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潘长伟 《广州化工》2013,(21):16-18
对不同氧化物氧化硫代硫酸盐的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卤氧化合物和双氧水氧化硫代硫酸盐动力学现象和机理研究,硫代硫酸盐氧化反应能出现一系列振荡、双稳态和时空斑图等非线性动力学现象,而这些反应过程中硫元素价态变化的追踪是反应体系动力学机理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分别测定污水中硫化物,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而且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双氧水氧化硫代硫胺反应的机理,建立了描述氢离子浓度和双氧水浓度变化的氧化动力学方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表明,该反应是酸的自动催化反应,氢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可以加速反应进程,由此为实际工业生产中氧化前的加酸工序提供了原理性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光谱对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硫代硫酸盐-氨水-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盐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中,无论金是否浸出,硫代硫酸盐浓度呈下降趋势,有金浸出时硫代硫酸盐浓度下降较慢;在硫代硫酸盐-氨水-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硫代硫酸盐浓度下降较快,其终浓度较硫代硫酸盐-EDTA-铜离子浸金体系中的终浓度要低。  相似文献   

5.
0 前言在烟气湿法脱硫中,亚硫酸盐的氧化是个重要的副反应.用石灰或石灰石浆液洗涤时,CaSO_4·2H_2O在洗涤器及除雾器上的积垢成为一严重问题。硫代硫酸盐(S_2O_3~=)作为浆液洗涤系统的抗氧化剂通过实验已被确认有效。它可降低石膏的饱和度,从而减少水垢、提高亚硫酸钙的脱水性能,当掺有氧化镁时还可提高SO_2的脱除率,减缓有机酸添加剂的降解(degradation)作用。  相似文献   

6.
硫代硫酸盐镀银槽发黑故障的排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坚 《电镀与精饰》1995,17(3):30-31
1 引言 硫代硫酸盐镀银是无氰镀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工艺之一。它在我厂的应用已有10多年的历史。实践表明:(1)镀液的深镀能力和分散能力较好;(2)镀层结晶细致,经镀后处理能制取洁白光亮夺目的镀层;(3)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良好。但是,镀液稳定性较差,易变黑,严重时,无法施镀。10多年来,在稳定槽液,排除故障方面,笔者曾参加过技术质量攻关,取得了一定的实践体会,现归纳如后。  相似文献   

7.
某浮选金精矿采用常规氰化浸出工艺提金,产生大量氰化尾渣,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由于铜、铁、锌等伴生矿物大量消耗氰化钠,药剂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为解决氰渣问题和氰化钠消耗过高的问题,试验探究了此矿在铜氨体系下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可行性.先后采用硫代硫酸盐直接浸出工艺、氨浸和碱浸预处理-硫代硫酸盐浸出工艺,开展了探究试...  相似文献   

8.
硫代硫酸盐无氰脉冲镀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无氰镀银工艺进行了优选,找到一种无氰光亮镀银添加剂的配方,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得出最佳脉冲参数为:脉宽1ms,占空比为10%,电流密度为0.6A/dm^2。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得到的银镀层镜面光亮,与直流镀银相比,抗变色性和耐蚀性均显著提高,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9.
通常采用化学镀技术制备厚的金镀层,其镀液中必须含有主盐和还原剂,此外还添加一些如络合剂、pH调节剂和稳定剂等。这里介绍的硫代硫酸盐化学镀金溶液却不含还原剂,它的组成如下:硫代硫酸金三钠0.5~5 g/L;硫代硫酸钠10~60 g/L;苯亚磺酸2~25 g/L;草酸1~15 g/L;磷酸二氢钾5~25g/L  相似文献   

10.
针对SRAO工艺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工艺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对含硫酸盐和氨氮废水来源及水质特征和SRAO工艺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讨论了pH和温度、溶解氧、底物浓度、反应器和接种污泥、碳源以及回流比和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运行条件对SRAO工艺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了SRAO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和阻碍。展望了未来SRAO工艺在废水处理中值得研究的方向及调控策略,为其在氮硫废水处理的稳定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The intrinsic kinetics parameters for the oxidation of the carbonaceous residue in retorted oil shale have been determined from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under linearly increasing temperature. Various different mathematical procedure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kinetics of this reac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an overall first-order expression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unreacted carbonaceous residue with an activation energy of 91 kJ/mol. In comparison to the isothermal method, the nonisothermal technique is shown to be quite convenient and require fewer experimental run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ntrinsic kinetics.  相似文献   

