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塞纳尔(S巒art)作为巴黎的第5座新城,长期以来是一个“没有城市中心的新城”。从1990年起,得益于对外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塞纳尔着手城市中心的规划建设——一个由各种类型大型公建组成的中心,限定在一个每边长1.4公里、四周以绿化包围的正方形基地内。塞纳尔“正方形”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城市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心-边缘"理论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的重要理论.文章借鉴城市"中心-边缘"理论中的基本规律与原理,试图梳理出程式化且目标明确的转型规划策略,并以大连市产业新城规划为例,进行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重点讨论了上海新城建设中的景观风貌问题,具体通过对上海新城建筑景观的分析,指出上海新城风貌塑造面临的不是"风格化"的问题,而是"迪斯尼化"的问题,进而将建筑景观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入手进行研究,试图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新城景观的"迪斯尼化"现象作出解释,指出这类景观对于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中国设计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失语的危险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州区位于北京行政区划的东部,在全市区域发展功能布局上基本是城市工业的搬迁地,如东方化工厂等都建在通州.<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其中提出强化"东部发展带",制定顺义、通州及亦庄等重点新城规划,疏导首都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最终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相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通州是离城区最近的远郊区,又是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的中心点,具有相当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大北京、京津冀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怎样合理配置它的定位与功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市民中心是杭州未来具有中央商务区功能的城市中心--钱江新城的核心建筑.钱江新城是杭州市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工程,其核心区主轴线自西向东,由中央公园、市民中心、杭州大剧院和科技图书馆等文化娱乐类建筑构成,并向钱塘江边延伸以高架城市阳台为结束.  相似文献   

6.
规划背景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昌平新城是北京西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疏散中心城产业和人口的重点区域,是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昌平新城及地区是北京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引导发展高科技研发与生产、旅游服务、教育等功能."昌平区委一届九次全会也提出把昌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三个首选之区的目标.因此,本次昌平新城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城功能,并根据新城规划的编制要求,在深入分析昌平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昌平土地利用现状,梳理整合城市空间,有效控制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建设标准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山水城市"建筑理论,在增城市中心城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中探析岭南地区可持续的山水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人、自然、城市相和谐的山水城市理念,塑造整体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整合大范围内的山水环境,使城市空间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山、湖、城、江融为一体。规划项目已经实施,规划中将增城定位为都市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产业新城、国际会议休闲中心,构建"红瓦绿树,碧水蓝天"的山水新城、生态新都、穗城绿洲、休闲胜地,彰显"自然生态、活力有序、人文深厚"三者相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设计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东北振兴的政策激励下,东北地区掀起了一股新城新区建设的热潮,新城新区成为地方政府力图打造经济增长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更有甚者,在部分地区甚至将新城新区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列为政府绩效考核的政绩招牌.然而,这种唯大是举、唯量是举的建设热潮,尽管呈现出"大尺度"的新城新区空间布局,但也出现了"低密度"的人口和产业结构.在东北新城新区仍大规模扩建的当下,亟需从认识和实践层面防范"大尺度、低密度"的"新城新区陷阱",并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本文将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分析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和人口变动的关系,深入阐释新城新区盲目扩张建设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事实,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产业发展困局,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新城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珺  石晓冬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Z1):1143-1146,1153
北京的新城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地区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在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同时,如何规划建设健康新城,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作者尝试以亦庄新城为例,在新城中心地区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方式,促进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协同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城提供一种选择方式.借鉴国内外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验,进一步探讨北京新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与可能的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四川省成都市被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城建"试点城市,目前,成都市作为"新城建"工作首批试点城市和"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成都市"城市体检"和"新城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领导小组集中、市级部门协同、区(市)县两级联动"模式已完成了"1+4"工作方案(1个总体方案+4项任务分项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成都市按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要求,建立"双试点"统筹机制.  相似文献   

11.
概况 按照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亦庄新城是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承担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应充分依托现有卫星城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相对独立、功能完善、交通便捷、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的健康新城.引导发展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以及商务、物流等功能,积极推动开发区向综合产业新城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及西欧,有研究认为当今城市化在性质上已步入与过去传统郊区化不同的新阶段:居住郊区化之后,大量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岗住也开始向郊区扩散,形成"边缘城市";这种"后郊区化"现象使得城市内部的多中心结构开始向城市区域扩散.本文通过对北京的新城亦庄和上海边缘的昆山的研究,旨在揭示中国一些大城市区域中"边缘城市"的形成,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最后文章认为跟西方后郊区化某些特征相似,中国"边缘城市"的形成也已超越了所谓郊区化的传统涵义,它代表了一种中国特征的城市多中心发展政治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人》2021,42(3)
走入一座城市,街道影响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最初印象.需要城市家具设计者从多方面人手,在实现人育环境的同时,也要实现环境育人. 以色彩点亮文脉.十几年前去连云港,常有人分不清哪儿是城市中心,哪儿是城乡接合部.近年来,连云港着手进行城市家具系统建设.为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地域文化建设理念,连云港城市家具建设特别强调系统分类、建立标准、突出特色:老城区注重体现古城风韵,靠近滨海新城地区则突出山海风光.全市城市家具在色彩上采用灰色系,老城区以深灰为主,滨海新城以浅灰为主,通过中灰过渡递进,既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上海市奉贤区城市博物馆是坐落在上海市奉贤新城中心的"上海之鱼"湖区岛上的一座现代综合类馆舍。它的落成标志着奉贤新城的文化建筑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上海市奉贤区城市博物馆基地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上海之鱼"项目区域内(东北新区八号控制单元)05-10地块。这是"上海之鱼"的最佳位置,该区域规划为南桥新城主要的文化、体育、商务和商业等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蔓延与空间政策分析--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子张  邵斌 《规划师》2006,22(2):73-76
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诸多大城市普遍采用"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模式,但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和分散建设导致规划偏离了既定模式.南京2001年总体规划调整从主城、新城、绿色开敞空间三个空间要素出发,制定政策,划分时序,创新制度,力图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空间形态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于静  彭敏 《建筑技艺》2012,(6):172-177
济南市西部新城是其都市圈重要的辐射中心,集"齐鲁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于一体。其核心区规划形成"两轴三心三区"的城市格局,是集金融服务、总部经济、会展酒店、商业休闲、多功能居住为一体的HBD(Hub Business District)枢纽新城。山东省会文化中心与综合枢纽中心西客站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7.
三问新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确定了"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新城发展战略(图1).目前,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实施建设的总体要求,通州、顺义、亦庄等11个新城建设在首都整体发展中得到了统筹推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快促进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新城,加快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战略调整,是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李蕾 《规划师》2011,27(5):56-62,68
低密度、低容积率的建设会造成新城活力不足,尤其当新城和旧城位置临近时,新城对旧城的人口和产业的疏解功能会受到限制.贵阳花果园新城被定位为一个高容积率、高高度和高密度的紧凑生态型新城,其规划经历了植入"新组织"、"缝合"城市新旧空间、提升经济与城市价值3个主要阶段,从城市边界、土地使用、交通体系、景观塑造和城市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为提供城市人口和产业发展必要的空间及相应的设施,解决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带来的人口、交通、就业、居住环境与质量等"城市病",成都市开始规划建设东、南、西、北四大新城,以维持城市增长的持续性.现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广州珠江新城在功能定位、规划方面值得成都新城建设学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0.
从卫星城到新城--跳出同心圆的人口和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修编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提出"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城、新城①、镇的市域城镇结构体系",以"新城"取代了"卫星城"."新城"与"卫星城"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引导人口到新城居住和工作?本文将结合笔者在顺义区所做的为期半年的调研工作,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