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杨  张家琪  胡志刚 《现代矿业》2016,32(9):113-115
为合理高效回收某含砷微细粒金矿石,在对原矿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金工艺研究。试验采用浮选-常温常压碱性氧化预处理-氰化浸出联合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浮选金品位为63.8 g/t、金回收率为92.08%的金精矿,处理后的精矿金氰化浸出率达到88.56%,选冶总回收率达到81.55%,实现了金的有效浸出。  相似文献   

2.
摘要:云南某金矿浮选精矿属于包裹金的难浸金矿.金精矿中的可见金绝大部分是包裹金,金精矿中的单体金不多,仅占可见金的4.17%,绝大部分以连生体存在,被脉石矿物包裹的可见金占可见金的87.5%,被黄铁矿包裹的可见金占可见金的8.33%。针对此特性,采用碱性常温常压强化预氧化工艺技术,充分利用机械活化和选择性氧化原理,利用超细磨塔式磨浸机的机械活化作用以及强化预氧化槽的强化搅拌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引发金精矿中的砷、硫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氧化反应,使砷、硫矿物中包裹金解离和暴露,金精矿由难浸转变成易浸,达到预氧化目的,然后接氰化作业,高效浸出回收金,金浸出率由不足40%提高到88.56%。   相似文献   

3.
对某含砷难处理金矿石采用浮选—浮选精矿加压碱法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流程,金总回收率为81.2%。其中浮选回收率为89.75%,氰化浸出率为90.5%。浮选精矿加压碱法预氧化的NaOH耗量为280~300kg/t精矿  相似文献   

4.
青海某金矿石属少硫化物石英斑岩型微细浸染状金矿石,金粒度小于0.005mm,主要包裹在硅酸盐、碳酸盐以及含砷黄铁矿等硫化物中,有害元素砷含量较高,属于难选冶矿石。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原矿直接氰化浸金,原矿氧化焙烧-氰化浸金及浮选等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锑金优先浮选-金精矿抑砷浮选是处理该矿较为合理的工艺。锑、金分别经过两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可获得锑品位为57.00%,锑回收率为62.70%的锑精矿,金品位为32.35g/t,金回收率为73.28%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5.
国外某高砷铜金矿石金、铜、砷品位分别为3.46 g/t、1.028%、1.16%,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浮选试验以及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试验研究,确定采用混合浮选—铜砷(硫)分离—硫砷精矿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尾矿直接氰化的选冶联合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时,经1粗2扫混合浮选,混浮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85%,经1粗2精1扫铜砷(硫)分离获得铜、金、砷品位分别为22.49%、27.43g/t、0.42%,铜、金、砷回收率分别为87.99%、35.12%、1.88%的铜精矿以及铜、金、砷品位分别为0.47%、9.03 g/t、5.90%,铜、金、砷回收率分别为6.03%、37.93%、86.57%的硫砷精矿;采用加压预氧化—氰化浸金工艺处理硫砷精矿,金对原矿的回收率达到36.19%;采用直接氰化浸金工艺处理混合浮选尾矿,金对原矿的回收率为10.77%;铜和金的选冶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87.99%、82.08%,实现了矿石中铜和金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6.
贵州水银洞低品位卡林型金矿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贵州水银洞低品位卡林型金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在对氰化法和浮选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浮选方法,取得了满意的试验效果:金的回收率为91.64%,浮选金精矿品位为42.6g/t,然后对金精矿进行预氧化-氰化试验,金的氰化浸出回收率提高到88.76%,金矿石选冶总回收率达到了81.34%。  相似文献   

7.
含砷碳微细粒金矿选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某地含砷碳微细粒金矿的矿石性质。依据矿物学特性,提出了“原矿浮选—精矿氧化焙烧—氰化浸金—活性炭吸附金”的选冶联合工艺流程,金选冶总回收率达83.91%。  相似文献   

8.
河南某金矿石金砷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南某金矿石含金2.00 g/t,含砷1.24%,属高砷难处理金矿石。对该矿石采用石灰控制矿浆pH为抑制砷矿物所需的碱性,同时加入保护剂LA破坏金载体矿物黄铁矿表面因碱性条件而生成的氧化亲水膜,成功实现了金砷浮选分离,闭路试验所得金精矿金品位达68.00 g/t,金回收率达78.43%,砷含量仅为0.37%。机理分析表明,对于金载体矿物是硫矿物的含砷金矿石,由于砷矿物和硫矿物热力学稳定性的差异,在碱性条件下,通过加入保护剂LA破坏硫矿物表面的亲水氧化膜,实现金砷分离在理论是可行的,从而为试验结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某高硫含砷难选金矿石硫精矿含砷问题,结合现场生产工艺流程,以浮选硫进料为原矿试样,采用抑砷浮硫—浮选砷金精矿的工艺流程,试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硫精矿硫品位42.56%,含砷0.42%,硫回收率89.42%;砷金精矿含砷18.34%,砷回收率80.09%,金品位12.65 g/t,金回收率59.56%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刚果(金)某高钙镁-硫氧混合型铜钴矿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并对原矿直接浸出、浮选先硫后氧-氧化粗精矿不精选入浸、浮选先硫后氧-氧化粗精矿精选入浸三种工艺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结果表明:浮选先硫后氧-氧化粗精矿不精选入浸工艺的铜、钴选冶综合回收率最高,分别为73.28%和62.34%,浮选先硫后氧-氧化粗精矿精选入浸工艺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好。此外,浮选尾矿通过磁选作业可使钴的选矿总回收率增加7.15%。  相似文献   

