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Planning》2014,(3)
客家文化及其丰富多彩,有其独特的发展魅力和丰富内涵。因此,学者要更加重视对客家文化特俗元素在赣南设计中的应用,尤其是要把赣南客家文化广泛的应用在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中,这样一来,有利于整合赣南土特产对外的形象,并且这又是继续发展赣南客家文化的唯一有效途径,充分体现出赣南地区"客家摇篮"宣传的宗旨。本文主要针对客家文化特色元素在赣南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应用。力求在仅有的研究范围内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现状和人性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通过对赣南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将饮食文化元素和设计结合,展现赣南客家饮食文化风情,是传承和推广文化的方式之一。文章对赣南客家饮食文化和高校艺术设计资源合作与推广的优势、方式及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郭凤霞 《山西建筑》2012,38(15):1-2
通过分析石家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提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中应注重发掘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文化,将设施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相统一,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增强城市优势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在探讨赣南旅游区旅游发展滞后、开发陷入困境的原因基础上,对赣南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操作误区进行反思。通过对赣南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赣南客家文化旅游面临旅游地位的尴尬、族群认同的危机、传统民俗文化被抛弃或被虚构的危险、开发的短期行为等困境。  相似文献   

6.
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体现出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环境特征。城市风貌由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复合要素构成,公共环境设施是人工要素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整体不可或缺的细部元素,其景观风貌对城市整体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衬托作用,同时还有不可缺失的服务功能。本文以泉州古城区为例,通过对文庙广场中的环境设施进行调研分析,探讨环境设施对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作用,意在探寻环境设施系统与城市风貌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赣南客家民居在中国丰富灿烂的传统民居文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的色彩设计文化的研究,从中看到传统的中华五色系统对其的深刻影响和作用,加强对中华五色文化的研究与运用,强调中华五色系统文化在赣南客家民居中支撑与源泉作用。  相似文献   

8.
杜蔚 《南方建筑》2002,(2):91-93
本文针对长期被忽略的城市环境设施提出了整体性的设计原则,并从现念、个体及行业三方面做了简要剖析。环境设施不应仅仅处于城市设计的边缘,而是要真正成为人与城市交流互动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文化特征着手,阐述了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从人文关怀与接近自然两个方面对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具体方式进行了分析,使得城市空间环境设计能够体现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徐州新城区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城区公共设施中的调查分析在徐州新城区中地域性文化的塑造,并将公共环境设施提升到城市形象的规划,从而创造出独具徐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环境设施,为今后徐州新城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书架     
正城市细节——新加坡城市设施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地介绍花园国家新加坡的城市环境。从公园设施、文化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住宅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文化设施和商业娱乐设施加以分析说明。这些设计没有彰显华丽和新颖,而是从本质上为使用者提供朴素、简洁又极具亲和力的设施设计。在这些设施中体现了对使用人群行为的尊重,以及对环境的保护理念。正是这些有效的,同环境和谐共处的方便设施提升了新加坡的城市环境质量。这些案例对于不断高速发展的我国城  相似文献   

12.
吴昕 《城市建筑》2013,(10):20-21
本文介绍了"三明城市文化广场"项目的工程概况、设计理念。以"山环水绕、客家摇篮"为主题的"三明城市文化广场"建筑群由会议中心、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单体组成。"文化广场"集中展现了三明作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发祥地的城市历史文化,运用"壳"形大跨度体系表现并传承了当地"土楼文化"、"客家文化"及"梯田"、"丹霞地貌"等肌理形态和城市文脉。  相似文献   

13.
赣南客家围屋与徽派民居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民居建筑,二者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文章从历史发展、规划选址、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二者异同,进一步了解客家围屋与徽派民居的建筑风格与文化特性,总结未来民居建筑设计与发展的启示,为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公共艺术和环境设施是现代城市设计甲的点睛之笔环境设施是城市空间中必须的目的性很强的必要器物,有时侯你很难区别它究竟是一个艺术品还是基本设施。从包豪斯到现在的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城市设计者和建造者已经把设施艺术当作一个共存的融台的整体,而市民们也逐渐意识到所谓环境设施不仅仅是有用的器物,也是环境岛必不可少白勺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5.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16.
杨莽华 《古建园林技术》2021,(157):55-58转64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17.
黄媛  邱灿红  蔡哲 《中外建筑》2012,(12):76-78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维系一座城市生命所必备的内在力量。而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设施对营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发扬城市地域文化有重要作用,它使城市家园更加舒适和宜居。本文通过分析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并及不足,并结合其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从设施、城市及人三方面来提出其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设计策略,力图对岳阳市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及规划提供参老。  相似文献   

18.
杨莽华 《古建园林技术》2022,(157):55-58转64
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相似文献   

19.
王伯伟  江浩 《华中建筑》2007,25(2):102-104
首先阐述了城市触媒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从城市触媒的角度对公共文化设施及其设计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文化设施的最新实例以及设计趋向和建设模式,最后指出了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客家土楼建筑形制具有强烈的围合性和向心性,这背后体现客家人团结尚祖、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书店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将客家的文化特色运用到设计中,打造具备客家特色的书店,激活城市传统文化空间的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现代人的审美特点。从形态、色彩、文化内涵等方面着手分析客家土楼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对其进行解构,并结合具体书店空间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在书店中感受到客家土楼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