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文人园林是我国古典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文人抒发情怀的物质载体。唐代以降,文人造园之风日盛至明代达到高潮,期间造园从模山范水到自出新意的转变,亦体现了造园主体对于客体认知的转变。该文从情景关系这一体现文人园林的核心造园理念入手,选取唐、宋、明三代较为著名的辋川别业、独乐园以及拙政园为例,通过文献梳理,比较分析造园主体与不同客体对于同一认知对象园林的反馈,试图探寻我国文人园林中情景关系表现的特点,理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适会这一递进式的发展脉络。为理解文人园林的造园理念以及所采用的手法与客观感知的互动关系提供相关历史理论基础,亦期望可为今人理解并进一步创造具有文化渊源、文化特色、文化自信的的园林空间设计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园记包含了园林要素、空间构成、人文场景等丰富 信息,是研究唐代园林的珍贵材料。通过收集整理唐代园记, 解读时空信息及景观信息,研究唐代园林景观印象的时空分布 关系。首先,将唐代园林景观印象分为5种景观单元类型,并 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其次,提出了4种地理空间推断方式和3 种时间定位方式解析园记时空信息;最后,采用核密度、方向 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唐代园林景观印象的空间关系与时空 演变。研究表明:唐代景观印象单元主要分布于“两京”“江 浙”和“永州”,类型以山水、植物、建筑为主。时空演变 上,前期集中分布于“两京”;中期以“两京”为主,“永 州”“江浙”为辅;后期转变为以“两京”“江浙”为核心的 两核多点的分布模式。随时间演进,分布中心向中国东南移 动,方向分布趋势也显著增强。证明了应用GIS对园林文献进 行空间分析的可行性,也为深入分析古代园林的地理空间分布 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南北朝之前,由于受早期园林服从宗教目的的影响和使用者身份地位的限制,此时的园林还没有成为一种与住宅相对等的居处方式而被人们广泛认同。到了唐代,由于禅宗的影响和水墨山水画的出现,以及私家园林的兴起,使得这时的园林逐渐成为了一种以(与正统居处方式相对等、相补充的)居住这一功能为基础的娱情适性的场所。在这一根本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的场所中,园林中的人与园林中各要素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述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这时的园林已经由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礼仪…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全盛期,也是中国古代公共园林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曲江流饮"便是这一时期的园林盛会。在唐代,曲江面向公众开放,开城市公共园林之先河,对唐长安城的社会经济、人文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当时以及后世城市公共园林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该文以唐长安曲江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为线索,以考古发现为依托,以实地踏勘为参照,深入挖掘曲江的历史文脉,探讨唐人在曲江的公共性活动,分析曲江的公共性原因。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2017,(1)
唐东都洛阳上阳宫园林遗址位于今洛阳市支建街,20世纪90年代发现。遗址总面积为1648.6m~2,是上阳宫皇家宫苑中一处园林的局部。发掘内容丰富,有池、卵石园路、6座假山和3段廊址。根据考古信息,结合历史文献与唐代绘画、敦煌壁画、出土明器等相关图像信息以及其他唐代苑囿遗址的考古资料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复原探讨,明确了这处园林的景观主体是由石景与水景构成,主要建筑为组合变化的廊,这些都体现出了唐代的造园风格。  相似文献   

6.
