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峡电厂机组容量大,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电源电站作为左岸、右岸机组厂用电的供电电源之一,地位更是重要,而电源电站励磁系统性能的优劣是机组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文章对三峡电源电站励磁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三峡电源电站励磁系统的特点。三峡电源电站机组投产运行以来,励磁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基本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云南水力发电》2008,24(4):89-89
7月2日,三峡工程右岸电站16号机组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三峡右岸电站投产运行的第10台机组。  相似文献   

3.
7月2日上午,三峡右岸电站16号机组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11时49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三峡右岸电站投产运行的第10台机组。16号机组由东方电机公司生产制造,葛洲坝集团机电安装公司负责安装调试。该机组于6月20日充水启动,开始有水调试;6月27日开始72 h试运行,6月30日上午试运行结束。此前,三峡右岸电站19号机组于6月18日结束72 h试运行,6月30日正式移交三峡电厂运行管理。这样,三峡电厂在一月之内接管了2台70万kW机组。三峡右岸电站共有12台70万kW机组,目前已投产10台,剩余的15号机组、23号机组均在安装过程中。15号机组由东方电机公司生产,23号机组由哈尔滨电机厂生产,2台机组均由葛洲坝集团机电安装公司安装。截至目前,三峡电站共投产24台70万kW机组,加上电源电站2台5万kW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 690万kW。(摘自http://www.ctgpc.com.cn网)三峡右岸电站16号机组投产  相似文献   

4.
《水电厂自动化》2007,(3):63-63
2007年6月11日上午9时27分,三峡右岸电站2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三峡右岸电站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中第一台投入商业运行的机组,22号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三峡右岸电站开始发挥经济效益。由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提供的700MW水轮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在8日结束的72小时试运行和11日以来一周的运行中,稳定可靠,为22号机组投运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电站机组无功调节原理及其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峡水电站励磁调节器及其无功调节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三峡水电站机组无功调节环节层次和AVC投退条件进行了详细叙述。针对三峡水电站机组运行中出现的两次无功和电压异常现象,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进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电站机组安装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机组安装项目,其安装进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介绍三峡电站机组主要部件尺寸、重量和安装条件,着重阐述了机组安装的特点、机组安装主要工序的工期、典型单机安装进度、蜗壳充水打压方案的影响、电站基本装机进度方案和装机进度方案优化,同时提出了制约电站装机进度计划实施的因素。三峡电站装机进度研究随着该工程项目建设逐步实施而不断深入,其研究成果是制定工程项目建设计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18日,三峡右岸电站20号机组运行交接仪式在三峡右岸电站厂房举行。20号机组正式由三峡电厂管理。从此,三峡电站已投产装机容量由世界第二升至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电站。三峡右岸电站20号机组于2007年12月6日完成72 h试运行。由于各方的努力和协作,该机组实际运行时间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170 d。在交接仪式上,水电四局、阿尔斯通、长江电力的有关代表进行了简短发言,随后举行了机组交接签字仪式,水电四局向三峡电厂移交了该机组运行资料和钥匙。三峡总公司机电工程部、枢纽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代表出席了机组交接仪式。(摘自http://www.ctgpc.com.cn网)三峡右岸电站20号机组正式交接  相似文献   

8.
《大坝与安全》2007,(6):8-8
三峡工程右岸电站21号、25号机组日前通过中国三峡总公司组织的启动验收。至此,三峡右岸电站5台已投产机组全部通过国家验收。  相似文献   

