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斯文 《地热能》2007,(5):24-24
为有效保护地热资源,促进北京市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北京市地热管理处不断加强地热采暖回灌的管理,拟定并发布了《关于加强地热回灌保护地热资源的通知》,对本市地热采暖单位明确提出了限期进行地热采暖尾水回灌的要求。用地热水供暖单位中的大多数均采用了“对井”回灌技术,供暖尾水实时回灌到同一热储层中,全市年回灌量近100万m^3。  相似文献   

2.
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工程技术学院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实例分析,证明了采用梯级地热供暖的方法可以扩大供暖面积,并且地热梯级供热技术已经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打回灌井的方法,通过向回灌井回灌地热尾水可以解决地热井水位下降过快的难题,回灌试验和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回灌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天津地区地热地质背景、地热资源赋存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地热回灌试验历程及目的,划分出回灌发展的4个阶段。并研究在不同热储层回灌水温度、压力、回灌方式对地层吸水能力的影响和回灌条件下热储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并对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参考资料。研究表明:在天津实施地热回灌开采是可行的,它对延长地热田的开发寿命、改善生存环境、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取热不取水井筒闭循环采热工艺是开采地热水低产区、地热尾水回灌难地区地热资源的有效方式。为了研究U型井式闭循环地热系统对中低温砂岩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能力,文章以河北任县已有的地热地质数据和短期供暖数据为基础,使用井-储耦合模拟程序T2WELL对U型井采热能力进行数值分析,探究U型井式闭循环地热系统对该研究区地热供暖的可持续潜力。此外,定量分析了不同关键工程参数对U型井提热能力的影响,以指导设计合理的U型井取热不取水地热开采方案。结果表明:U型井地热开采系统的产流温度和提热功率在同一个供暖季内随时间降低,在连续多个供暖季内也随时间降低,其变化趋势为先快后慢。基于文章模型研究,确定U型井式闭循环地热系统最适合的注采流量、回灌温度、水平井长度分别为60 m3/h,10℃和400 m。  相似文献   

5.
地热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用其替代化石燃料能源,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经济发展均极为有益。在我国,特别是在北方一些大中城市,拥有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而且地热供暖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技术日趋成熟。但存在着初期投资过大等不利因素。因此,应建立政府专项基金,以推进地热供暖的广泛应用。政府专项基金应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重点支持地质条件成熟、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地热供暖项目。  相似文献   

6.
地热利用中应考虑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加大地热利用温降,系统的防腐和终端散热设备选择,以及保护地热资源和新技术应用等问题。1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地热资源是通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它既是热资源、热矿泉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地热资源在供暖和供生活热水、康乐理疗、养殖种植、工农业干燥、工业漂染、工业用水、饮用矿泉水、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综合利用价值高。为了提高地热利用率,应该采用综合梯级利用,使地热水充分发挥作用。(80℃或以上→68℃)(65℃→45℃)供暖梯级利用:一级供暖→二级供暖→生活热水多项目…  相似文献   

7.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改善传统的供暖模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渤海石油水电服务公司在东沽石油新村采用先进的地热联合热泵供暖技术,成功替代了原有的地热直供、燃油锅炉调峰供暖技术,使地热直供供暖尾水得以充分利用,达标25℃进行回灌,并消除了渣油燃料对环境的大量污染,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依靠濒临环太平洋地热带的优势,台湾海峡及周边地区可以作为探寻中国超高温、高温地热资源的潜在目标区。收集了该地区地质构造、地热地质、地震地质、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资料,开展了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研究。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如果具备深部热物质活动与深部高温岩体的异常,就会在地壳浅部产生多种地质响应。分析研究了地貌与地质灾害、成岩成矿、构造应力场、新构造断裂活动、地震、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地热、及火山岩浆8类地质响应的强度大小和分布规律,从而判断识别出潜在的高温、甚至超高温条件,遴选出干热岩重点工作靶区和次重点工作靶区,并初步估算了各区蕴含的地热资源量,可供结合投资可能和地方的需求投入勘查工作。另提出了与将来开发相关的建议,力争探索干热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的有效创新方案,用大量鲜活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东南沿海不仅幔热,而且壳也热,干热岩地热潜能巨大,是中国最具干热岩地热潜能的不可多得的区域之一,第二、三空间地热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9.
李宜程  刁乃仁 《节能》2015,(7):62-64
介绍目前中深层地热能使用现状,提出利用深层地热的不足之处。依托北方某项目冬季供暖实例,详细介绍深层地热能梯级利用设计方法,介绍地热井成井工艺、地热井回灌技术以及地热尾水处理方法,通过与传统热源进行比较,计算减排量,为深层地热能利用以及设计提供指导和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万达 《地热能》2007,(5):13-16
抽取地热水到地面,经换热器放出热量给室内供暖循环系统,放热后的地热水再回到地下循环。实现循环供热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地热资源供应能实现持续循环;二是市场运作能实现经济循环,目前在中国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中国有地热资源的地区与巨大的供热市场相结合可以有许多开拓地热供暖的机会。随着地面辐射地板采暖等相关技术的实施,使更多温度较低的地热资源有机会得到利用,以实现有回灌系统的地热供暖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虞庚 《地热能》2009,(6):12-15
地热能源来自地球深部,我国陆壳、地质环境带来广泛而丰富的高温岩体地热能和水热型地热能源。我国是世界上地热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非电地热利用占世界第一,但是地热利用总量很小,特别是地热发电,高温岩体地热(热干岩)发电尚未起步。存在地热资源勘探程度低、地热低温发电技术滞后两个瓶颈。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引导下,增加地热能源内需投入、参与国际地热发电研究、地热供暖制冷)等开发利用,发展无碳地热经济,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强国提供能源基础。大庆油田利用开发石油技术为地热能源的勘探、钻井、压裂、注水(回灌)、采水、地面工程、发电、供暖等提供技术支撑。最近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已批准“20万kW高温岩体地热分布式电站示范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常规地热发电和高温岩体地热发电,同时供暖、供热水和地源热泵等地热梯级利用。  相似文献   

