分的数据出现问题,会使部分网络测试失败。由于一块网络板的硬件错误会引起多个链路测试失败,一个 REL的数据错误也会引起多个网络测试失败,所以在处理过程中除了换对应网络板,还要注意数据的正确性。   在一次局方故障申告中,局方交换机的网络链路很多测试不通过。测试不通过的网络链路有以下特征:   ( 1) SBL均为 S12L(对 T…  相似文献   

15.
利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软件包提供的功能,封蓑了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信道编码模块,并做了基于这些模块的通信系统仿真.本文所做的工作可为基于Simulink的通信系统仿真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Linux下使用MC39实现GPRS拨号上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敏  曹广 《广东通信技术》2007,27(12):63-66
主要介绍在基于S3C2410的ARM9上如何控制MC39模块实现GPRS拨号上网。在本系统中,使用的是ARM9板的串口2与MC39模块相连,串口2的握手信号如:DCD、DTR、CTS等和模块启动信号是通过GPIO口来代替,因此针对特定的硬件连接要对串口驱动进行修改。主要进行的工作包括:内核中串口驱动的修改、嵌入式linux下PPP应用工具包的移植和gprs拨号及配置脚本的编写。  相似文献   

17.
基于CPLD的CIS积分时间软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图像传感器修改积分时间的过程比较麻烦,为了能实现积分时间的在线调节,设计一种能通过SPI口在线实时改变积分时间的图像传感器系统。该系统是在1片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里集成图像传感器的驱动电路和积分时间调节电路,单片微机通过SPI同步串口和CPLD交换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在线修改积分时间。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贝尔公司、邮电部第五研究所、武汉邮电研究院三方联合研制的S4240数字程控交换RASM远端模块,日前在无锡通过专家评估,被确认为国际首创,值得广泛推广。 S1240数字程控交换RASM远端模块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适用于农村和城市住宅小区、高楼建筑的通信建设。我国是1987年开始着手这一技术研究的。1989年在四川宜宾地区第一次进行了试验,1992年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磁力仪传感器,文中设计了以S3C2440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发送系统,实现了三维空间磁场数据的低功耗采集与实时显示。简要介绍磁力仪的原理与数据采集和发送系统电路结构,重点阐述数据采集与发送系统中硬件模块选型,分析系统软件设计思路和重要模块实现细节。通过实验验证,系统将数据采集后得到的磁场信号实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并通过网络模块将磁力仪进行联网,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给上位机处理。同时S3C2440微控制器通过蓝牙模块将采集数据发送给手机终端,用户能够在移动设备上观测磁场实时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对计费联机采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应用。以开滦通信专网为例,从系统架构、S1240侧交换数据配置、运维管理前置平台及采集分拣设计等方面给出了计费联机采集系统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