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3种定价方法对发电厂商报价策略的诱导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厂商的目标是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故有必要研究电力市场定价方法对发电厂商策略性报价的诱导机理,进而引导发电厂商进行成本和服务的竞争,而不是策略的竞争。文中分析了3种定价方法下发电厂商的价格决策和产量决策。在价格决策方面,统一出清电价和PAB(按报价支付)电价方法下,发电厂商均有偏离成本报高价的倾向;在实用当量电价方法下,证明了发电厂商所得的支付电价不敏感于报价,并立其最优报价策略是按真实成本报价。在产量决策方面,统一出清电价方法下,发电厂商可利用市场力通过持留发电容量获取超额利润;而在PAB和当量电价方法下,持留容量都将导致发电厂商利润损失。因此,从定价方法对发电厂商报价策略的诱导机理来看,当量电价方法要优于统一出清电价和PAB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容量电价是调控电源投资和建设的一种宏观手段,还会对市场成员的竞价行为及电力市场交易产生影响。该文从激励的角度分析容量电价对市场成员竞价行为的影响,并利用基于报价中标概率信念函数的电力市场模拟方法,通过建立考虑容量电价因素的发电商个体新决策模型,定量研究和比较了国内两种不同容量电价补偿机制对发电商竞价行为和市场均衡状态的影响。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按照中标容量支付容量电价,会抑制发电商的报价投机行为,使市场均衡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3.
将基本的简易当量电价法作解析表达,其中考虑了二次供应函数的参数报价,实际的电力市场往往更接近于寡头市场,发电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性的报价获得超额利润。在简易当量电价法体制下,研究了发电厂商报价的寡头古诺博弈模型及其算法,即发电厂商通过持留发电容量,抬高电价,获取超额利润。采用两层优化模型,上层是电力市场定价模型,下层是发电厂商利润最大化,在求双寡头古诺博弈均衡点时,采用了网格搜索算法和反应曲线法,进一步讨论了该博弈行为对系统的影响,给出了说明性算例,算例表明电力市场中发电厂商的博弈行为会造成电价上升,其中寡头勾结的情况造成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4.
当量电价自动抑制厂商不良持留行为的自律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留发电容量(囤积居奇)获利是发电厂商行使市场力的最常用手段,由于极具隐蔽性,其危害也最大.在统一出清和两部制电价下,发电厂商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采取持留容量策略;在PAB电价下,发电厂商可先持留容量造成供应紧张,然后通过报高价获利.在上述传统定价机制下,只能采用外置的补救性措施来抑制市场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用当量电价为抑制市场力提供了全新的机制,使抑制市场力措施在定价机制中内部自律化.作者首次分析了实用当量电价下,发电厂商拥有多个发电单元的持留容量行为(发电厂商勾结的情况与此类似);结果表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发电厂商仍没有持留容量的利益驱动,体现了当量电价抑制市场力的内在自律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电力拍卖市场的智能代理仿真模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该文提出了一种电力拍卖市场智能代理仿真模型,给出了发电厂商基于选择概率的随机选择报价形式,提出了一种选择概率的强化学习算法。随着模拟的进行,发电厂商的报价策略将收敛于其均衡位置,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基于该模型该文进一步讨论了节点电价的市场特性。采用节点电价的电力拍卖市场,由于输电线路的容量约束可能放大发电厂商的市场力;节点电价所特有的售,购电能的净收入会随着发电厂商的市场力实施而增加。节点电价的这些特征在不同的电网条件下,其表现强弱会有较大程度的差异,仅仅进行定性估计是不够的。该文提出的智能代理仿真模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具体系统进行市场特性评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基于发电权交易的跨省跨区清洁能源消纳及补偿机制。