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法在单晶硅表面淀积一层厚约120nm的SiNxOY薄膜,并在薄膜中注入C^+,注入能量为35keV,剂量为5*10^16cm^-2。  相似文献   

2.
Si基热氧化Si1-x-yGexCy薄膜的室温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D)法在Si(100)衬底上淀积一层厚度约为170nm的富Ge高C含量的Si、-x-7GexCy薄膜,然后将其分别在800℃和1100℃下湿氧氧化20min。在室温下观测到强烈的光致发光,室温下的光致发光谱(PL谱)测量显示,800℃下氧化后的样品在370nm和396nm附近有两个光致发光带,1100℃下氧化后的样品只在396nm附近有一光致发光带,396nm附  相似文献   

3.
在三种条件下采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钼氧化物薄膜。从烧结靶淀积出的薄膜为多晶状态;从粉末压结靶淀积出非晶态薄膜。在LiClO4-PC电解质中测试各种薄膜的循环伏安特性和阶跃电压下的电流响应和光透射响应,表明2.5×10^-2Pa氧分压下压结靶淀积的薄膜具有较好的电色性能;XPS分析该种薄膜为MoO3组份,Li^+注入使Mo3d和O1a的结合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直流反应溅射淀积的AlN薄膜包封介质对GaAs进行了贯穿注入和包封退火,用电化学C-V法测量载流子的分布,实验结果与TRIM模拟结果符合得很好,用50nm的AlN包封进行贯穿注入和退火,得到了较小的标准偏差,较陡峭的载流子分布和较高的激活率,应用AlN包封层后,当注入能量180keV,注入剂量7.5×10^13cm^-2时,所得到的最高载流子浓度为1.84×10^18cm^-1样品方块电阻为11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离子束辅助淀积(IBAD)与真空淀积多层膜技术相结合,淀积合成Co-Si薄膜,RBS和XRD分析表明:在无离子束轰击条件下利用电子束蒸镀Co/Si多层膜,得到的是由α-Co与非晶Si组成的薄膜.薄膜与Si(111)基底及多层膜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扩散,而用复合方法镀制的薄膜与Si基底以及各层之间都产生了混合和扩散,并已有CO2Si、CoSi相生成.750℃退火30分钟后,无轰击样品只在硅基底与薄膜界面处产生明显的反应和扩散,而复合方法该制的样品则形成均匀的CoSi2薄膜。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转换效率为14.6%~15.8%的多晶薄膜CdS/CdTe太阳电池的研制。用MOCVD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SnO_2和SnO_2:F薄膜,水溶液化学淀积法获得80~100nm厚的CdS薄膜和密堆积升华法制备5μm厚CdTe薄膜,CdS/CdTe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高达24~25mA/cm ̄2。同时,对各层薄膜晶形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注C~+硅多孔结构的蓝光发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晶硅进行C+注入,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为1e15~1e17/cm2.在N2中经950℃退火1小时后,注入层形成尺寸为1~3μm的β-SiC沉淀.进而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将样品制成多孔结构.在紫外光激发下,样品可以发射强度较大的蓝光,光强是通常多孔硅的数倍以上,谱峰处于480nm和505nm附近.这一方法简便有效地实现了硅基材料的蓝光发射.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在200℃抛光的取向的蓝宝石衬底上淀积200nm的Cr,并在高真空中退火。利用MCs^+-SIMS技术对样品进行了深度剖析,给出了界面组分分布随退火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在850退火样品观测一种新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9.
杨杰  阎忻水 《半导体学报》1994,15(8):533-539
本文通过离子束辅助淀积与真空淀积多层膜技术相结合,淀积合成Co-Si薄膜,RBS和XRD分析表明:在无离子束轰击条件下利用电子束蒸镀Co/Si多层膜,得到的是由a-Co与非晶Si组成的薄膜,薄膜与Si(111)基底及多层膜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扩散,而用复合方法镀制的薄膜与Si基底以及各层之间都产生了混合和扩散,并已有Co2Si,CoSi相生成,750℃退火30分钟后,无轰击样品只在硅基底与薄膜界  相似文献   

