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声空化场下纳米颗粒对沸腾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以添加有纳米颗粒的丙桐溶液为工质,首次通过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声空化场方向及强度,液体过冷度,纳米材料浓度和光照射等对水平圆管沸腾传热的影响,对其进行了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多孔表面新型复杂结构优化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R11在烧结多孔表面开槽时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与普通槽道和双空隙层多孔表面相比,沸腾换热增强,沸腾表现为液体灌注、槽道起泡、底部蒸干三个区,对特定的多孔层,开槽可获得更好的换热效果。带槽道的多孔表面实验件与均匀多孔表面相比,在相同壁面过热度(θ)条件下,热流密度(q)提高2-10倍,临界热流密度提高2-4倍。  相似文献   

3.
含内热源可燃性多孔介质中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粉、弹药等含内热源的可燃性多孔介质传热过程在自然界和工程中广泛存在。文中分析了可燃多孔介质的热传递机理,建立了相应的导热计算模型,给出了典型物种在内热源作用下的内部温度场。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当前全世界普遍重视节省能源,降低产品能耗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构成节能对象的机器设备中,有众多的热交换器,因此,研究提高现有传热设备的性能和探求新的强化方法,对于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饱和多孔介质内流体流动、流体和固体传热为研究对象,考虑流体密度随温度变化和局部热平衡,引入Brinkman-Forchheimer的扩展Darcy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固体随机堆积饱和多孔介质自然对流数值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计算。利用自主研制的两侧恒温差立方体多孔介质实验台,对所建数值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综合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多孔介质方腔内最大流速随温差和瑞利数Ra增大而增大,且最大流速出现在高温壁面和低温壁面附近;随着Ra增大,温度等值线由近似平行于高低温壁面变为近似垂直于高低温壁面;高温壁面上Nu从上至下呈线性增加趋势;高温壁面Nu随Ra增大而增大,当Ra<102时,Nu维持在12以内;当102106,Nu增加速率很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五种尺寸的窄空间试验元件分别以水和乙醇做工质进行实验。研究了窄空间间距、窄空间尺寸、不同工质及不同热流密度对窄空间沸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窄空间尺寸与热流通等因素组合恰当时。其换热系数可比大空间池沸腾提高3~6倍;临界热流密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强润湿性液体的池沸腾传热实验而言,本文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验程序,并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了R113池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具体研究了表现老化和液体过冷度对池沸腾传热曲线及起沸点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到了三个反常现象,最后,从强润湿性液体的沸腾传热机理的角度对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采用圆管中心层流充分发展段中心流等截面分层填充金属多孔介质以实现强化传热,建立了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并着重分析了三种新型强化传热管的速度、温度分布及传热综合性能.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填充金属多孔介质后,管中心流体温度更均匀,壁面附近流体的温度梯度更大,圆管中心流体速度分布趋于平坦,壁面附近流体速度梯度增大,壁面与流体间的换热显著增强;对三种强化传热管,在两区域内填充孔隙率相同的多孔介质,可望得到较高的综合性能指标值.  相似文献   

9.
以烃类物质(丙烷和正戊烷)作为工质,进行了紧凑式换热器中带有加工配置表面的管式换热元件池沸腾实验研究。其中,单管实验温度工况为253K ̄293K(饱和工质)。实验中所采用的换热元件为重入式结构加工配置表面的强化传热管和光管以及低助管。针对由45根光管或带有加工配置表面的管子所构成的叉排管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质为丙烷和正戊烷,实验温度分别为两种工质在263K和308K之间的饱和和温度。并将所得实  相似文献   

10.
将非饱和多孔介质应用于建筑节能,使低品位,低密度的太阳能通过工质的相变得以利用,对实现建筑物的采暖具有应用价值。通过对非饱和多孔材料内的二维流场,温度场以及蒸发量场的数值计算,分析了两端开口的圆柱环型多孔腔内非饱和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了流体雷利数及边界条件的变化对多孔床热质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孔介质填塞是传热强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单分散(普通)多孔介质相比,双分散多孔介质含有多孔骨架相和裂纹相,流体充满裂纹相(大孔隙)和多孔骨架相内小孔隙,因此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基于双速度-双温度模型,分析了恒热流边界条件下双分散多孔介质圆管通道的强迫对流传热,并推导了两相的无量纲温度以及Nu的解析解。参数分析表明,多孔骨架发热会在通道壁-双分散多孔介质交界面上出现热流(温度梯度)分岔现象,并从数学和传热学角度阐释了其发生机理。在骨架吸热情形下,单分散和双分散多孔介质通道的Nu均呈现不连续特征,而对于双分散多孔介质通道,当有效导热系数比较大时,这种不连续特征仅出现在骨架生热情形。并且分析了Nu的渐近行为。  相似文献   