9.
三峡电源电站黑启动控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三峡电厂厂用交流电源全部消失、机组全部停机、外部电网大停电时,电厂可利用三峡电源电站机组具备黑启动功能这一特点,迅速启动电源电站机组,恢复对泄洪闸的供电,保证大坝的安全;给三峡左、右岸电站提供厂用电,恢复三峡电厂的运行,从而恢复对外部电网的供电.文中分析了三峡电源电站机组黑启动的功能及特点,并对黑启动的流程及黑启动成功后对全厂和外部电网的恢复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恢复电源的步骤,并分析了影响机组黑启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三峡电站首批机组已并网发电,三峡电力系统的调度方案也已经基本确立,国家电力调度中心通过三峡梯调调度到梯级各电站、各电站通过梯调中心上报至国调的主体脉络已经出台。该调度方案的优点是有利于三峡电力系统各梯级电站整体效益的发挥,也有利于上级调度管理机构更有效的管理调度三峡电力系统。同时该调度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商舸  王冰 《水力发电》1996,(11):42-45
长江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电站。电站水头变幅大,汛期低水头运行,枯期高水头运行持续时间长。三峡要组的参数选择除应满足低水头时多发需要外,还应保证水轮机在高水头时稳定运行,为此对如何合理地确定水轮机设计水头和适当增大发电机容量以改善运行稳定性问题进行论述,并对机组结构型式和发电机冷却方式也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匡华 《水力发电》2003,29(12):17-18,43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治的关键性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长江电力上市为契机,加快滚动开发金沙江,是三峡总公司实现“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宏伟目标的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开发金沙江水电资源为主,建立一个梯级开发、滚动开发,多目标开发、全方位开发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能有效地抗御洪水和提供清洁能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将形成库区淹没和大量移民。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三峡工程已于1993年12月开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2003年6月水库蓄水、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工程建设要使有利影响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利影响得到减免。三峡工程将促进西部大开发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建设作出最大的贡献,也是对长江流域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三峡工程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也是新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作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船舶电梯”升船机,是三峡工程最后建设的一个项目,为不影响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经国务院批准,对升船机工程另行组织单项验收。由于三峡工程建设期较长,涉及的验收程序及行业技术标准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验收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文章根据笔者参与三峡升船机技术预验收的工作实践,概括出技术预验收工作的着重点:一是检查工程完成情况,二是评价工程质量,三是分析工程初期运行情况,四是检查历次各类验收及安全鉴定情况,五是关注重大技术问题,供类似工程验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梁波 《人民长江》2015,46(22):49-53
三峡右岸电站是世界上首个在700 MW级水轮发电机主回路配套使用发电机断路器(简称GCB)的水电工程,其额定电流26 kA、短路开断电流160 kA。为了确保大型GCB在三峡工程中得到成功运用,进行了大量的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解决了GCB特征参数确定、设备布置、厂内运输安装等一系列工程实际问题。对GCB在三峡水电站工程实际运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分析研究工作、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等情况作了介绍。对问题的论述及结论可为同类电站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最早于1919年由孙中山先生提出、1993年经全国人大决策兴建、2008年提前1 a基本建成,至今已安全高效运行10余年,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论述了三峡船闸及三峡升船机等三峡通航建筑物的建设关键技术,从提升航运效率出发,对实施三峡船闸运行以及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两坝航运联调运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泥沙与河道的演变情况。向家坝水电工程运行期的水库航运状况验证了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航运发展的规律,揭示了水电工程与航运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面对未来峡谷河段高水头通航建筑物的发展需求,分析了建设环保节约型及本质安全型通航设施的技术可行性。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的通航统计数据和监测资料表明: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使长江黄金水道名副其实,并将在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一心 《人民长江》1995,26(9):24-32,79
我国兴修坝工历史悠久,但规模小,建国后,随着社会政治的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迄今修建的大坝多达84000座,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4903KW。文章介绍了自50年代以来中个时期兴建的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并阐述了其中一些中大型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复杂技术难题,以及取得的可贵经验;同时还介绍了不同形式的水电站厂房和水轮发电机组的规模和布置情况,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投资巨大,其回收投资的唯一手段三峡电站的发电收益。因此作为电站核心设备之一的水轮机,其性能的好坏和运行可靠性如何,是能否发挥工程效益的关键所在。大容量大尺寸混流式水轮机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是一个技术挑战,兹以三峡水轮机模型试验为基础,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评析了三峡水轮机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和特性。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水电站。水轮机水头变幅大;汛期低水头运行;枯期高水头运行时间长;对水轮机性能要求高,水轮发电机组参数选择难度大。根据三峡电站的特点建议:(1)、尽可能选择较大直径的水轮机,增大低水头过流能力,汛期多发电能;(2)、发电机应设一个830MVA以上的最大容量,以扩大水轮机在高水头时的运行范围,提高稳定性;(3)、初期投入的6台机组使用初期转轮,库水位提高后更换永久转轮,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工程移民人数之多、淹没实物量之大,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系统总结了长江三峡工程移民规划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经验。自1993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正式开始以来,移民工作管理总体规范,移民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移民搬迁安置质量总体良好,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库区社会总体稳定。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对长江三峡移民工程的成功及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