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东阳钨矿床位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矿体受背斜构造及其派生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近东西向的背斜褶皱构造和北北东向横张节理交汇处是富钨石英脉带的有利地段,矿体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与白云质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矿石类型主要为云英型钨矿体、石英细脉带型及残坡积砂型,初步研究表明,沿富钨石英脉带、云英型钨矿体倾向向深部勘查,有望发现位于隐伏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型钨矿。  相似文献   

2.
西藏堆龙日阿窄铅锌矿区主要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及矽卡岩中,受近东西向构造接触带控制。通过对矿体特征和赋存规律的研究,初步认为矿床受构造、地层、岩性、侵入岩控制为主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接触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式背斜东缘遵化穹褶束西段。区内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充填交代于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形成。矿床成因类型为沿构造破碎带后期充填石英脉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4.
石雷钨锡矿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崇义—大余—上犹矿化集中区西华山—扬眉寺矿带,是漂塘矿田组成部分,属外接触带型石英脉型矿床,产细脉带和单脉矿体;成矿围岩以寒武系砂板岩和石英闪长岩,成矿定位和矿化富集受隐伏岩体凸起部位控制。矿床由北、中、东、南四个近东西走向矿带组成,含矿石英脉受近东向裂隙控制,平面上呈疏密相间的侧幕状分布,垂向上脉带呈上宽下窄的"楔形"产出,具"五层楼"结构分带特征。矿区南带勘查程度相对较低找矿潜力较大,北带、东带仍有找矿空间,中带围岩石英闪长岩有浸染型钨矿化线索。  相似文献   

5.
瑶岭-石人嶂钨成矿区属于华南钨矿成矿带,包括瑶岭、石人嶂和梅子窝三个矿床。这几个矿床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华南地区钨成矿动力背景一致。该区域主要在加里东期挤压作用下形成复式背斜和断裂构造雏形,在印支-燕山期构造作用下再次活动。构造作用在矿区地表形成4组主要断裂。在燕山后期-喜山期构造运动时,有6期改造和破坏矿脉作用存在,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是矿脉充填的主要断裂,北东向的剪切作用是破坏矿脉的主要断裂。由于岩浆作用持续时间长,多次侵位,成矿流体分异充分,在构造裂隙中形成石英脉型黑钨矿,成矿流体在围岩孔隙中扩散形成浸染状白钨矿化,在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白钨矿化。  相似文献   

6.
魏永满 《甘肃冶金》2009,31(5):86-90
龙洞湾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处于昆仑秦岭褶皱区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海西地槽褶皱带中部。属秦岭东西向构造体系与武都弧形构造东翼的复合部位,即西成矿田东部,吴家山背斜的北翼,厂坝、李家沟两大型铅锌矿床的北西延长部位。大地构造位置极为特殊,具有良好的成矿环境及成矿条件。文章通过对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的阐述及矿床成因的浅要分析,认为变质热液充填交代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断裂构造是控矿、容矿的主要因素。矿床严格受接触带、岩石组合、角岩化带、北西向、近东西向张扭性断裂的控制,具有多成矿物质来源,多期次成矿等特点,指出矿床类型属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变质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黄启富 《黄金》2016,(2):26-29
以地南金矿床位于力士山—新堡复背斜及其2条区域性大断裂之间。矿体受近NS向断层破碎带控制,呈板脉状、透镜状,主要赋存于德乌鲁岩体内接触带,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岩浆后期热液矿床。容矿围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和辉锑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文章着重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成矿控制因素,对该区域或类似地区金矿找矿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审章塘钨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为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拟以对审章塘钨多金属矿矿床成因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围岩蚀变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矿区找矿方向及找矿标记。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振华  张冬亮  韦晓光  熊涛 《黄金》2004,25(3):15-18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矿体赋存于华熊地块元古宙熊耳群火山岩中,矿化受控于近东西向的马超营断裂,矿体赋存于NE向含矿断裂带内。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其成矿作用受元古宙熊耳群火山岩、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作用、马超营断裂特列是由其派生的、低序次的、北东向断裂构造综合控制,矿床属与重熔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成因。  相似文献   