跨省跨区清洁能源生产厂商通过在该市场购买消纳地发电机组的发电权获得发电上网的权利,同时确定了其上网电价以及对消纳地发电厂商实施消纳补偿。构建了该市场的智能代理仿真模型,研究了该市场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该市场均衡电价主要依据发电权成本,并根据供需关系小幅度波动,市场运行特点良好,但是由于发电权成本较高,使得跨省跨区清洁能源厂商的发电上网电价偏低,而对消纳地发电厂商该市场实施了完全补偿。该市场机制适合于跨省区清洁能源发电厂商成本较低的情况,例如有弃水可能性时的水力发电消纳情况。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实用当量电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操作事项,包括其右端点原理。它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电力市场的两难问题,而且具有10个优良市场特性:既保征了市场效率,又给予充分合理的投资回报,满足了第1市场原则;提供了正确的短期经济学信号;提供了正确的长期经济学信号;无须设置价格上限,自动抑制价格尖峰;通过设置容量成本参考系,实现有效合理的政府监管;自动抑制发电厂商的不良报价行为,实现价格策略的稳健性;自动抑制发电厂商的持留容量行为,实现产量策略的稳健性;电价成分可分,便于对“新厂”和“老厂”实行不同的财税及金融调控,实现第2市场原则;易于理解,易于实现,易于监管;引入新要素后的可扩展性,目前,巳扩展了从发电、输电到辅助服务等近10个核心模型及算法,几乎是一个区域电力交易市场所必需,初步形成了当量电价理论体系。此项成果的启示和意义在于:在电力市场结构还很不完美的寡头竞争条件下,比之高成本的资产拆分和系统扩容,一个低成本的当量电价体系辅以合理的政府监管,同样可以实现相当完美的市场特性,在政府与市场、交易与投资、效率与公平、资产与经营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电力市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预测和分析一个给定市场设计的性能。文中在假设各机组边际成本相同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力市场价格竞争的双层优化模型。分析了在按发电方报价结算(PAB)电价机制容量强约束和弱约束条件下的Nash均衡,并进一步与市场清算电价(MCP)机制进行对比,从理论上得到在容量紧张时,PAB机制下电价波动小、平均电价高,而MCP机制下电价波动大、平均电价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实用当量电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有关操作事项,包括其右端点原理。它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电力市场的两难问题,而且具有10个优良市场特性:既保证了市场效率,又给予充分合理的投资回报,满足了第1市场原则;提供了正确的短期经济学信号;提供了正确的长期经济学信号;无须设置价格上限,自动抑制价格尖峰;通过设置容量成本参考系,实现有效合理的政府监管;自动抑制发电厂商的不良报价行为,实现价格策略的稳健性;自动抑制发电厂商的持留容量行为,实现产量策略的稳健性;电价成分可分,便于对“新厂”和“老厂”实行不同的财税及金融调控,实现第2市场原则;易于理解,易于实现,易于监管;引入新要素后的可扩展性,目前,已扩展了从发电、输电到辅助服务等近10个核心模型及算法,几乎是一个区域电力交易市场所必需,初步形成了当量电价理论体系。此项成果的启示和意义在于:在电力市场结构还很不完美的寡头竞争条件下, 比之高成本的资产拆分和系统扩容,一个低成本的当量电价体系辅以合理的政府监管,同样可以实现相当完美的市场特性,在政府与市场、交易与投资、效率与公平、资产与经营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协调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统一出清电价下发电厂商的持留容量行为及相关抑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短期内想从内部成因上消除发电厂商市场力是不现实的。因而在电力市场设计时必须考虑抑制发电厂商市场力的措施。在统一出清电价下,发电厂商常用的行使市场力的手段是持留发电容量。影响发电厂商持留容量策略的因素有:电力供应弹性、负荷需求弹性、市场份额、持留单元的发电成本。其中,后两者与发电厂商的自身因素有关,在相关抑制措施的设计时主要应从前两者着手。设置价格帽和购买单向差价合同都是从增加供应弹性的角度抑制发电厂商的持留容量行为。其中购买单向差价合同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1.
