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蕾  王珊  杨姗 《工业建筑》2010,40(5):55-58
以东京大学附属医院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多层次主街、人性化空间和智能化系统三个方面入手,剖析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如何在改扩建中实现功能整合和空间优化之间的平衡,以此为大型现代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雷 《中国建材科技》2018,27(2):169-17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组成中的支柱性产业。建筑方案的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可以说其将会直接决定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3.
超高层建筑技术较复杂,设计周期长,专业协同难度大;结构设计安全和消防设计安全非常重要.设计中可采用BIM技术,解决难题,提高协同效率和设计质量;解决好疏散楼梯错位、消防电梯下地下室的处理以及大型设备的运输,采用必要适度的消防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4.
5.
BIM服务内容已经由辅助设计、管线综合、工程量统计、建筑性能化分析、延伸到4D施工模拟、辅助运维管理等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为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创造更多的价值。一、中钢国际广场项目中钢天津响螺湾项目位于响螺湾国际商务区一号地,由一号塔楼(T1)、二号塔楼(T2)及裙房组成。  相似文献   

6.
本次沙龙议题分别由日本福冈大学赵翔和北京建筑大学郝晓赛两位老师提出:可持续,似乎是一个时髦而又模糊的说法。但是,如若真诚地基于这一观念进行物质空间的设计和建设,我们会发现,它并非仅在于技术层面的节能设计,更不是设计文本中千篇一律的节地论,而是需要每一个参与建设的人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进行更为慎重的思考和权衡。①什么是可持续的医院建筑?基于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政策、文化等环境条件,②该如何实现医院建筑的可持续?亟待进行的工作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冯群 《云南建筑》2013,(4):30-32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设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各专业间的配合要求也更高,在电气专业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求本专业设计人员,还需要其他专业设计人员了对各专业范围内的相关规范的理解和执行的具体方法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地下管廊管线抵抗地震灾害作用的能力,本文基于隔震支座设计理论与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了2种小型橡胶支座。采用不同的工艺对橡胶支座进行试制,测试其主要性能指标,并将隔震支座安装在承重支吊架上,进行了减隔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支座实现了减小水平刚度和确保竖向刚度的最大平衡;采用橡胶硫化压注的支座性能明显好于橡胶分层粘结的方法;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插入铅芯越多,耗能能力越好,但水平刚度也随之增大;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相比于无隔震支座情况,安装隔震橡胶支座的吊架上方管线加速度减小93.9%,减隔震效果显著。设计的减隔震支座体积小、参数可调、生产工艺简单、减隔震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功能还是形象?这似乎是所有公共建筑类型,尤其是医疗建筑最经常碰到却最不易解决的问题。城市中规模越来越大的新建或改扩建医疗建筑已经成为我国高速扩张的城市空间中极为重要的影响与构成元素。医疗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其建筑形象、建筑性格不宜过于张扬、鲜亮或怪异,但巨大的投资和规模往往又使它不得不承载医院本身甚至政府部门对它的"光辉形象"要求。医院建筑的设计师因此常常被迫挣扎在功能、形象和有限投资的漩涡中不能自拔,甚至痛苦万状。本期开篇论坛邀请了几位国内一线的医疗建筑设计专家和多年潜心从事医疗建筑研究的学者一起分享了各自在大型医疗建筑设计中对城市空间问题的思考,算是小小的引玉之砖吧。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方式的变革使个人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辅助计算,到了90年代设计团队先后应用CAD技术,并带来个人工作方式的变革。2000年之后,设计团队开始尝试基于工程项目的协同设计,2010年,BIM理念正式带来了行业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王量量  王伟 《中外建筑》2008,(5):116-118
本文通过对厦门同安文化中心设计方案的总结与分析,探索了设计大型综合文化建筑时,如何深入挖掘关注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提炼为建筑语言,体现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