10.
镇安西部钨矿集区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代碳酸盐岩,岩浆岩主要为胭脂坝、懒板凳和四海坪花岗岩体。区内断裂发育,为钨矿成矿提供了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近EW走向断裂破碎带内出现了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化,此外NE-NNE走向的石英脉型钨矿化同样发育,二者共同构成了本区的主要钨钼矿化类型。通过对矿集区棋盘沟和核桃坪等典型钨矿床进行野外调查及室内研究,取得以下认识:(1)矿集区内控矿构造为近EW向与NE-NNE向2组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2)根据该区构造背景,矿集区内NE-NNE构造裂隙是晚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形成的,近EW向构造裂隙则主要是印支期构造活动形成的,相对于燕山期钨钼成矿期近EW向断裂为成矿前构造,而NE-NNE向断裂裂隙属于成矿期构造;(3)矿集区内钨矿化类型以热液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为主,其中石英脉型主要受NE-NNE向断裂及节理裂隙控制,矽卡岩型主要受近EW向断裂破碎带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铁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在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和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往往形成含铁-锌矿层及锰矿层的矽卡岩带,铁-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和透镜体状分布于矽卡岩带中。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不仅为铁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而且还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动力。区域性NE向查干敖包-东乌旗深大断裂控制着本区岩体和多金属矿床的产出,朝不楞倒转背斜和NE向逆断层则控制铁多金属矿体的产出。矿区及外围的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与多期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体接触带及围岩裂隙密集带,是寻找铁多金属矿的主攻区域。  相似文献   

12.
矿化富集对提高矿床经济价值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江西某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矿床成矿和矿化富集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主要有含矿层位、构造、岩浆作用和次生富集作用。因此,推测在工业矿体下部、南北向背斜横跨迭加于断裂破碎带之上、上部已存在产状稳定且厚大的工业矿体等部位有富铜矿体存在,为探找富铜矿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秦岭丁(家山)—马(家沟)金汞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部位,镇安—板岩镇深大断裂南侧,该矿带金汞锑成矿条件有利,分布有龙山、丘岭、腰俭等大中型金矿床和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等中小型汞锑矿点。丁—马金汞锑矿带金汞锑矿化是同一空间(构造地质背景)下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演化结果,显示出成矿继承性和阶段性的演化特点,是一个成矿组合演化系列,在时空分布上有明显规律性;背斜轴部及两翼受强烈的挤压作用发育密集裂隙、节理及近EW向挤压破碎带(剪切带),这些地段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直接控制着区内内生金属矿产的空间分布,NE向断裂为本区主要控矿构造。根据已有资料和找矿实践,通过进一步探讨丁—马金汞锑矿带成矿规律,分析找矿前景,以期对该矿带内进一步勘查找矿提供有益参考。研究认为,该矿带成矿条件较好,在古楼山、郭家山和杨家岭等尚未开展系统勘查的地区,以及汞锑老矿区的纵深、侧翼和已知矿体深部,找矿潜力均较大。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金窝子—210金矿床位于准噶尔地块与塔里木板块接壤部位的红柳河裂陷槽内。区内主要出露含金背景值较高的下二叠统哲斯群凝灰质砾岩、砂岩和碳泥质页岩等碎屑沉积岩系;构造以近NE向为主,其次为近SN、NW向逆冲断裂体系及呈NE向延伸的叠瓦式背斜和向斜;岩浆岩主要有金窝子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体,呈规模较大的岩基侵位于金窝子背斜核部。矿床类型均为石英脉型,由多条细脉和网脉构成呈透镜状和扁豆体状延伸的脉群。区内第四系覆盖较厚,利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测量定位隐伏矿(化)体效果较好,对圈定的地表异常带进行了工程验证,在深部见到对应蚀变体和石英脉。该区总的找矿方向为以寻找金窝子、210金矿体赋存刚性地垒体系及金南、零南向斜两翼构造部位及深部定位与210特征相似的隐伏矿体及其沿走向、倾向延伸部位。  相似文献   

