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改性后的CMC在其溶液质量分数为1%~2%、温度为18~36℃范围内的表观黏度数据。根据Ostwald-Waele模型得出,CMC溶液呈现出假塑性的流变行为和特征,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质量分数的增加,其假塑性愈强。使用数学模型考察了温度和质量分数对流变特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的影响,以及温度和质量分数联合作用对表观黏度的影响,其T-n、C-n、T-m和C-m以及ηa-T-C之间符合n=n1+k1T、n=n2exp(k2C)、m=m1exp(k3T)、m=m2exp(k4C)和lnηa=lnA0+K0C+Ea/RT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CuCl_2—Al_2O_3催化剂,在190—250℃工业生产的实用范围内,初步研究了乙烯氧氯化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指出反应的控制步骤是吸附乙烯与吸附氧的表面反应,生成类似氧化乙烯的中间物,它再与吸附 HCl 作用生成二氯乙烷。由反应机理得出动力学方程式为:r=(kK_EK_o~(1/2)P_EP_o(1/2))/([1 K_EP_E (K_oP_o)~(1/2)]~2)式中 k=4.93×10~5exp(-13.3×10~3/RT)K_E=7.36×10~3exp(-8.41×10~3/RT)K_o=3.25×10~(-3)exp(5.20×10~3/RT)实验结果亦可用幂数方程式表示:r'=2.63×10~6exp(-16.71×10~3/RT)P_E~(0.66)P_o~(0.27)各参数在较广的实用范围内都是合适的,与实验值的总平均误差为5—8%。  相似文献   

3.
浆态床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催化剂比例为 5、催化剂浓度为 1 0 g/30 0ml液体石蜡、温度 2 50~ 2 80℃、压力 3~5MPa、气体空速 40 0 0~ 70 0 0ml/( g·h)条件下 ,建立了浆态床合成气制二甲醚宏观动力学模型 ;甲醇合成反应和甲醇脱水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 1 4 1kJ/mol和 2 3 5kJ/mol,甲醇摩生成速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 1 3 6%和2 2 %以内 ;动力学方程为r2D +M=k1 pCO1 954pH20 91 74/[( 1 +KCOpCO1 50 1 +KCO2 pCO20 1 795) 2 2 60 ]、rD=k2 pM0 940 2 /[( 1+KMpM1 739+KH2 OpH2 O2 2 4 3) 0 441 5]。  相似文献   

4.
根据反应历程提出了聚乙烯在固态下进行氯化反应的自由基链反应动力学方程,并通过由搅拌式气固相氯化反应装置得到的实测数据,对该动力学方程进行了验证.所得动力学方程的积分形式为:ln(1)/(1-X)=kt(1-a)速度常数 k 随温度变化,阿累尼乌斯方程中的活化能 E=35.8(kJ/mol),指前因子A=0.091(atm·h)~(-1).  相似文献   

5.
在电解银催化剂上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管式连续流动反应器,研究了在电解银催化剂上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动力学,测定了在颗粒状的催化剂上空速为11000时~(-1)、反应温度为520℃和470℃时,反应气体各组份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从反应机理出发导出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520℃时 r=0.651p_mp_(o_2)~(1/2) 470℃时 r=0.367p_mp_(o_2)~(1/2)反应对甲醇为一级,对氧为1/2级,求得该反应的活化能估算值为13.292千卡/摩尔,用该方程式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t/HBeta催化剂,并在10 mL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对Pt/HBeta催化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正己烷异构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 240~260  ℃内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可以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反应的活化能Ea=139.06 kJ/mol,指前因子A=7.3814×1013 h-1;建立了连串反应动力学模型,第一步反应活化能Ea=167.80 KJ·mol-1,A=7.2130×1016 h-1,第二步反应活化能Ea=118.34 KJ·mol-1,A=1.3053×1011 h-1;当反应温度大于260 ℃,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不再适合,修正后270 ℃时的反应级数为1.3,280  ℃时的反应级数为1.7。  相似文献   

7.
甲醇乙醇催化合成异丁醛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测定了甲醇乙醇一步催化合成异丁醛的宏观动力学,实验反应温度为200℃~300℃,原料甲醇与乙醇摩尔比为3:1,体积空速为4h^-1,常压,实验采用自制V2O5催化剂。体系的宏观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A)=0.385e-16650/8.314T,反应体系的活化能Ea=16.65kJ/mol,指前因子k0=0.385s^-1。  相似文献   

