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武钢股份公司硅钢片厂研制生产的0.15mm厚高牌号取向硅钢片DC3~DC6等产品通过国家冶金局技术鉴定,达到了IEC标准,填补了我国在该厚度范围内900mm宽取向硅钢薄带的空白。 0.15mm厚高牌号取向硅钢宽薄带是发展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邮电等领域的中频电器设备中。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0.15mm厚取向硅钢宽薄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武钢股份公司硅钢片厂从1995年开始研制0.15mm高牌号取向硅钢片,现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武钢冷轧无取向硅钢,利用纳米压痕法研究了硅钢片冲压后的残余应力,采用Suresh理论模型恒定压深时的公式计算残余应力,测得硅钢残余应力分布,并结合X射线衍射法和冲裁仿真验证其准确性,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压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压痕技术能有效测量硅钢片冲裁边缘的残余应力分布,硅钢片在冲裁后边缘的应力影响区宽度为0.4~0.5mm。  相似文献   

3.
激光刻痕是一种降低取向硅钢片铁损的有效方法。选取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激光频率、刻痕间距作为工艺变量,对取向硅钢片进行刻痕实验,并利用磁性能测试系统和磁畴观测仪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激光刻痕后取向硅钢铁损和磁畴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取向硅钢片的平均铁损降低率随激光功率和刻痕间距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随激光频率和扫描速度增大而减小。经不同工艺参数刻痕后,硅钢片的磁畴宽度均有所减小,且磁畴宽度的变化规律与铁损降低率的变化规律相吻合。优化了取向硅钢片的激光刻痕工艺参数,利用此工艺刻痕后,取向硅钢片的平均铁损降低率达8%。  相似文献   

4.
正"从2010年第一台硅钢片在线测量仪安装在武钢冷轧硅钢三厂的CT6生产线上,到现在武钢已有3条取向硅钢生产线应用了我们提供的硅钢片产品质量在线测量仪。我们的测量仪经历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连续运转,为企业成千上万卷高性能硅钢带的生产把住了质量关。"中国计量院工程计量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林安利充满自豪地说。探索,朝着金字塔的塔尖"钢铁产业是传统产业,但硅钢片则是位于钢铁工业金字塔尖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张欣  何家俊  姚娜  吴超 《振动与冲击》2020,39(14):279-284
为了研究磁致伸缩效应对电机定子硅钢片的影响,建立磁-机械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在磁致伸缩作用下电机定子的振动情况,得到电机定子硅钢片的振动主要为供电频率的一倍频与二倍频。设计了一种仿真实验模型,模拟电机中的磁场走向,线圈与无取向硅钢片不接触,这样无取向硅钢片上只存在由变化磁场导致的磁致伸缩力;通过改变硅钢片的位置,分析磁场不同走向下磁致伸缩效应对无取向硅钢片应力特性的影响,得到无取向硅钢片主要振动频率为供电频率的一倍频和二倍频,且硅钢片处于不同位置时影响其振动的主要频率不同;在磁路发生偏转时造成无取向硅钢片在供电频率一倍频处振动明显。同时设计了实验,测量变化磁场下无取向硅钢片上的振动信号,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与仿真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片35W210的用途、日本标准,开发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几方面问题、开发的效果进行了简述。提出了我国开发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片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生产取向硅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及工业化应用等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些专利技术,但仍处于中试阶段。我国已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带连铸技术试制出取向硅钢原型钢,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磁感指标达到B8=1.94 T。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凝固组织控制、抑制剂析出行为、高斯种子起源、冷加工塑性等方面。本文围绕薄带连铸技术制备取向硅钢的工艺要点和难点,概述了国内外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付兵  项利  仇圣桃  成国光 《材料导报》2013,27(7):110-114
概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与抑制剂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相对传统板坯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该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介绍了取向硅钢与无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半无机涂层三大类。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热和焊接性能,但其冲制性和粘结性不佳。半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冲制性和粘结性,但其耐热性和焊接性不及无机涂层。另外,最新研究的取向硅钢表面物理气相沉积TiN、CrN和TiC绝缘涂层可使硅钢获得极低的铁损,大大提高了硅钢的磁通量密度,并具有优异的耐热、焊接、冲制和粘结性。  相似文献   

10.
一、成果简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课题组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进行特种氧化镁系列产品的研究,先后开发成功“硅钢用特种氧化镁(取向硅钢片涂层材料)“、“低温中温高温等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高硅钢铁芯叠片间的涡流损耗,以磷酸二氢铝、苯丙乳液、甘油及水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适合高硅钢用无铬环保半有机绝缘涂层.利用光电子谱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高硅钢脱碳退火板的氧化薄膜、绝缘涂层的微观结构形貌及部分缺陷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涂层的涂覆量对其附着性、硬度及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无取向硅钢磷酸盐环保半有机绝缘涂层同样适用于高硅钢;绝缘涂层的均匀性取决于高硅钢片表面的平整度、涂辊表面质量以及对涂覆速度的平稳控制;高硅钢的表面粗糙度及氧化膜厚度对绝缘涂层的附着性有着重要影响;本试验制备的半有机涂层每面涂覆量控制在0.8~1.2 g/m2,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及绝缘性能,层间电阻在5Ω·cm2/片以上.  相似文献   