15.
沂沭断裂带内金矿化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沂水-汤头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主要控矿含矿构造,与鲁西地区和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古生界碳酸盐岩建造有关的矽卡岩型、浅成热液型金矿床有明显区别。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区及其边界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附近是金成矿的有利位置,开展找矿勘查工作十分必要。对矿区龙泉站矿段主要是控制矿带走向长度、深部延深和查明相对远离主断裂的2条矿带赋矿情况。南小尧、牛家小河金矿床以及龙泉站-司家官庄金矿床的形成说明沂沭断裂带内也具有形成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冯世军 《山西冶金》2007,30(1):24-26
通过介绍篦子沟铜矿体的分布特征,论证其为倾伏倒转背斜控矿,进而推断该倒转背斜南端属第三矿带,在背斜轴部成矿。  相似文献   

17.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岷礼盆地西部大型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寨上金矿赋存在国营牛场背斜及斜切背斜的断裂中,赋矿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和下二叠统。南矿带矿脉主要受断裂控制,北矿带矿脉主要受层间剪切破碎带控制。矿(化)体沿砂岩、砂质板岩与碳质板岩的接触界面发育。矿区内发育少量石英闪长玢岩脉,且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早侏罗世(220~170 Ma)、早白垩世(130~100 Ma)和早第三纪(60 Ma)3个地质时期,在喜山中晚期,可能叠加了新一期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寨上金矿的形成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浅源和深源成矿物质丰富,其次是物质迁移具有强动力来源,再次是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及容矿空间充裕是成矿的重要保证。因此,寨上金矿的形成是诸多成矿要素在相对局限的有利成矿构造域内,经过多期次叠加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甘肃寨上金矿床的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寨上金矿区主要出露中泥盆统和下二叠统,中泥盆统分为4个岩性段,下二叠统分为2个岩性段,北矿带分布于背斜北翼下二叠统第一岩性段中,南矿带分布于核部中泥盆统第一岩性段中。地层岩性差异控制矿脉的形成和分布,矿脉产于软硬岩性接触界面且靠近软性一侧地层中,其产状与围岩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矿区构造由背斜、主干断裂和容矿断裂3部分组成。扎麻树背斜具有北薄南厚、北缓南陡、北翼正常南翼倒转的特点,走向NW,向西转折为近EW向,呈反"S"形。主干断裂和容矿断裂受控于背斜,伴随背斜的二次变形而成。矿脉夹持于主干断裂之间,分布于背斜南北两侧转折应力集中部位,受地层、背斜和断裂三者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寨上金矿床以F5断裂为界,可分为南、北2个矿带,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北矿带位于背斜北翼下二叠统十里墩组地层中,南矿带产于背斜核部中泥盆统安家岔组、上泥盆统大草滩组地层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矿床总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低压力和较浅的成矿深度,南矿带相对于北矿带成矿温度、流体盐度、密度要高,成矿压力以及成矿深度要大。南北矿带可能为一个统一的热液成矿系统,浅部表现为类似于北矿带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化,深部表现为类似于南矿带的脉状富金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20.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是西秦岭地区代表性的金矿床之一,其矿床成因和类型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对阳山金矿床矿体产出特征、矿区构造、控矿构造与控岩构造的关系及矿床H、O、S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上下盘及其富集的断层破碎带中,二者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受背斜转折端虚脱构造和褶皱翼部层间断层的控制,受控于同一构造系统;主成矿期石英成矿主阶段流体δ18OV-SMOW变化范围为8.75‰~10.12‰、δDV-SMOW变化范围为-82.4‰~-74.1‰,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毒砂、辉锑矿δ34S变化范围为-6.3‰~0.9‰,显示深源硫的特征;花岗斑岩中锆石LA-ICP-MS U-Pb测年年龄为214.8 Ma±6.4 Ma。综合研究认为,阳山金矿床为印支末期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