由于电力拍卖市场具有明显的寡头市场特征,且由于发电领域依然存在规模经济性,电力拍卖市场的定价规则出现了多种选择,如边际成本定价、按报价支付定价和当量电价定价法.文中构造了一个基于智能代理的仿真模型讨论3种定价方法的市场运行特征.该模型用具有分散自主决策和智能学习的代理表示发电厂商,在重复进行的报价博弈中,发电厂商通过利润高低按照生物的条件反射原理学习并改进报价策略,追求其利润最大化,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市场将逐步收敛于均衡位置.然后,通过不同定价方式的拍卖市场均衡状态的比较给出了3种定价方式的市场运行特点.给出了智能代理仿真的模型及其发电厂商的学习算法.最后用一个算例阐述了学习算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结算价格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心海 《华中电力》2005,18(1):21-24,36
对电力市场拍卖交易中的系统边际价格、投标价格、混合价格、灵活价格、系统价格权拍卖、当量价格等价格结算机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和比较分析,为电力市场交易规则设计和电力市场模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量定价机制下发电商的产量决策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量定价机制下发电商的最优产量决策,比较了当量电价、统一出清和按报价支付3种定价机制对发电商的产量决策的激励作用。指出在统一出清和按报价支付定价机制下,发电商会通过持留行为滥用市场力,而在当量电价下,尤其在缺电情况下,发电商的最优产量决策仍然是申报其最大可用容量,而不是持留发电容量。当量定价方法激励发电商申报全部容量的机制,可以保证电力市场的充裕容量,从而实现了电价乃至市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4.
解读当量电价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当量电价法与统一出清电价法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当量电价法不但符合电力系统运行特点,而且与统一出清的边际成本电价法一样,能够提供丰富和正确的经济学信号。但发电上网当量电价法又是在保持优良加载顺序条件下,将边际成本性质的最小成本折线,提升到参考系的平均成本水平,这就使当量电价理论区别于传统的边际成本理论,将经济学的边际成本理论和会计学的平均成本理论统一起来。因此,文中指出,当量电价法是一类新的定价方法,它有严格的经济学基础,特别适用于有强烈规模经济性的电力市场。同时,它还解决了市场效率和投资充分回报这个两难问题;特别是在电力短缺情况下,可以自动抑制电价的飞升,又可以对发电厂商的不良市场行为自动实现有效而合理的惩罚,解决了缺电条件下同样能开放电力市场的重大难题;并提供了与政府职能相称的有效、合理的监管手段。当量电价法不失为一种适用于电力市场的优秀的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Determining the best market pricing rule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in the design of electricity auction markets. Pay-as-bid (PAB) has been proposed to replace the market-clearing price (MCP) in deregulated electricity markets, with the expectation that it would lower market prices and reduce price volatility. A multi-agent based experiment was construct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balanced process of the two auction mechanisms. Each adaptive agent represents a generator who develops a bid price and quantity based on 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 In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not as expected. Before the market reaches equilibrium, the market price with the PAB mechanism is lower than it is with the MCP mechanism. However, the market price in the PAB mechanism is higher than it is with the MCP when the market achieves a state of equilibrium. With the PAB mechanism, the volatility of volume and price of each generator is less than it is with the MCP system, as expe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unconscious collusion behaviors by generators during the game process are a key reason for producing generator market power in the two auction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6.
PAB和MCP电价机制下考虑不同容量水平的市场均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电力市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预测和分析一个给定市场设计的性能。文中在假设各机组边际成本相同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力市场价格竞争的双层优化模型。分析了在按发电方报价结算(PAB)电价机制容量强约束和弱约束条件下的Nash均衡,并进一步与市场清算电价(MCP)机制进行对比,从理论上得到在容量紧张时,PAB机制下电价波动小、平均电价高,而MCP机制下电价波动大、平均电价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缺电情况下能开放电力市场吗?——兼论当量电价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电力需求还处在快速增长阶段,而且装机容量本来就不富裕,在投资体制还未理顺甚至还时有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开放和建立电力市场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文中讨论了在容量短缺情况下开放和建立电力市场的基本要求:①必须在保持市场效率前提下,给予投资者充分合理的回报以鼓励投资;②必须同时建立容量市场风险制约的投资机制,加以制衡,以形成良性循环;②必须建立能够自动抑制市场电价不合理飞升的交易机制;④政府要有比设置价格上限更为有效合理的监管手段。指出:在规模经济性没有完全消失的条件下,传统边际成本定价方法无法给予容量充分的回报,而且也不能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有效、合理地抑制哄抬电价和持留容量行为,因此一般说来,在容量短缺情况下不适合使用该方法启动电力市场。认为:当量电价在保持市场效率前提下能给予投资者充分合理的回报,鼓励投资;同时引入容量市场风险制约的投资机制,加以制衡;还能自动抑制发电厂商哄抬电价和持留容量的不良行为,并为电力监管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因此,即使在容量短缺情况下开放和建立电力市场,当量电价仍不失为一种可操作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