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工况循环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点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功率等级的工况循环条件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容量、内阻等的变化规律,期望对建立合理的循环寿命评价测试方法有所帮助。研究结果显示:25℃、100%功率等级条件下,循环72815次,即满足相应车型行驶8.0×104km,电池容量衰减了5.6%,直流内阻增加9.6%。工况循环过程中电池正、负极嵌入–脱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衰减,但负极衰减更大,其SEI膜(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阻抗、电荷转移阻抗有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新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围绕它的研究、开发工作一直不断地进行着,上世纪90年代末又开发出锂聚合物电池,2002年后则推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相似文献   

3.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3):232-236
随着锂动力电池退役周期的到来,电池梯次应用具有现实意义。为了解决梯次再利用时退役电池放电非线性变化剧烈引起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预测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QPSO)优化RBF神经网络预测退役电池SOC的动态模型,相比经典的粒子群(PSO)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误差稳定在1%以内,响应速度快,为锂电池充分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煜 《移动信息》2023,45(10):182-184
锂动力电池是一种应用非水电解质溶液,并由锂合金或锂金属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绿色环保、轻便、高能量密度、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近年来,锂动力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并逐步应用到电动车辆与混合动力车领域。但是,原有的锂动力电池监控方法局限于电池组节点保护层面,无法保证将信息传输至监控平台。为提高电动汽车的电池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与实时性水平,文中提出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的锂动力电池智能综合管理系统,其以全面感知、获取锂动力电池的实时数据,并通过智能综合管理系统对相关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实现对锂动力电池的智能化控制。文中以构建物联网背景下的锂动力电池智能综合管理系统为目标,首先分析了锂动力电池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然后从系统物理层、系统网络层、系统应用层等层面出发,研究了锂动力电池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相关设计。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磷酸铁锂制备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的大规模连续式制备设备。着重阐述了该设备的关键技术、工艺原理、中试效果及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6.
电池均衡是优化动力电池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增强动态工作过程安全性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锂动力电池单体数量多,测量与控制数据量庞大等问题,本文将锂动力电池分为区域模块和全局模块两层,进而提出一种融合区域均衡与全局均衡的多层次协调均衡方法.通过开关电容区域均衡电路与反激式变压器全局均衡电路控制充放电过程的开关通断,实现双向均衡目标;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分布情况下锂电池的受电能力差异,以多模式充电策略为均衡前提条件,使用SOC关键参数作为均衡判据,实现系统充电与非充电过程的主动双向自均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向自均衡方法能实现高精度的均衡目标,且能耗较低.  相似文献   

7.
《导航》2005,41(4):79-81
陀螺仪的可靠性寿命预测对整个惯导系统的可靠性估计非常重要.本文首先给出了陀螺寿命以及陀螺寿命预测的基本概念,接着对陀螺寿命预测的可行性进行了简单分析,随后对陀螺寿命预测的发展现状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对陀螺寿命预测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现有预测模型对航空发动机退化信息提取不充分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在Transformer编码器模型基础上加入了门控循环单元,以增加模型对序列数据中局部退化信息的提取能力。基于C-MAPSS数据集,对文中所建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发动机运行状态单一的数据集上优于现有的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受加工、装配精度等硬件条件的制约,锂动力电池卷绕机的电芯卷绕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为进一步解决卷绕精度和生产速度的矛盾,降低加工采购成本,提出了一种在隔膜传输机构上增加智能纠偏系统的改进方法,使隔膜的重叠对位精度大幅提高,以往受隔膜偏移制约的卷绕速度问题也得以解决,而且降低了导向轴的精度要求,节约了加工采购成本,提高了设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阐述大数据技术的特点,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动力电池系统和电池充电能量分析,探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充电预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置的安全,动力电池数据可视化、回归计算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循环性能好、工作范围宽等优点,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总结了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近期的相关标准ISO 12405系列、IEC 62660系列、SAE J 2929、UL 2580、VDA 2007以及QC/T 743-2006,并对各标准的测试内容、测试范围、测试结果判定准则、暂存问题和展望等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2.
周嫣 《电子测试》2020,(8):77-79
目前电动汽车上应用最广泛的电化学动力源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因为其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等显著的优点。然而,电池本身的温度变化会对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寿命等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本文重点介绍,在特定的环境下,研究电池温度变化的特性,并且通过电池温度合理有效的控制,利用关键技术分析,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碳纳米管及Supper-p/KS-6作为正极导电剂分别制作了锂离子电池。利用SEM研究了电池电极的显微结构,并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Supper-p/KS-6导电剂相比,碳纳米管导电剂有效降低了电池内阻,显著提高了电池在大倍率情况下的性能,并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内阻从120 m降到了100 m,10.0C(C为放电倍率)及15.0C时的放电容量分别为0.5C时的90.4%和80.7%,5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达89.0%。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X1758的智能锂离子电池充电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X1758是Maxim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可实现智能充电,自动监测调节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为锂离子电池充电器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高效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5.
王瑞 《电子测试》2013,(11):5-7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饱和压降小,载流密度大等许多优点的功率器件IGBT,在超高电压电力传输、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其工作在电压高、电流强、状态切换频繁等复杂环境中。这就导致其容易损耗,使模块寿命大大降低。目前,国内外在IGBT功率模块寿命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在介绍了IGBT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建模对其寿命预测进行了研究并具体阐述了功率循环中叠加效应、任务曲线、雨流计数法。  相似文献   

16.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改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饱和压降小,载流密度大等许多优点的功率器件IGBT,在超高电压电力传输、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其工作在电压高、电流强、状态切换频繁等复杂环境中。这就导致其容易损耗,使模块寿命大大降低。目前,国内外在IGBT功率模块寿命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在介绍了IGBT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建模对其寿命预测进行了研究并具体阐述了功率循环中叠加效应、任务曲线、雨流计数法。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循环性能)、工作范围宽等特点,已经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总结了国内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标准,以及电池结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电动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现状和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层状结构的LiMnO2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和无毒性等优点,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强有力的竞争者。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LiMnO2正极材料的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结构特性、制备方法、体相掺杂和表面包覆进行了评述,提出了目前LiMnO2正极材料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装置(化学电池)的不足,研究了飞轮电池的充电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到离网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分析了飞轮电池的d-q模型.在飞轮电池充电控制过程中,把飞轮电池所用电机的定子电流进行d、q轴分解,通过控制id等于0,进而控制q轴电流即可控制飞轮电池的充电电流.搭建了飞轮电池充电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所用控制策略合理,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20.
风电功率预测对于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影响风电功率的若干因素,如风速、风向、空气密度和季节,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学习给出最佳的功率预测值。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学习的特征能够更为有效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提高了风电功率预测的稳健性。基于内蒙古某风电厂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