8.
在常压(?)400—550℃的条件下,分别以不同粒度(20—40,40—60,60—80目)的催化剂,在流化床积分反应器中,获得了铬-磷催化剂烧炭动力学速度方程式v=k_0exp(-E/RT)·P_(o2)·C_c。其中活化能E=95.29-kJ/mol,k_0=3.25×10~5S~(-1)·atm~(-1)。首先进行了催化剂颗粒和流速对扩散的影响试验,发现表面反应为速率的控制步骤。实验结果表明,480℃以上与连续模型相符,低于480℃时与缩核摸型相符。  相似文献   

9.
N-羟甲基丙烯酰胺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以甲醛、丙烯酰胺为原料,水为反应介质,脂肪胺为催化剂,合成 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最佳条件为:甲醛与丙烯酰胺的摩尔比1.0—1.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0—60分钟,pH 值控制在9.6左右,可得较好产率的高纯度产品。得出合成 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反应速率方程为:r=k[CH~2O][AM][CAT)~(1→0),并计算出表观活化能为43.96干焦/摩尔。  相似文献   

10.
氧化塘处理采油废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室内小型模拟反应池内,在静态条件下,在25.1℃、28.8℃和长达84h时间内实验研究了氧化塘处理采油污水时COD的生化降解规律。结果表明,胜利油田桩西联高含盐采油污水的主要污染物COD在氧化塘的好氧生化降解过程可近似为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降解速率常数k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k(T)=0.04578×1.054T-20h-1;可生化降解CODbd的生化降解动力学关系为:CODbd=CODbd,0exp(-kt)mgL-1。k的温度系数θ=1.054。图4表3参3。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铜-铬-锌-锰氧化物催化剂上环戊二烯常压加氢的动力学。在一定条件下起始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用下式表示。 r_0=k_0P_C~(0.5)P_H测定了反应的视活化能为12.4仟卡/克分子。讨论了反应的机理,动力学数据符合下列的机理式。 r_0=kK_CK_HP_H/(1+K_CP_C+K_HP_H)~2  相似文献   

12.
碳酸盐岩油藏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叙述了灰岩与盐酸之间的反应及各动力学参数的表达式。针对塔河灰岩油藏 (温度 12 0~ 130℃ )采用的大量前置液酸压裂作业 (裂缝平均温度 90℃ ) ,考察了实验条件的模拟 :使用不同浓度的乏酸模拟同离子效应 ;反应压力大于 7MPa ,以建立真实的固液相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为 30℃ ,6 0℃ ,90℃ ,12 0℃ ;通过岩盘转速控制酸液Re,以模拟酸液流态。实验仪器为经改进的美国TEMCO公司CRS 10型酸岩反应动力学实验仪 ;实验用油藏岩心孔隙度0 .1%~ 4 .8% ,渗透率 0 .1× 10 -3 ~ 2 5 2× 10 -3 μm2 ,含CaCO3 ~ 98% ;酸液为含 2 0 %HCl的配方凝胶酸 ;酸岩反应速率由岩盘失重数据计算。重点报道了一个岩心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 :在 90℃ ,5 0 0r/min ,Re=12 .87条件下 ,由不同酸浓度下的反应速率J求得反应级数m =0 .4 86 3,反应速率常数K =7.82 0× 10 -6(mol/L) -m·(mol/cm2 ·s) ;在 90℃下随Re增大 ,J出现最大值而有效H+ 传质系数De 趋于下降 ;由 4个温度下 5 0 0r/min ,Re=12 .87条件下求得的J值求出反应活化能Ea=11.398kJ/mol,频率因子K0 =8.343× 10 -4。给出了 12井层岩心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值范围。图 2表 3参 3。  相似文献   

