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1,自引:58,他引:13  
王伟伟  胡宇坤  金心  杨晓燕 《包装工程》2014,35(6):73-76,81
目的研究凝结于传统文化之中的设计因子的提取方法模型,实现对传统文化创意设计活动的支持。方法将收集的传统文化相关资料分类、汇总,并利用型谱分析法,按照一定的规则构建分析图谱,然后对分析图谱进行用户感知定性分析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其关键技术包括:分析图谱与用户感知评价图谱构建、用户角色模型构建、目标对象的层次分析模型构建等。结论提取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形态、色彩和内涵因子,并结合汉代文化特色设计因子的提取与设计应用过程,验证了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通过传统文化与创意设计的融合,将有效提升设计对象的内涵,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赖小静  肖志慧 《包装工程》2017,38(24):227-230
目的研究荣昌折扇形态和材料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延展运用。方法通过分析阐述荣昌折扇的结构、形态、材料以及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探索摺、叠、撤的形态构造和竹、纸等扇面材料在当代设计中的延展应用。结论以创新设计的理念挖掘传统手工艺的形态语言和质材表现,寻求民间传统手工艺在当下的文化复兴,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传统手工艺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服务设计思维对传统手工艺创新进行策略研究。分析传统手工艺发展瓶颈的原因,寻找创新的可能性,结合服务设计思维特征,提出传统手工艺创新策略。运用服务设计思维对传统手工艺产品创新策略研究,从系统角度、深度角度、先进角度提出创新建议,有助于传统手工艺全面、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白兴易  李帅牛  白睿昇 《包装工程》2023,44(20):155-162
目的 针对传统马鞍形态随机性、活态性和多样性等问题,提出并构建传统马鞍形态与人机工效研究模型,探究马鞍形态与人、马匹之间形态界面存在的合理性与宜人性,推动传统马鞍良好的创新与传承。方法 通过田野调查与分析比较,选取呼伦贝尔传统马鞍为研究对象,运用形态分析法解析马鞍形态构成,运用人机分析法搭建交叉形态界面,分别从骑乘姿态、骑乘动势、鞍马适配等方面对形态界面展开工效因素研究。结果 根据马鞍形态与人机工效因素构建的研究模型是切实可行的,能够解决传统器物与当代设计之间的界面问题。通过设计验证,得到马鞍形态的应用满足对人与马匹的工效学要求。结论 构建的传统马鞍形态与人机工效研究模型,对几种骑乘状态下的马鞍形态界面与骑乘者宜人性及舒适性等工效因素进行了系统论证与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5.
杨静 《包装工程》2024,(10):346-348, 376
目的 探讨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策略,提高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综合水平,促进传统手工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以及当前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状况进行深入挖掘,并从中总结并归纳出存在的主要不足和与之相对应的再设计策略。结论 传统手工艺虽然对文创设计产品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应用方面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手工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有效性,大大降低了传统手工艺的应用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对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进行再设计——创新融入文创产品中传统手工艺的元素,丰富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渗透,注重对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美学思想进行有效结合,关注文创产品实用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品的有机融合,提升目标产品的文化感染力,提出了一种传统文化设计因子的提取与推演方法,并针对"唐代女子头面装饰文化"进行了详细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语义、形态因子进一步逐层细分并构建设计因子图谱;其次,通过用户心理意向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用户感知,并以此为依据应用形状文法重组设计因子。结果用具体的设计案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及流程的有效性,并选取最佳方案。结论技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是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产品想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须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体现一定的人文情怀,即其文化性。  相似文献   

7.
王传龙  乔鸿静  何汀  漆雯 《包装工程》2023,44(18):83-91
目的 针对传统产品的意象表达与用户感知之间因缺乏关联而产生设计代沟的问题,探索意象的多维度用户感知偏好,使设计意象能够有效地传达。方法 首先,确定研究目标为用户对高端产品意象的感知偏好,提出一种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和联合分析法的用户感知偏好研究方法;其次,利用眼动追踪技术,采集用户观看样本图片时的眼动状态与数据;最后,应用联合分析法对高端产品意象的重要属性进行分析,得出各属性的效用值和重要性,实现用户对高端产品意象的偏好量化分析。结果 最终得出满足用户对高端产品意象的感知偏好的最优属性组合方案。结论 建立用户感知与高端产品意象属性关联的研究方法,能够帮助设计师从用户感知偏好的角度去优化产品设计,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璇 《工业工程设计》2019,1(1):121-127
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传统手工艺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分析、总结滨州魏集镇手工艺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建议,预测及设计出可行的系统模块化参与方法,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与角度。以滨州市魏集镇手工艺旅游产业为研究目标,以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理论和研究资料为文献基础,运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按照手工艺的“理论价值分析—系统模块概念设计—创新产业结构”的框架,设计出传统手工艺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出手工艺文化系统模块化统一管理的设计方法。传统手工艺以“用”为主要目标,与普通人民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保持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活态”发展,使之经过现代化的适应过程,在现代机械生产占据主要优势的前提下,还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与创新。这要求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科技行业、教育行业、服务行业和艺术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并且在传统文化六模块的协调融合下,驱动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家具设计融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冰 《包装工程》2019,40(4):186-191
目的在家具设计中引入传统竹编工艺元素,实现传统手工艺活化和家具行业生态化发展。方法通过对本地及国内外竹编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与手工艺人合作与访谈,提出传统竹编工艺与家具设计相融合的可行性建议。结论从竹材特性、竹编牢固性与耐久性、竹编种类等方面论证了竹编与家具结合的可能性,在竹编家具的形态塑造、结合方式及研究价值等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结论,为转变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张田田  皮永生 《包装工程》2021,42(8):321-327
目的 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产品价值提升,从设计学角度提出"手工艺+农产品"的整合创新模式来提升农产品价值,助力乡村产业高发展.方法 在符号学视域内,应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形态分析及类型学比较等具体方法来建构"手工艺+农产品"的整合创新模式,并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来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结果 以武陵山区为例,运用"手工艺+农产品"的整合创新设计模式整合乡村在地资源,形成了创新商品.通过提炼设计实践中运用的设计方法形成了"手工艺+农产品"整合创新设计模式.结论 "手工艺+农产品"的整合创新设计能够将农产品变成商品,提升农产品价值,同时活化乡村传统手工艺,助力极具乡村特色的产业链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