12.
“球囊夹紧法”取出锁骨下动脉支架推送杆断裂残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平光滑管和微肋管,基于FLUENT平台对制冷剂管内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质量流量、热流密度及干度等因素对制冷剂R245fa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沸腾换热系数随着制冷剂质量流速与热流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干度的增加,换热系数先增加再降低,并在x=0.7时达到极大值;相比光滑管,微肋管内制冷剂的沸腾传热系数能提高10%~25%。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多孔铜微通道散热技术采用多孔铜微通道结构,增加热沉与冷却工质的接触面积,提高热沉的散热性能。利用单室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工艺,通过控制冷却速度、过热度、气压等工艺参数,从而制备优质的多孔铜材料。根据多孔铜微通道热沉散热原理,搭建散热性能测试平台,研究冷却工质流量、多孔铜材料的孔径和孔隙率、入口截面斜率角对多孔铜微通道热沉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冷却工质流量有利于提高多孔铜微通道热沉的散热性能;在恒定体积流量下,减小孔径有利于提高多孔铜微通道热沉的散热性能;当多孔铜孔隙率为30.8%时,多孔铜微通道热沉散热性能最佳;入口截面斜率角对多孔铜微通道热沉散热性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For the cement clinker, a macroporous unconsolidated porous medium, seepage heat transfer theory can more accurately reveal its internal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macropor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ment clinker accumulation body, the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rrounding air, such as viscosity, density, and so on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cooling process of the cement clink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real gas state equation into the unsteady state seepage equation, and improves the universal local thermal non‐equilibrium energy equation, and finally builds a seepage heat exchanger model of the cement clinker accumulation body macroporous porous medium. Using the COTDMA algorithm, this article obtains the unsteady state change progress of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clinker,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orosity size on the cooling proces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 Heat Trans Asian Res 43(2): 113‐123, 2014; Published online 01 July 2013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 wileyonlinelibrary.com/journal/htj ). DOI 10.1002/htj.21066  相似文献   

15.
水泵空化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泵空化现象较难解决的问题,在水泵试验台上进行定转速定流量的空化模拟试验,利用已设计好的监测系统对水泵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实时采集和分析处理,并分析了水泵在空化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波形频谱特征和声发射信号参数特征,获得了水泵有效汽蚀余量与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特征与水泵空化状态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可利用此种关系判断水泵空化故障的发生,为运用声发射技术监测水泵空化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隆瑞  马雷  刘伟 《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1):205-208
以水为流动介质,在微通道内添加堆叠金属丝网多孔介质,采用局部非热平衡假设和双能量方程模型,分析了内插不同目数金属丝网的微通道在层流状况下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微通道热沉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微通道内插入多孔介质能显著提高热沉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加热面平均温度,但阻力增加较大,且当插入的金属丝网目数为100目时,微通道热沉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大,与填充其他目数金属丝网相比阻力增加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用改进的Nusselt—Rohsenow方法分析了水平螺旋管外的层流膜状冷凝换热。考虑了粘性和重力的影响以及离心力对液膜流动和换热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了较通用的无量纲冷凝方程,并导出适合于其它几何形状换热元件的冷凝换热方程。经数值计算得到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局部Nusselt数(Nu)和平均Nusselt数(?)。理论结果得到了实验数据的验证,并推荐了实用的传热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修正的膜模型与Nusselt凝结理论结合的方法,对含湿混合气体自上而下横掠水平管外时的对流冷凝换热机理进行研究,建立了液膜流动和传热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分析了雷诺数、壁面温度及水蒸汽浓度等因素对混合气体冷凝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水管外壁液膜厚度分布很大程度上受气体边界层对液膜剪切力的影响。而局部努谢尔数不同于纯蒸气的的冷凝换热,它受气相热阻的影响很大,其分布状况类似于单相气体管外的对流换热。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塔式太阳能多孔介质吸热器的传热传质特性,建立吸热器稳态传热模型,选择适合多孔介质太阳能吸热器的体积对流换热系数模型,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并分别分析孔隙密度、孔隙率和入口空气速度对温度场的影响。文中技术可以为同类型太阳能吸热器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