11.
甘肃某氧化型金矿石金含量为2.25 g/t,伴生银可综合回收。金主要以独立金矿物形式存在,大部分被载金脉石矿物石英所包裹,少部分以微细粒的形式嵌布在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矿物的裂隙中。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对其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3.00%条件下,经1粗1精2扫浮选、浮选尾矿重选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金品位74.2 g/t、回收率91.28%的混合金精矿。混合金精矿经石灰预处理后,经氰化钠浸出,获得了金浸出率为96.52%、金总回收率为88.10%的指标。试验结果对同类型金矿石的选矿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某含砷金精矿中金矿物嵌布粒度较细,金主要以硫化物(黄铁矿、毒砂)包裹金形式存在。采用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工艺,研究了一段焙烧、两段焙烧和添加剂焙烧对氰化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一段、两段焙烧方式,金浸出率均未达到90%,银浸出率低于50%;添加剂焙烧效果显著,在焙烧温度650℃、时间1.0 h、添加剂用量NaXY 100 kg/t+YC-1 20 kg/t的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93.56%,银浸出率达62.45%。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含碳超显微包裹体难浸金矿石,分别开展了常规氰化浸出探索试验、优先浮碳再细磨浮金探索试验、细磨焙烧预处理再氰化提金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氰化时金的浸出率仅为14.01%,即使进行脱碳处理后,金浮选的回收率也仅达到51.82%。该类型矿石若要解决受含碳和包裹金影响的问题,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进行焙烧预处理。矿石经细磨后,采用“焙烧-水洗-碱浸-氰化”的工艺流程,金的浸出率可达87.57%,从而使金得到了较好的回收。  相似文献   

14.
含砷金矿通常为难浸提金矿,因而选用经济、环保、有效的除砷预处理方法成为提高金回收提取效率的关键。综述了目前砷金矿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植物提取及砷转化的研究现状,结合超积累植物蜈蚣草在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在砷金矿区种植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来提取去除砷的设想,分析表明,植物预处理方法对于含砷较高的原矿、精矿,以及品位较低的含砷尾矿中的金回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某难浸浮选金精矿碱式预处理-氰化提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浮选金品位65.20g/t,含砷15.40%、硫25.64%。84%以上金被黄铁矿、毒砂和脉石包裹,为难浸金精矿。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碱式预处理。再接氰化和炭吸附提金。结果表明。在NaCN用量6.5kg/t和炭浆浓度17.5g/L。炭浸24h条件下,金浸出率达93.42%。金吸附回收率达99.67%。  相似文献   

16.
甘肃某金矿为低品位氧化矿石,金矿物为自然金,自然金颗粒以微细粒为主,且有37.04%以包裹金形式赋存。在矿石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常规浮选、重选、全泥氰化三种工艺流程对比,最终确定用全泥氰化工艺回收金。通过全泥氰化指标各影响因素的优化探讨试验,得出了最佳选别条件:磨矿细度-200目占85%、保护碱石灰用量为2000g/t、PH=10-11、氰化钠用量800g/t、浸出时间4h、矿浆浓度40%、底炭密度15g/L、吸附时间8h。在此条件下,进行氰化炭浸综合条件平行试验,可获得金浸出率93.15%、金吸附率99.45%、金总回收率92.63%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微细浸染金矿碱性热压预处理-硫代硫酸钠浸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碱性热压预处理-硫代硫酸盐浸出含碳质微细粒浸染型极难选原生金矿, 分别进行了原矿浸金、热压预处理以及氧化产物浸金试验, 考查了各因素对预处理脱碳、脱硫以及浸金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磨矿细度-0.025 mm粒级占82%, 预处理温度160 ℃、预处理时间2 h、助氧剂TW用量300 g/t、氧压1.6 MPa、pH=12的碱性热压氧化条件下以及硫代硫酸钠用量0.12 mol/L、硫酸铵用量0.075 mol/L、硫酸铜用量0.02 mol/L、pH=9、浸出时间4 h、矿浆液固比3∶1的浸出条件下, 获得了金浸出率88.76%。通过对预处理反应热力学计算, 以及绘制160 ℃下Fe-S-H2O体系Eh-pH图, 对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胡瑞彪  梁晓  王星 《现代矿业》2018,34(2):90-93
某高硫高砷含碳金矿石金品位为4.21 g/t,含砷0.82%、含碳0.85%,呈细粒、微细粒嵌布。硫化物包裹金和裸露金占总金的98.31%,金多分布于黄铁矿与石英、绢云母等脉石矿物连生体中。为回收利用矿石中的金,分别进行直接氰化浸出、预处理-氰化浸出、浮选-预处理-氰化浸出试验。结果表明,直接氰化浸出、预处理-氰化浸出金回收指标均较差;原矿经一段磨矿(-0.074 mm 90%)-1粗3精2扫浮选-二段磨矿(-0.038 mm 93%)-1粗3精2扫闭路浮选-尾矿预处理-氰化浸出选别,浮选可获得金品位23.36 g/t、含银96.00 g/t的金精矿,金精矿回收率为6722%,金浸出率23.36%,金总回收率达90.58%,指标较好,可作为该金矿石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9.
青海某含砷金精矿焙烧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某金矿石为难处理含砷硫化金矿石,其浮选精矿直接氰化浸出的金浸出率只有41%左右。为此,对该浮选金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焙烧段数、焙烧温度对焙烧效果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保护碱种类及用量、矿浆液固比、浸出时间对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使浮选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了90.54%。  相似文献   

20.
某氧化型金矿石氰化浸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氧化型金矿石金含量高达7.76 g/t,但浮选工艺回收效果极不理想。采用分段浸出工艺对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浸出时间等重要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还对影响金浸出的铜离子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浸前氨水预处理有利于削弱铜对金浸出的负面影响,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了90.11%,达到了工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