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小群 《电子技术》2009,36(8):59-61
空时编码技术是抗信道衰落和提高系统容量的一种最新编码方法,介绍了分层空时码、空时格型码和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空时格型码的设计准则,最后分析了空时编码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
空时编码技术是抗信道衰落和提高系统容量的一种最新编码方法,本文介绍了分层空时码、空时格型码和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原理,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并给出了空时格码的设计准则,最后分析了空时编码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MIMO系统模型和空时编码设计的3个准则,根据这些准则,将网格编码调制与空时块码结合, 提出了网格编码调制空时(TCMST)块码。给出了TCMST块码的网格球解码算法,并对TCMST块码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其他空时块码做了比较,证实了TCMST块码的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王欣  魏急波  李颖 《通信学报》2009,30(4):100-105
对于一个系统化设计的空频码而言,成对错误概率的分析是导出相应编码准则的关键.常用的Chernoff域方法只能提供一个比较松的上界,并不能有效体现空频码设计的一些特点.提出了一种宅频码设计的新思路,通过将多径信道下的空频码传输转化为平衰落信道下的空时码传输,从而利用空时码设计中的性能分析有效地导出了空频码设计的相应准则,在获取宽带系统频率分集的基础上优化了编码增益,提出了码设计的一些特点.该分析方法比现有的方法更加具有一般性,也更直观.还提出了一种空频码字的快速检测算法,它利用格形译码的方法大大简化了检测过程,比最大似然检测具有更小的复杂度,有利于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无线通信中的空时编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时编码是最近提出的使用多个天线应用于瑞利衰落信道的编码技术。结合分集技术对空时编码进行了综述,包括系统模型、编译码方法、设计准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空时编码与外码的级联。  相似文献   

6.
无线光MIMO技术结合了天线发射分集、接收分集与信道编码分集,可以显著提高信道容量。介绍了笔者在分层空时编码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分析了误码率特性与发射/接收天线数目、检测算法之间的关系,比较了水平分层空时码、螺旋分层空时码、对角分层空时码和垂直分层空时码不同的编码方案,以及不同检测算法对不同的湍流强度的抑制作用。经分析得出:三种分层空时编码性能最好的是对角分层空时编码,其次是螺旋分层空时编码,最后是水平分层空时编码。  相似文献   

7.
李昊 《电信快报》2005,(12):21-23
介绍了空时信道模型,表述了空时网格码的设计准则,构造了最佳空时网格编码M-PSK方案,该方案适用于慢衰落和快衰落信道的各种发射天线数和频谱利用率;最后给出了空时网格码的译码方法。  相似文献   

8.
MIMO系统中线性弥散空时码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骐 《电讯技术》2007,47(3):141-144
MIMO系统的大部分空时编码方法在设计时单一强调对传输分集性能或传输复用性能的提高,为了联合提高分集性能和复用性能,在LDC编码基础上提出了线性正交弥散空时码(OLDC),LDC编码的优化中利用遗传算法来构造OLDC的空时正交调制基矩阵.优化的编码方法设计简单,便于调制解调.仿真结果表明,OLDC码比传统的LDC编码在误码性能、分集性能、复用性能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柯熙政  谌娟  陈丹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42(10):2765-2771
级联编码是一种提高系统纠错能力以逼近香农限的高效编码方式。当信道编码与空时编码结合使用时性能会大大提升,因此级联空时码研究成为空时编码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笔者介绍了RS 码、LDPC 码与空时码的级联方案,以及在不同大气湍流条件下的误码率特性,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级联空时码可以极大地改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抑制大气湍流效应,有利于获得编码增益,进一步改善系统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空时编码技术是抗信道衰落和提高系统容量的一种最新编码方法,这里简介了三种典型空时码:分层空时码、空时格型码和空时分组码,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分析了下一代通信中空时编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DAB信道编码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通信技术》2007,40(11):41-42,135
数字音频广播(DAB)具有节约频率资源、提供优质多媒体广播服务和能够移动接收的突出优点。由于DAB系统设计复杂,使得目前DAB接收机开发迟缓.为进一步改善DAB信号在无线信道传输中的衰落和干扰性能,研究了DAB信道编码算法,用软件实ETI数据流的实时信道编码,并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网络编码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鲁棒性,因此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研究无线网络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址信道中一种联合网络编码和信道编码的设计方案。该设计利用LDPC码和网络编码的线性特性以及软输入软输出模块设计,不仅减少了编译码的复杂度,而且在高的信噪比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不仅容易实现,而且性能接近网络信道容量的上限,相比传统的设计技术至少能够提高1.6倍的增益。  相似文献   

