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棘油的特性及超临界CO2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沙棘的营养化学成分,对人体功能、产品开发、制备以及可利用的选择性等方面作了,同时对以沙棘籽和沙棘果皮为原料,以无毒、易得、价廉的CO2为萃取剂,采取超临界萃取的方法,提取出质量高、无残毒的沙棘油的先进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沙棘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于洋 《食品科学》2006,27(10):370-372
本文研究了种子粒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等对沙棘油粗品最大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粒度和溶剂用量是影响提取效率的显著因子;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当提取时间为6h,粉碎粒度为40目,溶剂用量为6倍量时,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提取栝楼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交实验法对栝楼籽油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栝楼籽油的得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粉碎度对栝楼籽油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5h、原料粉碎度0.42mm、萃取温度45℃和萃取压力30MPa,栝楼籽油提取率可高达56.38%,且栝楼籽油暗红透明,香气纯正.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橘皮油的工艺,分别讨论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原料粉碎度对橘皮油萃取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萃取橘皮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为1.5h,萃取温度为55℃,萃取压力为40MPa,原料粒度为0.42mm,最高出油率为6.74%。所得橘皮油色泽为淡黄色,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临界提取活血止痛胶囊中乳香油的最佳工艺。方法用单因素分析法,以乳香油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提取压力及提取时间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效景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提取压力24MPa,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1.5h。结论经实验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并且提取时间短、能耗低,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SFE-CO_2技术提取沙棘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棘籽为原料对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沙棘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颗粒度以及物料填充量对沙棘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萃取沙棘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5MPa,温度40℃,时间2.5h,颗粒度为40目。萃取出的沙棘油出油率为7.68%。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2提取枸杞籽油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2提取枸杞籽油.以出油率为指标考察超声波处理条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处理温度60℃、功率300 W、时间6 min的条件下,枸杞籽油的出油率可达到22.35%.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原料预处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对葡萄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粉碎度40目、水分含量4.5%、萃取压力30MPa、温度45℃、CO2流量10L/h;分离器Ⅰ压力9~10MPa、温度45℃,萃取率98.32%。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紫苏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3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考察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对芫荽油树脂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顺序为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在萃取时间为3h时,得出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43℃、CO2流量35L/h,此条件下芫荽油树脂的萃取率达到1.035%.  相似文献   

11.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红松子油的影响因素,在试验条件下,其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夹带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最优条件为35MPa,45℃,240min,5%无水乙醇作夹带剂,CO2流量20L/h~25L/h。45oC时,在15MPa和35MPa两种不同的压力下,对比了加入5%无水乙醇作夹带剂与不使用夹带剂时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出油量随时间的变化,使用夹带剂后出油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胚芽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玉米油的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等不同操作参数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5-30MPa,45℃,3h;并对产品进行了质量分析,比较了超临界萃取与传统压榨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从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鱼腥草中萃取制备挥发油。通过正交实验,建立并优化了挥发油萃取工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30kg/h,原料粒度60目~80目,分离压力5MPa,分离温度50℃,静态萃取0.5h,动态萃取1.5h。挥发油的平均萃取率为1.73%,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与癸酰乙醛的萃取率为0.0106%、0.0300%。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甲基正壬酮的萃取率分别是水蒸气蒸馏方法的20倍、1.5倍,同时完全保留了水蒸气蒸馏所没有的特征成分癸酰乙醛,充分体现了超临界CO2萃取的“绿色”特性。  相似文献   

14.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接骨木果油进行萃取研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对接骨木果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45℃,时间3h,CO2流量25Kg/h.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红花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红花籽油的试验,研究了物料的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红花籽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红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度30目、萃取压强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桔梗多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桔梗为试验材料,以桔梗多糖萃取物质量和萃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试验设计,对超临界CO2萃取桔梗多糖最佳条件进行确定.试验结果为:对萃取物质量而言,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3.9MPa,萃取温度47.9℃,携带剂乙醇浓度58.6%,携带剂用量17.4mL/10g.对多糖质量而言,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9.6MPa,萃取温度30.3℃,携带剂乙醇浓度0.02%,携带剂用量25.0mL/10g.  相似文献   

17.
荷叶超临界CO2萃取物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荷叶超临界CO2萃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脂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超临界CO2萃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相似文献   

18.
夹带剂在超临界CO2萃取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夹带荆在超临界CO2萃取天然产物中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夹带剂的种类,以及夹带荆在提取生物碱、酚酸、皂苷、黄酮、脂肪酸等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