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瑞金 《山西建筑》2021,(6):139-140
介绍了某河钢便栈桥的桥梁概况,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对贝雷桥在静载试验下的应力应变分析,表明该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理论值存在差距,并以此作为改善贝雷梁桥工作性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许燕  王建荣  邵绍平 《山西建筑》2008,34(10):306-307
通过一座连续梁桥的静载试验,测试了桥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测定了结构的强度、刚度,并将实际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从而判断了该桥整体结构的安全承载力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火灾温度场对国家大剧院壳体钢结构作用的安全评估。评估的目标是计算公共大厅内火灾时的温度场分布,验算钢结构温度小于250℃,不被火灾破坏。评估的方法是根据现场情况设计火灾场景,采用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进行模拟,通过其温度云图分布获得壳体钢结构的最危险点温度。  相似文献   

4.
以实桥为工程依托,进行了空心板单梁试验,并应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空心板单梁模型,模拟单梁静力加载过程,对比分析空心板梁挠度及控制截面应力,结果表明:空心板梁在试验静力荷载作用下,挠度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应力状态合理,沿梁高线性变化,空心板梁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骤降对桥面沥青铺装层的低温抗裂性的影响,采用ANSYS对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场及热应力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环境温度骤降下桥面铺装层不同时间温度场和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温度梯度的分布结果进一步研究了在最不利时间条件下,桥面铺装层的温度应力情况。  相似文献   

6.
常虹  刘津男  孟庆宇 《工业建筑》2021,51(1):125-130
能量桩是集建筑桩基和地源热泵于一身,既起到承担上部荷载的作用,同时也是与浅层地温能进行热交换的媒介,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优点.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黏土地基中能量桩在温度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移、桩端压力、桩身温度应力及桩侧摩阻力进行研究,得出温度升、降使得桩体内产生拉、压应力,应力沿桩身从桩顶到桩端先增大后减小,应力最大...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连续梁桥静载试验的方法、内容和实际加载方案,对有关测试项目(挠度、应力等)理论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将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试验桥梁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桥某一跨中梁进行单梁静荷栽试验,评定其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单梁静荷载试验主要从受荷挠度、应力变化两个方面着手研究。系统介绍了测点布置、加载工况、试验数据整理。利用EXCEL表格进行线性相关性计算、分析得出.该桥梁的刚度及承载力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文广 《建筑》2012,(12):73-73,75
本文以高速公路特大桥工程为例,对荷载试验中的静力荷载试验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静载试验资料 ,分析研究了在深厚土层中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对极限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屋盖结构造型独特各异,具有重量轻、跨度大、刚度低等特点,结构对风荷载敏感.在该类结构设计中,风荷载往往起主要控制作用.另外,结构节点杆件众多,所关心的目标响应也很多,传统的单目标等效方法难以实现对多个响应的等效.针对屋盖结构控制点不明确、等效静风荷载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了分区-多目标方法.该方法基于屋盖结构形态及测点平...  相似文献   

12.
风荷载是强风区高层建筑的主要侧向控制荷载,确定脉动风荷载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借助于高频动态天平试验和风压测量试验,分析讨论了沿建筑物高度分布的平均风力、脉动风力、风致振动惯性力以及建筑结构设计所需要的等效静态风荷载的确定问题,可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风荷载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计算原理,利用ANSYS软件对某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稳态传热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分析一型剪力墙热桥在3种结构形式(不保温、内保温及外保温)下的位移场、应力场,并量化分析对比热桥沿墙厚方向的应力变化。分析结果发现,外保温结构是一种良好的结构体系,能有效降低热桥由于温差作用产生的温度应力,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增强建筑物的耐久性,提高建筑结构使用寿命。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根轻钢桁架柱的轴压试验,研究了不同长细比和扣板间距等参数对轻钢桁架柱轴压承载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轴向压力作用下,轻钢桁架柱主要发生弯曲屈曲破坏,且在没有任何侧向约束条件下双管柱不适于承受竖向荷载;轻钢桁架柱的承载力随着长细比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扣板间距对轻钢桁架柱的承载力影响不大,但要符合分肢长细比的要求;轻钢桁架柱可视为缀板式格构柱,双管柱按照实腹式轴心压杆的方法计算承载力,四管柱采用换算长细比的方法计算其绕虚轴弯曲屈曲破坏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ISAC应力吸收层对沥青加铺层荷载及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设置ISAC应力吸收层的标准加铺层结构与另两种未设置ISAC应力吸收层的对比加铺层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ISAC应力吸收层后,加铺层结构的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夏季城市中的高温天气情况,通过现场的环境测试和问卷调查,得到了人体高温条件下室外热感觉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IN分析法得到了人体室外的热感觉、湿感觉、风感觉对室外热环境参数的量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可接受区间值的求解,得到了在室外高温环境条件下人体可接受参数分布范围,相关参数的提出为室外人体热感觉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行有关教科书中及工程上对线间负荷等效为三相负荷的计算均按部颁《技术规程》规定,即:单台时取线间负荷的3~(1/2)倍,多台时取最大线间负荷的3倍。本文从理论上计算,分析,证明这一规定存在不完整性,并提出了等效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等效负荷矩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以负荷中心为配变电所选址首要原则的前提下,对负荷中心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在传统的负荷矩法确定负荷中心的基础上,提出等效负荷矩的概念,沿负荷中心到各负荷点的实际路由为等效负荷矩计算确定负荷中心的位置,并以实际工程验证此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Intumescent coatings are now the dominant passive fire protection materials used for steel construction. Intumescent coatings will react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intumescent coatings can not be measured directly by the current standard test methods which are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the traditional inert fireproofing materials. This paper proposed a simple procedure to assess the fire resistance of intumescent coatings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t constant thermal resistance. The procedure is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formula for predicting the limiting temperatures of protected steel members subjected to the standard fire. Test data from investigations on both small-scale samples and full-scale steel member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equivalent constant thermal resistance. Using the equivalent constant thermal resistance of intumescent coatings, the calculated steel temperatures agree well with the test data in the range of the limiting temperatures from 400°C to 600°C. The procedure needs no complex computation and is recommended for practical usage. The equivalent constant thermal resistance could be used to quantify the insulation capacity of intumescent coa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