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耿敏  马晓军  茹湘波 《食品科技》2007,32(4):142-145
选定酯值相近的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酰乳酸钠添加到面粉中制作馒头。通过馒头的总评分判定作用效果最好的为十八碳链长度的硬脂酰乳酸钠,其次为油酰乳酸钠以及棕榈酰乳酸钠。脂肪酸碳链长度越短的脂肪酰乳酸钠添加到馒头中的作用效果越差。较短碳链长度的产品(六碳、八碳、十碳)不仅作用效果差,而且有强烈刺激气味不适宜作为馒头粉添加剂。通过质构仪测得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酰乳酸钠对馒头硬度的影响,按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粉质拉伸试验得出对面团的稳定时间、形成时间以及弱化度均呈规律影响,对面团的拉伸特性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碳链甘三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樟树籽仁油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用醇解法合成和纯化中碳链甘三酯的生产工艺,得到了中碳链甘三酯生产工艺的最佳条件及产品的物性参数.结果表明,该法工艺简单、能耗小、副产物易于分离且环境污染小.通过对所得产品的物化参数与国外中碳链甘三酯产品标准对比,表明用醇解法合成和纯化中碳链甘三酯的生产工艺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固体碱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合成工艺.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h、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2∶1、催化剂用量4.5%,该条件下酯化率为87.5%,所得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酸值(KOH)、皂化值(KOH)、碘值(Ⅰ)、熔点分别为1.86 mg/g、148.4 mg/g、2.9 g/100 g、47.3℃.  相似文献   

4.
采用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加酶量、醇油摩尔比、反应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对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10 mL)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7℃,加酶量220 mg,醇油摩尔比4.3∶1,反应初始加水量35μL,反应时间30 h。在此反应条件下,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的含量为53.42%±0.05%。  相似文献   

5.
耿敏  马晓军  茹湘波 《中国粮油学报》2007,22(6):157-159,168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合成条件制备了不同碳链长度(8-18)的脂肪酰乳酸钠,通过红外谱图与市售产品比较确定合成产品为目标产物。选定酯值相近的产品添加到面粉中制作馒头做对比试验。以馒头的总评分确定作用效果最好的为十八碳链长度的硬脂酰乳酸钠,其次为油酰乳酸钠以及棕榈酰乳酸钠。较短碳链长度的产品(八碳,十碳)不仅作用效果差,而且有强烈刺激气味不适宜作为馒头粉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硬脂酰乳酸钠(SSL)属于阴离子型乳化剂,能与淀粉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络合物,改善食物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其品质得以提高。以乳酸和硬脂酸为原料,新型的磷酸复配物作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一步合成硬脂酰乳酸钠(SSL)的新工艺:在真空负压条件下,先聚合、酯化后中和,乳酸与硬脂酸摩尔比为1.9∶1,催化剂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2.0%,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4h,中和剂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24%。由于采用温和的磷酸复配物作为催化剂以及采用真空负压、低温的反应条件,该工艺特别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7.
研究比较两种硬脂酰乳酸钠(SSL)合成方法,并对工艺进行优化,力求以简单工艺制出优质产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硬脂酰乳酸钠合成条件,并由极差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合成产率影响次序:反应温度(T)>碱添加量(m)>乳酸添加量(V)>反应时间(Time)。通过对比产品酯值及其在馒头中应用效果,确定硬脂酰乳酸钠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IR)证实自制产品与市售产品基本官能团一致,所得硬脂酰乳酸钠(SSL)对于改善馒头质构及增加馒头比容有显著作用,效果优于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环境友好催化剂活性炭负载磷钨酸H3PW12O40/C,并以H3PW12O40/C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香料苹果酯-B。得到了苹果酯-B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n(1,2-丙二醇):n(乙酰乙酸乙酯)=1.5:1,H3PW12O40/C负载量为23.1%,H3PW12O40/C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反应时间为120min,苹果酯-B的收率为84.8%,目的产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9.
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研究无溶剂体系下樟树籽油和甘油合成中链脂肪酸甘油二酯的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甘油酶解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底物摩尔比(甘油∶樟树籽油)=1∶2.3,加酶量11.7wt%,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物油中甘油二酯含量为51.60%。气相色谱法测定合成产物的脂肪酸组成,产物油中癸酸(C10∶0)及月桂酸(C12∶0)含量分别为54.68%和39.79%,与樟树籽油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合成产物中DAG的中链脂肪酸含量虽有一定降低,但总量仍能达到75%左右。   相似文献   

