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筑表皮的独立不仅让其进一步参与到城市景观的构建之中,同时也成为城市消费文化的表征符号之一.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表皮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三个上海旧工业建筑改造实践,介绍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天洁  侯英裕 《风景园林》2021,28(12):107-111
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废弃铁路景观更新热潮中,部分国家政府已认识到空间改造背后还需要协调不同群体的利益,以增进更新过程与结果的包容性。实现该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协作式规划。据第三方组织属性,将协作模式划分为专家引导型、机构引导型和政府引导型3种,结合案例研究,剖析其协作机制及如何在协作中促进包容性。研究发现:1)专家引导型协作模式适用于用地类型多样的市中心地区,易产生空间的多样性;2)机构引导型适用于闲置用地较多的近郊地区,能够为沿线未来发展预留空间;3)政府引导型适用于规划较成熟且建设已成体系的片区,有利于政府管控,使政府能够进行跨片区协作。期望研究结果能为中国废弃铁路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整体城市更新模式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实质是对城市更新在物质、精神、制度层面的整体解决策略,只有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实现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公平性并兼顾效率,实现多方参与共建更新的高质量城市更新目标,进而探索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路径。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城市更新方法、制度的反思,构建整体城市更新模式,阐述“物质—精神—制度”多维视角对城市更新全过程的内在联系,剖析青岛工业建筑更新的内涵;进而将整体城市更新模式引入青岛四方机车厂旧工业建筑更新实践,并在探究其发展脉络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青岛四方机车厂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关注城市发展,关注我们共同家园的建筑生态环境,引发人们对其进行思考和总结,提高我们自身对生养我们的这块土地的环境意识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大科学”概念的指导下,研究生态文明,关注生态建筑环境发展,已从科学殿堂走向社会,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已不是单单由科学家在实验室以论文的方式进行表达或在工程技术领域中进行研究,而是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提高生态环境的建筑保护意识,建设好我们的家园,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在亚洲室内设计师学会年会《西安宣言》发表两周年之际,由西安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陆楣教授提议,特邀部分专家学者和有关业界人士对西安地区人居建筑生态环境展开了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5.
“建筑空间”的无意识 毫无疑问,我们在住宅里居住,在学校接受教育,在办公室工作,在饭馆就餐,在剧场观剧,在音乐厅听音乐会,或者在美术馆鉴赏美术作品.有时也去医院看病,如果自己无法照顾自己的话还可以去“老人之家”接受照顾.我们所有的活动都与这样一些建筑空间共存,无论家庭、社区、教育还是医疗都是如此.可以说,建筑空间支撑着我们所有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德国埃姆歇地区是鲁尔区的重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其空间、生态和经济的更新持续了几十年,现在仍在继续。本文介绍了埃姆歇地区的概况、历史发展和转型战略,重点描述从埃姆歇园国家建筑展到2010年埃姆歇景观公园规划的发展过程和更新内容,对其他老工业地区的空间、生态和经济更新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