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于2010年10月26日首次蓄水到设计正常水位175m高程,并连续三年达到蓄水175m目标,这标志着三峡工程各项功能都达到了设计要求.三峡工程是优质工程,本文不拟涉及其工程全部,只试图根据亲历亲闻,介绍三峡混凝土大坝(包括左、右岸地面厂房)的卓越的筑坝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据新华社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于2016年11月1日上午顺利实现新一轮175 m试验性蓄水目标。这是三峡工程连续第七年顺利完成175 m试验性蓄水任务。目前三峡工程各项监测指标安全稳定。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复要求,今年9月10日零时,三峡工程正式启动新一轮175 m试验性蓄水,起蓄水位145.96 m。三峡集团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7时,三峡水库坝上水位已上升至175 m,这标志着三峡工程新一轮175 m试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     
<正>三峡工程连续第10年实现175m试验性蓄水目标按照水利部批复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布垭、隔河岩水库2019年联合蓄水计划》,9月10日0时开始,三峡工程继续实施175m试验性蓄水,起蓄水位为146.73m,10月31日8时,坝前水位达到蓄水位175m,标志着三峡工程连续第10年顺利实现175m试验性蓄水目标。据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综合监测系统监测,本次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10月31日8点,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蓄水位175m,标志着三峡工程已连续10年顺利实现175m试验性蓄水目标。按照水利部批复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布垭、隔河岩水库2019年联合蓄水计划》,2019年9月10日0点开始,三峡工程继续实施175m试验性蓄水,起蓄水位为146.73m。据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综合监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三峡水库于2009年9月15日0时开始175m水位试验性蓄水。三峡工程共分3期建设。为配合工程进度,水库按135m、156m和175m水位分期蓄水。135m是为三峡工程早日发挥效益制定的围堰挡水发电期,156m时工程开始发挥初期效益,175m是工程正常运行水位,意味着三峡工程开始在最高水位高程下发挥其全部预定效益。根据蓄水调度方案,水库从145.8m水位蓄水,到9月底库区蓄水位不高于158m,至10月底蓄水至175m,若来水不够,  相似文献   

6.
《水力发电》2008,34(8)
三峡工程具备175m蓄水条件.中国三峡总公司要求:认真组织好试验性蓄水的各项准备工作.统筹兼顾制订蓄水方案。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至175m.是三峡工程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对三峡工程16年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有利于全面尽早地发挥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135 m蓄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水库135m蓄水是逐步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保证三期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2003年6月10日22时三峡水库如期蓄水至135m,标志着三峡工程进入了建设施工与生产运行并重的崭新阶段。为此,就135m蓄水对坝址上游、两坝间、葛洲坝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蓄水期间三峡泄水建筑物的逐步启用,蓄水后水库回水末端的确定,梯级枢纽形成后水库调度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梯级水库调度和后期三峡工程的156、175m蓄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除升船机外,三峡工程主体工程于2008年全部建设完成,并当年于汛末开始175m试验性蓄水。2010年10月26日,三峡水库首次蓄水至175m。至2016年,已经连续7年成功蓄满水库。9年来,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资源利用等巨大综合效益都得到了显著发挥。三峡工程护佑长江安澜三峡工程处于长江上游来水进入中下游平原河道的"咽喉",紧邻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2009,(17):I0002-I0002
8月27-29日,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会议在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地召开。长江三峡三期工程枢纽工程顺利通过正常蓄水(175m水位)验收。这次验收是三峡枢纽工程全面投入运行前的一次全面检验,是对三峡枢纽工程建设的全面总结,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运及调节水资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2003年6月进入围堰发电期,2006年10月进入初期运行期,2008年进入试验性蓄水阶段,2010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至设计的正常蓄水位175米。其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28日9时,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75m,蓄水量393.7亿m~3,标志着2015年三峡水库汛末蓄水任务顺利完成,这也是三峡水库连续6年圆满实现175m试验性蓄水目标,为今冬明舂供水、发电、航运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三峡工程竣工验收,转入正常运行,全面发挥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0月31日8时,三峡工程坝前水位达到175米,实现2019年试验性蓄水目标。这意味着三峡水库连续10年完成175米试验性蓄水任务。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将三峡工程的轮廓勾勒出来,但承载着"治水兴邦"民族期盼的伟大工程,被迫在动荡年代中搁浅;百年后,共和国的超级工程不仅能"使舟得以逆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还一跃成为世界水电的"珠穆朗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26日,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 这天,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首次达到设计要求的175米高程.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天,三峡工程向世人发出庄严宣告:三峡工程从此将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中国人民赋予它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中国水利》2011,(12):14-14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运和调节水资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从2003年6月进入围堰发电期,至2010年10月蓄水达到正常蓄水位175m,近10年的运行实践证明,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三峡工程已经发挥了巨大的综合利用效益。一是在防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纪平 《中国水利》2010,(20):I0003-I0003
<正>"170m"——10月12日3时,三峡水库水位突破这个数字,标志着175m蓄水位进入"5m倒计时"阶段。10月底前,三峡工程将如期完成175m最终水位蓄水。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0月23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新一轮175m试验性蓄水进入最后一米冲刺期。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获悉,蓄水有望于10月底完成,目前,三峡枢纽的各项监测指标安全稳定。三峡集团发布的实时水情数据显示,23日2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为12100m3/s,出库流量为  相似文献   

17.
经国务院三峡建委验收批准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今年汛后将向172m或175m的更高水位蓄水,以及早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2006年5月,作为枢纽工程主体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10月底三峡工程第二次蓄水,坝前水位升至156m,进入初期运行期,三峡坝区至重庆长寿的航道大为改善,具备防洪库容110亿m^3,开始全面发挥防洪、通航和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1月1日7:00,三峡水库水位达到175.00 m,标志着2016年三峡水库汛末蓄水任务顺利完成,这也是三峡水库连续7 a圆满实现175 m水位试验性蓄水目标,为今冬明春供水、发电、航运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三峡工程全面发挥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年三峡水库蓄水期入库水量较近30 a均值偏少近3成,9月10日三峡水库开始蓄水时,三峡及长江上游水库群待  相似文献   

19.
走过18年艰辛历程,褪去襁褓与青涩,三峡工程终于迎来了她的成人礼。2010年秋季,在世人瞩目下,三峡工程175米最高水位蓄水第三次启动,有着2008、2009年两次实验性蓄水积淀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有理由相信,175米蓄水会在众望所归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一群来自宜昌的媒体工作者,乘船深入库区,亲身感受175米蓄水后的库区生活。深秋的峡江,薄雾轻笼,平湖烟色,水天一线。也许是看惯了长江水位的涨涨跌跌,蓄水175米,并没有引起库区人们太多的关注,他们像往常一样生活工作,安居乐业,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这或者正是三峡工程蓄水175米的成功之处——波澜不惊,气定神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