12.
加压下硫化钙氧化反应动力学和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加压下研究了硫化钙在730~970 ℃的氧化行为及动力学和模型,结果表明:硫酸钙是硫化钙氧化的惟一产物,增大压力或提高温度均能使硫化钙的转化率增加,加压下可抑制硫化钙和硫酸钙的固固反应,动力学和模型分析表明硫化钙的氧化基本上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3.
含乙醇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等温平推流反应器中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反应(SCWO),反应温度475~550 ℃、压力22~30 MPa、停留时间0.6~63.7 s、氧气与乙醇摩尔浓度比4.56~9.09.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反应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随停留时间增大、温度升高,乙醇去除率增大,压力和氧气浓度变化对过程无显著影响.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乙醇SCWO动力学,乙醇和氧气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0,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差基本在10%以内.超临界条件下分别以过氧化氢和氧气为氧化剂时乙醇的氧化反应无明显差别,亚临界条件下过氧化氢氧化速率大于氧气.基于对此现象的分析,作者推测:无论以过氧化氢或氧气作为氧化剂,在超临界水中,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一系列自由基反应迅速达到平衡,且各物种的平衡分布与初始分布无关,体系的主要氧化过程在平衡分布下进行.  相似文献   

14.
碳化硅粉体的氧化动力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颗粒碳化硅在温度范围 145 7- 1675K下的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采用沉降曲线法获得的粒度数据遵循对数统计分布 ;从等温样品增重测量得到的相对重量比的数据与使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最佳速度常数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在间歇搅拌釜中,为提高反应速率,探索工厂氧化反应器的操作条件,进行空气流量,釜压及催化剂浓度的正交试验,并进行对二甲苯(PX)和对甲基苯甲酸甲酯(PTE)合并氧化的动力学研究,所得数据关联成PX氧化5个组分的简化速度方程。研究表明,传质影响在氧化反应中是明显的,为提高生产能力,必须改善氧化反应的传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
硫磷混酸分解磷矿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涂敏瑞  周进 《化学工程》1995,23(1):62-66
采用四川清平磷矿和金河磷矿、贵州福泉和开阳磷矿为原料,试验研究了用硫磷混酸分解磷矿制取富过磷酸钙的反应动力学,分析了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导出了用硫磷混酸分解磷矿的动力学方程式及判别过程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7.
金河磷矿在硫、磷混酸中的溶解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成蓉 《化工学报》1998,49(3):335-341
参考二水物湿法磷酸的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金河磷矿在硫、磷混酸中的酸解动力学研究.考察了矿粉粒度、硫酸浓度及反应温度对酸解过程的影响;选用考虑了自阻化因素的德罗兹多夫方程描述酸解过程的动力学;利用修改后的Gioia酸解模型求得了磷矿酸解过程的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8.
1 模拟计算1.1 动力学和流动模型模拟计算中采用陈纪忠等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其反应网络为:描述该6种组分的生成或消失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在文献[1]中已有详细报道。从冷模研究得到:液相流动为全混流;u_g≥7 cm/s 时气相流况可视作平推流。若从各种流动模型的计算结果看,气相即使作为全混流,计算结果差异也甚小。本文采用液相全混、气相平推的流动模型。  相似文献   

19.
The gas phase oxidation of benzene over a V2O5 + P2O5 + MoO3 + Sb2O3 catalyst supported on kieselguhr carrier is studi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344–393°C. 14 different kinetic models are tried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 of benzene oxidation. It is shown that benzene oxidation takes place via a two step redox mechanism which is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benzene and 1/2 or 1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oxygen. Rate constants for both model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The gas phase oxidation of benzene over a V2O5 + P2O5 + MoO3 + Sb2O3 catalyst supported on kieselguhr carrier is studi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344-393°C. 14 different kinetic models are tried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 of benzene oxidation. It is shown that benzene oxidation takes place via a two step redox mechanism which is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benzene and 1/2 or 1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oxygen. Rate constants for both model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