13.
用实验室湿壁塔在DEA溶液0.05~4千克分子/米~3及温度20~60℃间测定了CO_2与DEA水溶液的反应速度。所得结果表明总反应级数为2,对CO_2为1,对胺为1。反应速度常数k\m与温度的关系为:Log_(10)k_(Am)=(-2274.5)/(T(°k))+10.4493此式与实验数据的差别在3%以内。提出的解释是动力学控制步骤是CO_2与胺形成胺基甲酸的反应,它然后立即完全离解。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工业Pt-Re/Al_2O_3重整催化剂进行环已烷脱氢动力学的研究,实验在流动加压微反-色谱装置中进行,反应温度380—420℃,压力16大气压,液体空速6.66—100小时~(-1),氢/烃分子比为8/1,反应器装入40—60目催化剂0.188克,实验观测数据由色谱-微机系统处理。用积分法确定幂数反应级数n,而用微分法进行参数估值得出反应速度方程式为 r=7.125×10~6exp(-24120/RT)[P_c—PH~3PB/K_(?)]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应动力学研究装置,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46TM为催化剂,研究正丙醇和丙酸合成丙酸丙酯的反应动力学。在消除了内外扩散的情况下,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搅拌转速对丙酸转化率的影响。在催化剂用量15 g、醇/酸摩尔比12、反应温度80℃、搅拌转速400 r/min的较优操作条件下,确定了反应动力学参数,获得动力学数据反应活化能Ea=4035 kJ/mol,指前因子k0=216×103 L/(mol·min),并运用于稳态模拟中,考察了进料温度以及各段塔板数对产物纯度的影响。优化后的操作条件为进料温度70℃、精馏段塔板数2、反应段板数21、提馏段塔板数11,此时丙酸丙酯产品的摩尔分数达到9988%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厂以*(一印)中卜1(~民)什M<二一一M」一BFI·o巨b十l-oHI对比(简称NI-AL田为催化剂、加氢汽油为溶剂的丁二烯聚合动力学.在本实验条件下,聚合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d [Bd]/dt=k [Ni]~0 [Al]~(-1)[B] [Bd] Al/B>I (1) -d [Bd]/dt=k’[Ni]~0 [Al]~(-1)[B] [Bd] Al/B>I (2)即聚合速率与主催化剂浓度[Ni]呈零级关系,与助催化剂浓度[Al]呈负一级关系.Al/B<1时,与助催化剂浓度[B]呈零级关系;Al/B>1时,与助催化剂浓度[B]呈一级关系。此结果与前人工作的结论不同.同时也求出了有关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7.
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间歇搅拌反应釜 ,在反应温度 60~ 80℃、氢压 0 2~ 1 .6MPa、对硝基酚初始浓度 0 4 1 4~ 3 .3 1 1mol/L条件下 ,研究了一步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总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 ,温度对总反应有明显影响。按照经验模型 ,回归的总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 :R0 =1 .6× 1 0 8·exp( -68.9× 1 0 3/RT)·p0 .8  相似文献   

18.
许贵芝 《焊管》2001,24(6):60
俄罗斯用于管道焊缝热处理的感应加热设备ТВЧ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按照相应标准自动维持热处理规范、操作简单及可同时处理几根较小直径管的焊接接头 ,从而有较高的生产率。设备所需的功率 ,可以按公式计算 :P=Aδ( D- δ) n,k W式中  A—综合系数 ,为 6 2 0 k W/m2 ;  δ,D—被处理管道相应的壁厚及内径 ,m;  n—同时处理的管道数量。俄罗斯生产的另一种 УИТ— 50— 2 .4设备 (功率 50 k W,频率 2 .4k Hz)可以进行直径为 1 0 0 0 mm及壁厚为 90 mm的管道焊缝热处理。当管径不大 ,例如为 2 73mm时 ,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胜利VGO在LHC—11一段法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上,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在氢分压6.86MPa,温度380~410℃,体积空速0.5~2.8h~(-1),氢油体积比为800的条件下,得到了脱总氮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Ln 1/1-y=6430158exp(-9870 1/T)1/LHSV;脱碱氮反应的动力学模型为Ln 1/1-Y=2.54×10~8exp(-12100 1/T)1/LHSV所得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拟合良好,精度和置信度令人满意。脱硫反应是一个快速反应,在所有实验条件,即使在高空速下,硫化物转化率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20.
1.本文提出采用下列联立方程,由吸余液组成m_1和纯组份1与2的汽相饱和吸附量来计算分子筛选择性孔容中的液相组成g_1~3、g_2~3及选择分离系数B_(1/2)。 g~0(m_1~0-m_1)/=g_1~3(1-m_1)-g_2~(?)m_1 g_1~3/[g_1~3]~0+g_2~3/[g_2~(?)]~0=1 B_(1/2)=g_1~3m_2/g_2~3m_1 2.用X光衍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液相吸附法考察了Y型和Pc型沸石自无定型硅铝凝胶结晶的机制。根据这项考察和文献,文中描述了诱导剂法合成Y型沸石的动力学历程。将上述两项研究应用于KBaY型分子筛的研究和中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