12.
电力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国内外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生产研究水平与发展趋势,包括通过提高高斯晶粒取向度、细化磁畴、涂覆张力涂层、减薄钢片厚度进一步降低铁损以及低温加热技术和短流程技术新工艺。分析高磁感取向硅钢在我国大型电力变压器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发展更薄规格高磁感、低铁损、低磁致伸缩取向硅钢可为大型变压器的安全性、节能性及环保性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高斯取向度的取向硅钢成品板为初始原料,采用一次冷轧法制备0.06~0.12mm厚的取向硅钢薄带。利用EBSD取向成像技术研究冷轧压下率以及初始高斯晶粒取向度对超薄取向硅钢织构演变与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增大和厚度减小,退火后再结晶织构增强,当压下率为70%时,再结晶织构中RD∥〈001〉织构最锋锐,磁性能最佳;初始样品高斯取向度越高,制备的薄带样品磁性能越好;因此,生产高性能的取向硅钢薄带应选用初始高斯晶粒取向度较高的成品板。  相似文献   

14.
硅钢绝缘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介绍了取和硅钢与无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包括有机涂层,无机涂层和半无机涂层三大类,无机涂层和半无机涂层三大类,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热和焊接性能,介其冲制性和粘结性不佳,半无机涂层具有良好的冲制性和粘结性,但共耐热性和焊接不及无机涂层,另外,最新研究的取向硅钢表面物理气相沉积TiN,CrN和TiC绝缘涂层要使硅钢获得极低铁损,大大提高了硅钢的磁通量密度,并具有优异的耐热,焊接,冲制和粘结性。  相似文献   

15.
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取向硅钢的传统生产工艺,介绍其生产工艺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硅钢、异步轧制生产取向硅钢、双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磁场退火生产取向硅钢和无抑制剂生产取向硅钢5种取向硅钢生产新工艺。这些新工艺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取向硅钢的性能,有的已进入工业化实践阶段,有的已在实验室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电工硅钢的晶粒取向性,应用蚀坑技术研究了冷轧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因择优腐蚀所形成的蚀坑与晶粒取向的关系,分析了{100}面系蚀坑形貌的演变过程,从晶体学角度建立了蚀坑形貌与晶面指数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无取向硅钢形成不同形貌的蚀坑,其晶面指数为(001)、(011)和(111),或是由它们演变形成的其他晶面指数;取向硅钢形成的蚀坑为同一类型,晶面指数为(011)或由其演变形成的其他晶面指数;晶界也会形成蚀坑,其形貌与相邻晶粒间的取向差有关,取向差大,形成{100}、{110}和{111}面系的蚀坑,取向差小,形成{110}面系的蚀坑.取向硅钢的蚀坑分布具有连续性,晶界的存在并不改变蚀坑的基本特征;取向硅钢蚀坑的底棱相互平行,相差不超过5°,底棱延伸方向与硅钢的轧制方向即[001]方向一致,偏离角度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大间隙磁力传动系统的驱动性能,针对系统电磁体铁芯提出了采用取向硅钢片替代无取向硅钢片.利用ANSYS仿真分析了2种硅钢片铁芯电磁体产生的驱动力矩,并通过轴流式血泵负载实验比较了2种电磁体的驱动性能.结果表明: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有取向硅钢片电磁体产生的驱动力矩高于无取向硅钢片电磁体,为系统电磁体结构、尺寸方面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OM和EBSD技术对两种耐热型取向硅钢的微观组织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组织的变化规律及耐热机理。结果表明:齿状辊沟槽法是在带材表层形成小晶粒组织和“缝隙”,激光照射法是在带材表层形成“V”字型沟槽。激光照射法取向硅钢耐热温度约为850℃,齿状辊沟槽法取向硅钢耐热温度约为800℃,前者耐热性更为优异。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两种带材的损耗逐渐升高。齿状辊沟槽法取向硅钢损耗升高主要是刻痕区与两侧的Goss晶粒取向差降低所致,而激光照射法取向硅钢损耗升高可能与沟槽附近处Goss晶粒取向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产业》2006,(11):6-8
硅钢是一种重要的软磁材料,约占磁性材料总量的90—95%,是发展电力和电讯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若按发电量计算,每增加100度电就须相应增加l公斤的硅钢,用以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提高硅钢磁性能会大幅度减轻有关设备重量和降低能耗。我国从1986年到现在发电量以平均每年增长率为8.5%,硅钢的年需求量也大致以8.5%增长。我国的硅钢产量占钢铁产量的1.1-1.3%,大约为100万吨左右。我国生产的多数为热轧硅钢板,对于取向硅钢板多数需进口(约占需求量的80%),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也有待于提高。高性能取向和无取向高硅硅钢(硅含量6.5wt%),会提高了最大磁导率和大幅度降低铁损,研究高硅硅钢的目的是开发出新型高性能取向和无取向高硅硅钢及制备工艺,结合我国现有的硅钢生产线或加以改造,在钢厂形成高硅硅钢制备技术设备和生产出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取向和无取向高硅硅钢薄板。以取代进口产品和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电力工业和信息产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据悉,宝钢在自主开发成功国内最为齐全的8个牌号高效无取向硅钢和4个主导牌号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之后,正加紧研制取向硅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