10.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溶剂体系下,采用离子液体—1-甲基-3-磺丙基咪唑硫酸氢盐[Spmim][HSO4]催化甘油和中碳链脂肪酸(辛酸和癸酸混合物)酯化合成中碳链甘三酯.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4.03 h,催化剂加入量(以脂肪酸和甘油的总质量计)0.74%,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3.2∶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中碳链甘三酯的得率为92.90%,酯化率为95.48%,产物中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38%、0.21%和4.51%.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用于催化地沟油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分别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测试了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20∶1,催化剂用量4%,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地沟油酯化率达95.86%。制备的生物柴油性能指标均在国家生物柴油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辐射方法,以没食子酸和正丁醇为原料,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合成没食子酸正丁酯(BG),研究了不同磷钨酸负载量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BG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BG合成工艺条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负载量26.89%的催化剂催化性能较好,催化剂可多次重复使用; BG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没食子酸用量0.05 mol、微波辐射功率400 W、催化剂用量1.02 g(磷钨酸的负载量为26.89%)、酸醇摩尔比1∶11、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34 min,在此条件下BG产率可达89.96%;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没食子酸正丁酯。  相似文献   

13.
H3PW12O40/C催化合成苹果酯和苹果酯-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环境友好催化剂活性炭负载磷钨酸H3PW12O40/C,并以负载量为23.1%H3PW12O40/C催化合成了苹果酯、苹果酯-B.合成苹果酯、苹果酯-B的适宜工艺条件为n(醇)n(乙酰乙酸乙酯)=1.51,H3PW12O40/C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反应时间分别为90min和120min,苹果酯、苹果酯-B的收率分别为80.4%和84.8%.目的产物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4.
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油酸及菜籽油与正丁醇分别进行酯化反应与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丁酯。并利用气相色谱及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分析及结构表征。考察了醇(正丁醇)油(油酸及菜籽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油酸及菜籽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3∶1,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0.8%,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5 h,此时油酸转化率达到88.6%,产品收率为83.5%;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2.0 h,此时菜籽油转化率达到85.6%,产品收率为80.1%。  相似文献   

15.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XRD表征。再以菜籽油和甲醇为原料,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磷钨酸负载量40%、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0%、反应时间2. 5 h、反应温度68℃,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可达96. 0%。  相似文献   

16.
韩小金  张荣  毕继诚 《食品与机械》2007,23(2):23-25,37
以萃取优质红花籽油为目的,以红花籽为原料,考察了各操作参数对红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CO2流量和原料粒径对红花籽油萃取率产生较大影响,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在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3.55k/gh、粒径0.4mm,含水量0.5%,时间120min的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0%。经气相色谱分析红花籽油的组成,亚油酸含量高达85%,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92%。萃取物分析表明:超临界红花籽油的品质优于传统方法得到的红花籽油。  相似文献   

17.
微波催化-锅法快速合成10-羟基癸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微波催化快速合成10-羟基癸酸的新工艺,以蓖麻油60mL、氢氧化钠75g和2-辛醇120mL为原料,微波功率为250W,经微波催化快速合成可使10-羟基癸酸的产率达到69%。该法与传统合成工艺相比,微波催化反应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中间产物不需分离,反应时间由6h减小为16min,加快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8.
煎炸时间与煎炸温度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煎炸时间和煎炸温度对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煎炸温度的升高与煎炸时间的延长都能导致花生油中的中碳链脂肪酸、奇数碳链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同时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在煎炸温度为150、180、210℃下,煎炸32 h后,花生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未煎炸花生油中的15.41%增加至25.69%、28.71%、35.86%,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未煎炸花生油中的44.75%增加至51.60%、52.82%、50.65%,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从未煎炸花生油中的39.81%下降至18.90%、14.10%、9.81%,相对不饱和度分别从未煎炸花生油中的5.49下降至2.74、2.33、1.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