13.
噪声信道中基于进化算法的矢量量化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进化算法的信道最优矢量量化器(COVQ)设计算法。该算法在给定信道状态模型和存在信道噪声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矢量量化器的性能,实现了信道最优矢量量化器的设计。与目前常用的码书设计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获得比传统算法更高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DVB-S标准,并采用ALTERA公司的EP1S25 FPGA芯片用Verilog语言针对信道编码部分的特点用特别的结构思路进行设计,对整个部分进行仿真和分析,其性能满足DVB-S标准的输出要求,对以后DVB-S发端ASIC芯片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瑜  朱光喜 《信息通信》2006,19(1):8-11,27
本文对Turbo码技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了系统地阐述.Turbo码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前向纠错的信道编码技术.目前Turbo码已发展成为信道编码中最重要的支撑技术文中简介了Turbo码的编解码的基本原理、改进的模型和算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卫星信道编码技术及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中首先对卫星通信的信道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广泛采用的卫星信道编码技术进行了描述和评价,重点讨论并分析了Turbo码、LDPC码、编码调制技术,串行级联编码和喷泉编码等新型信道编码技术的实现原理及性能,列举了各种新型信道编码技术在卫星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及主要优点、不足.最后,展望了卫星信道编码技术的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计算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道容量对实际通信系统的信道编译码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从Shannon信息论出发,介绍了平稳无记忆连续信道与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容量的定义。接着利用互信息与微分熵的相互关系,推导了几种常用的不同调制方式下高斯信道的容量,并给出了相应的信道容量闭合计算表达式。通过将电力卫星通信信道模拟为高斯信道,对采用无速率信道编码联合不同调制方式的卫星通信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通过推导得到的闭合表达式计算信道容量,能对实际卫星通信的编码速率、译码启动条件的确定起到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单个符号组成的信源,该文提出了一种在Shannon编码中嵌入信道编码的编码方法,在[0,2)区间内选择最小汉明距离为dmin的一系列码字。在有信道误差的情况下,译码器运用码字间的最小汉明距离和码字与符号的对应关系以及信源的统计特性,恢复出原始的符号序列,而不用采用已知的信道编码技术。dmin提供了译码器所需的纠错能力。一般适用于带宽有限、误码率较高的二进制对称信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LMDS(LocalMultipointDistributionService)系统结构及系统的信道模型和前向纠错(FEC—ForwardErrorCorrection)机制。易受环境影响的LMDS系统信道特性决定了需要采用纠错能力强的纠错编码方法,在IEEE802.16工作组草案建议的MSUI(ModifiedStanfordUniversityIn-terim)信道模型下,分析了LMDS系统前向纠错采用Turbo码时的译码性能并仿真比较了RS(Reed-Solomon)码和Turbo码的误码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Turbo码译码方法的性能。从仿真结果来看,Turbo码能够明显提高LMDS系统的前向纠错性能,可以应用到实际LMDS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20.
Arani  F.  He  W.  Honary  B.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1998,6(3):289-293
A novel speech transmission technique over noisy channel condition based on combined ARS and channel coding schemes is described. The proposed scheme is suitable for time varying channels with some form of ARQ facilities. It is shown that under an AWGN channel condition, up to 3.8 dB gain relative to a conventional 32 kbits/s transmission can be provided using the combined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