12.
海南陵水地区深层干热岩地热发电项目的勘查选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福 《地热能》2010,(3):21-27
本文以海南陵水地区深层干热岩地热发电项目勘查选址报告为基础,论述了海南岛地热构造及地质条件、勘探及选址工作以及开发干热岩地热发电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已有资料,结合全岛地热条件对全国首个干热岩实验电站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平原区地热资源条件和地热供暖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地热供暖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当前制约其推广发展的"瓶颈".针对北京平原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两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热能》2008,(6)
北京市天银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9月由北京市能源投资公司、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联合成立,注册资本7000万元,是北京市第一家从事区域性地热供暖、运营管理以及新能源产业化规模开发的投资管理型公司。  相似文献   

15.
《地热能》2008,(3):I0005
北京市天银地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9月由北京市能源投资公司、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联合成立,注册资本7000万元。是北京市第一家从事区域性地热供暖、运营管理以及新能源产业化规模开发的投资管理型公司。  相似文献   

16.
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在建筑供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投资费用较高,且当前对地热梯级供暖系统的环境效益影响研究尚存在欠缺。建立了考虑热储特征的地热梯级供暖系统数学模型,以河北省雄县的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为例,分析了井距、井深、回灌温度和地热水流量对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平准化供热成本(LCOH)与污染物减排量(AOER)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存在临界井距和经济回灌温度,且在一定工况范围内,增加地热井深度及提高地热水流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及环境效益,但改善幅度逐渐减弱。此外,以LCOH最小与AOER最大为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地热梯级供暖系统开展多目标优化,并通过模糊集决策方法确定了给定工况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矿产,具有分布广泛、易于开发等特点,其利用方式主要有地热发电和地热直接利用两种.我国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条件,主要为中低温地热资源.据计算,我国12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7500×1018J,相当于2560×108t标煤.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方式主要以供暖、洗浴、种植等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发展缓慢,主要分布在西藏;利用热泵技术开发地热资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油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我国地热资源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影响了地热资源规划的制订及地热产业的发展;防腐、防垢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地热回灌率普遍过低;增强型地热系统研究有待加强等.为了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的同时,应以浅层地温能和热水型地热资源为主,发挥热泵技术的优势,开展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及梯级利用;重视和加快油气区地热资源的利用;在西藏等适宜地区加大高温地热能发电利用;集中全国优势技术力量,在一两个有利区域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探索;此外,走回灌开发道路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地热能》2010,(3):28-28
2010年3月11日,受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总经理助理、陕西绿源公司董事长刘世良的邀请,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楼、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前巡视员张振国及北京市地质工程勘查院有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一行赴河北雄县考察新星石油公司地热项目,专家组一行参观了雄县盛唐国际热力站、地热回灌井装置以及山水太阳城热力站现场。  相似文献   

19.
田舍  宋宇辰 《中国能源》2006,28(2):33-35
本文对北京平原地区地热资源条件和供暖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地热供暖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当前制约其推广发展的“瓶颈”,针对北京平原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两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可再生能源》2013,(8):123-128
为确保浅层地热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开发利用,文章首先详细介绍了基于TOUGH2模型进行地热数值模拟的基本方法,再以加拿大温尼伯宜家(IKEA)场地规模开环地热系统开发为例,利用TOUGH2-MP/EOS3数值代码,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分析地热热储温度场的变化、注入温度发生改变、冷水回灌以及地层非均质性对热运移的影响等,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开环地热系统的精细模拟具有一定的优势及可行性。模拟结果表明,该地区利用开环地热进行供暖或降温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