10.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PECVD)方法,以硅烷和乙烯为反应气体源在适当淀积条件下制备出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绿光(光致发光谱峰值波长约为532nm)的高品质α-SiC:H薄膜。本文主要报道该发光薄膜的红餐吸收谱(FTIR)、紫外及可见光透射谱一光学带隙、光致发光谱、电子自旋共振(ESR)和电学性能的测试结果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罗江财  王剑格 《半导体光电》1994,15(2):163-166,174
钛扩散铌酸锂(Ti-LiNbO3)光波导是最基本的集成光学器件之一。文章报道了在LiNbO3衬底上,用自动电子束蒸发技术淀积Ti薄膜。对各种淀积条件下的结果测试分析表明:用0.5~1.1nm/s的淀积速率和2.7×10-4Pa以下的残余气压,可以得到较好的Ti薄膜。用这种Ti薄膜已研制出了光波导、薄膜偏振器、相位调制器、光开关、光耦合器和光纤陀螺芯片等集成光学器件。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扫描淀积PZT/YBCO结构铁电薄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脉冲准分子激光(工作气体XeCl,波长308nm,脉宽28ns)在外延YBCO/LaAlO3(100)单晶基片上淀积了Pb(Zr0.55Ti0.45)O3铁电薄膜,YBCO薄膜既为生长高取向PZT薄膜提供了晶体匹配条件,同时也为PZT铁电薄膜提供了下电极。讨论了工艺参数对晶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该多层膜的晶相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PZT铁电薄膜的剩余极化为21μC/cm2,矫顽场为65kV/cm。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光学薄膜淀积过程中真空室的真空环境对薄膜激光损伤的影响了理论与实验方面的分析,对分子泵,扩散泵真空系统及扩散泵+离子束辅助淀积(IAD)制备出的膜系样品所进行的损伤实验表明,分子泵系统制备出的薄膜显示出较高的损伤阈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简称ECRPlasmaCVD)法淀积808nm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两端面光学膜的工艺,给出了工艺条件,探索了膜系监控的方法和优越性,讨论了这种淀积方法的优点和淀积的光学膜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简称ECRPlasmaCVD)法淀积808nm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两端面光学膜的工艺,给出了工艺条件,探索了膜系监控的方法和优越性,讨论了这种淀积方法的优点和淀积的光学膜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6.
单晶硅中注入高剂量的C+离子,注入能量为50keV,经高温退火后形成β-SiC沉淀,再经电化学腐蚀形成多孔β-SiC,样品表面蒸上一层半透明的金膜,在正向偏压高于25V时,可以获得波长约为447nm的蓝光发射,而且该蓝光发射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强.文中还将多孔β-SiC薄膜的电致发光和其光致发光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其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7.
自对准外延CoSi_2源漏接触CMOS器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Ti/Si或TiN/Co/Ti/Si多层薄膜结构通过多步退火技术在Si单晶衬底上外延生长CoSi2薄膜,AES、RBS测试显示CoSi2薄膜具有良好均匀性和单晶性.这种硅化物新技术已用于CMOS器件工艺.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PECVD)技术淀积氮氧化硅薄膜,并用反应离子刻蚀(RIE)技术形成多晶硅栅边墙.固相外延CoSi2薄膜技术和边墙工艺相结合,经过选择腐蚀,可以分别在源漏区和栅区形成单晶CoSi2和多晶CoSi2薄膜,构成新型自对准硅化物(SALICIDE)器件结构.在N阱CMOS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采用激光化学汽相淀积(LCVD)技术淀积氮化硅薄膜微透镜的系统与工艺的设计。实践表明,按要求建立了LCVD的实验装置后,只要适当控制源气体的化学配比与浓度,调节激光功率与衬底上的光斑尺寸,选择淀积时间,就可以淀积出不同直径、透明、表面光滑的氮化硅薄膜微透镜。  相似文献   

19.
CoSi_2薄膜形成过程中的反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在Si衬底上淀积Co-Si多层膜.经热处理后,发现在600—700℃内CoSi2形成的过程中,成核控制、界面反应及扩散等几种因素都能起较大的作用,并因此而造成了CoSi2薄膜生长动力学的极其复杂性.本文还对样品进行了电阻率和扩展电阻测量.并讨论了利用常规手段来消除薄膜横、纵向非均匀性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含C60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玉国  戴国瑞 《半导体技术》1998,23(2):51-53,55
采用PECVD技术,分别在不同衬底上淀积了含C70聚合物薄膜材料,对所淀积的薄膜材料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质谱和表面光电压谱的分析,对异质结光伏性和薄膜表面横向光电压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具有应用前景的可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