正纵观唐代文人园,其经历了从寄情、移情到入理、重理的发展阶段,这样的变化其内因是自然审美的嬗变。园林作为第二自然即人造的自然,有赖于士者文人自然审美意识的变迁,唐代文人园形成了寓情于理、情理相依的园林景境。造园、游园、颂园是中国文人自然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唐代文人园林的发展变化体现出了从寄情、移情到入理、重理的自然审美嬗变,园林作为第二自然即人造的自然,有赖于士者文人自然审美意识的变迁,唐代文人园形成了寓情于理、情理相依的园林景境,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正>纵观唐代文人园,其经历了从寄情、移情到入理、重理的发展阶段,这样的变化其内因是自然审美的嬗变。园林作为第二自然即人造的自然,有赖于士者文人自然审美意识的变迁,唐代文人园形成了寓情于理、情理相依的园林景境。造园、游园、颂园是中国文人自然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唐代文人园林的发展变化体现出了从寄情、移情到入理、重理的自然审美嬗变,园林作为第二自然即人造的自然,有赖于士者文人自然审美意识的变迁,唐代文人园形成了寓情于理、情理相依的园林景境,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读书     
<正>诗情与幽境——唐代文人的园林生活作者:侯迺慧出版: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这是一本通过唐代诗词研究中国唐代园林生活的著述。由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作者为台湾学者、台北大学中文系教授侯迺慧。写景抒情是中国古代诗词的鲜明特征。中国诗歌在唐代达到高峰,其写景的艺术水平也达到了高峰。唐诗写景无处不在而又精彩绝伦,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与景的融合被深刻鲜明地传达出来。唐诗在后世的流传清晰地导引了中华文化对自然美景欣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是并不多为人所知的是,白居易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园林设计师。在南北朝之前,由于受到宗教影响,同时园林使用者多为宗教人士,此时的园林是具有宗教色彩的礼仪场所。而唐代之后,园林逐渐变成了以闹、静等概念为特征的特殊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唐代文人园林布局、宋代文人园林造景和唐宋文人园林的画意诗情三方面,展开对唐宋文人园林与山水画、诗词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的分析探讨,并指出园林与文学、绘画三者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形成了独特的画意诗情载体的中国文人园林艺术。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1,(1)
According to ancient books and documents,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sorted out the people and things related to Xu-style gardens in the middle ancient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during the 400 years from the division of "Three Kingdoms" to the unification of Sui Dynasty.For the frequent war chaos,gardening constructions in Xuzhou were hardly seen in this period,but the gardening fruits of Xu-style garden had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Xu people moving south.While inheriting the splendid and rough styl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Xu-style garden attached more importance to "spectacular",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s of "master natur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and raised the gardening technique to a theoretical height,thus pioneered the idea of "master natur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相似文献   

12.
佛教很早即从中国传入日本,至今为止在日本造园界仍广为使用的“枯山水”的手法,就是中国佛教影响的结果。最著名的“枯山水”庭园于16世纪建造在京都龙安寺方丈南庭。对于许多日本人来说,“枯山水”是精神庭园,是可以唤起无尽想象的最精美的庭园。以最少的材料得到最大的效果,这种手法在庭园设计上是非常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中国大学校园景观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即中心校区校园的景观现状进行解剖和分析研究,运用景观园林的基本理论框架,站在园林的视角上分析研究大学校园景观。通过对校园景观构成因素的分析研究,突出园林景观及园林环境在大学校园中的作用,达到园林化校园的目标,以创造“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新的大学校“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人写意园中绘画与园林两种艺术形式的密切联系之叙述,揭示出古典文人写意园所具有的“以画入园“这一美学规律,进而说明古典文人山水园与绘画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共生关系,中国古代的山水园强调与绘画的互渗与交融,将绘画原则转借到园林的建造上,使园林艺术与山水画艺术有机地统一起来,二者互为依存,携手并进,形成一种有机互动之结构,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中国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15.
晋祠是我国最早的一座皇家祭祀园林,由王侯专属离宫御苑逐步发展为公共园林的过程中,其园林景观也在逐渐改观,而楹联、碑刻、匾额、游记诗文等是最好的佐证。本文以两版《晋祠铭》为主分析晋祠的造园意匠,进而阐述晋祠造景中文与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第32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6年4月29日至10月16日在唐山举行,本届主题是“都市与自然·凤凰涅槃”。主门区是世园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展现世园会的园林景观与举办地的城市文化。位于南部的2号主门区确定了“凤城·展翅”的构思主题,通过对园艺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提炼,运用绿色生态的设计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展现出园林城市风采,树立起良好世园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有造园的方法。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在秦、汉时期。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在隋、唐时期。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在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在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富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建筑和园林研究者的重视。要保护和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造园艺术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论傣族园林植物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瑞华 《中国园林》2004,20(4):8-11
傣族植物文化就是傣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和植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中发现傣族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上有一整套的思想和表现形式,和中国传统园林比较,两者既有相同之点,又有不似之处.通过多年对傣族植物文化的研究和整理,我们把它应用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取得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园林艺术风格,形成了一个新的园林流派--傣族园林.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有造园的方法。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在秦、汉时期。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在隋、唐时期。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在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在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富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建筑和园林研究者的重视,要保护和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罗哲文 《古建园林技术》1984,(3):21-24转12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已有造园的方法。造园大发展,园艺大提高在秦、汉时期。城市绿化发展、寺观园林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竞奢,私园崛起,诗画、山庄式园林兴盛在隋、唐时期。堆山叠石艺术的高潮、宫苑南北争丽在宋、辽、金、元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晚期造园高峰在明、清时期。中国造园艺术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世界造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丰富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内容,受到国内外建筑和园林研究者的重视,要保护和继承发展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