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伍志鲲  戴强 《湖南化工》2000,30(3):22-23
研究了用新型催化剂铌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辛酯的工艺。反应优惠条件为:醇:酐(m/m)=30:1,铌酸用量为8g/mol酐,回流反应时间2h,在优惠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9.6%,收率为86.4%,该催化剂预处理方法简单,易回收,可循环和,且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
铌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用铌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探讨了多种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醇酐的摩尔比为2.4∶1,催化剂用量为5gmol,回流时间为2h,酯化率可达99.4%。铌酸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产品色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硅胶负载铌酸的催化条件下,以葡萄糖和乙酸酐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无溶剂合成了-αD-葡萄糖五乙酸酯。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糖酐摩尔比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取0.1 mol葡萄糖,n(葡萄糖)∶n(乙酸酐)=1.0∶6.0,催化剂用量为0.4 g/0.1 mol葡萄糖,微波功率280 W,反应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酯收率可达94.1%。  相似文献   

4.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邻苯二酚、异丁烯为原料,混酸作催化剂催化合成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新工艺,探讨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优惠条件: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2h,物料比n(邻苯二酚)∶n(异丁烯)=1∶0.65,催化剂用量为邻苯二酚的0.1%(m/m),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收率可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5.
刘丽荣  吕春绪  张晓波  李霞 《精细化工》2007,24(10):988-990,995
研究了铌酸催化剂上甲苯硝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以CCl4为溶剂,以质量分数为95%的硝酸为硝化剂,在醋酐存在条件下,经300℃焙烧3 h后的铌酸催化剂,对甲苯硝化表现出了强的区域选择性;催化剂用量为0.8 g,甲苯硝化产物邻对位摩尔比达1.20,较硝硫混酸的1.67显著降低,产物得率达99.7%。且该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变化很小。制备了4种改性铌酸催化剂,结果分析表明,改性铌酸催化剂对甲苯硝化均表现出了比铌酸催化剂强的区域选择性,分别以硫酸铈改性的固体铌酸、硫酸铈和磷酸改性的铌酸、硝酸改性的铌酸、硝酸和磷酸改性的铌酸为催化剂,甲苯硝化产物的邻对位摩尔比可分别达1.15,1.11,1.09,1.04。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活性组分为Sb-Nb-P-Ti-V的催化剂溶胶状喷涂液,将其喷涂到载体SiC上制得Sb-Nb-P-Ti-V催化剂。通过催化剂评价装置研究各组分比例、催化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空速和热点温度等对均苯四酸二酐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V)∶n(Ti)∶n(P)∶n(Nb)∶n(Sb)=0.25∶1.25∶0.03∶0.01∶0.03、焙烧温度480 ℃、焙烧时间2 h、空速(4 000~4 500) h-1和热点温度(430~440) ℃条件下,均苯四酸二酐收率可达98.5%,纯度为96.04%。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的固体酸SO42-/SnO2为催化剂合成DOP,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对合成DOP的影响。实验表明,在DOP的合成中最佳的合成条件是:采用14 g的SO42-/SnO2催化剂/mol(苯酐),醇酐比为2.35∶1,反应时间为3.5 h,其酯化率可达91%以上。SO42-/S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可多次重复使用、产物易纯化分离、且产品色泽浅等优点,可望代替传统浓硫酸作催化剂应用于DOP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以苯酐和乙醇为原料,用SO42-/SiO2,SO42-/TiO2,SO24-/SnO2,SO24-/BOx-POy及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考察了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DEP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优化工艺操作条件为:苯酐14.8 g,固体酸催化剂SO42-/BOx-POy3.0 g,醇酐比4∶1,带水剂环己烷21 mL,反应时间8 h,产品收率达64%以上。且固体酸催化活性较高,分离方便,重复使用性高,可望代替浓硫酸作催化剂合用于DEP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杂多酸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丁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蒋维 《精细化工》2000,17(7):393-395,414
以杂多酸为催化剂、顺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顺丁烯二酸二丁酯。研究了杂多酸种类和用量、醇酐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对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此法催化剂用量少、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酯收率高、反应工艺简单。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该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m(催化剂 )∶m(酐 ) =1 6∶1 0 0 0 ,n(醇 )∶n(酐 ) =3∶1 ,反应温度 1 1 5~ 1 2 5℃ ,反应时间 2 5~ 3 0h。在此条件下 ,酯收率超过 96%。  相似文献   

10.
脱氢枞酸蔗糖酯的无溶剂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友  莫炳荣  陈文纳  黄科润 《精细化工》2006,23(12):1181-1185
用精制的脱氢枞酸,在n(硫酸二甲酯)∶n(脱氢枞酸)=1∶1,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为4 h,丙酮回流条件下,得到脱氢枞酸甲酯,产率为75%。脱氢枞酸甲酯与蔗糖在熔融下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脱氢枞酸蔗糖酯,最佳条件为:n(脱氢枞酸甲酯)∶n(蔗糖)=1∶1.5,m(催化剂碳酸钾)∶m(反应物)=0.05∶1,m(乳化剂硬脂肪酸钠)∶m(反应物)=0.1∶1,温度140℃,压强0.5 kPa,反应时间5 h,产率可达32%,测定了其表面张力和乳化能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为:9.0×10-3mol/L;此时表面张力为18.42 mN/m。  相似文献   

11.
硫酸铁催化合成马来酸二辛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将硫酸铁用于催化合成马来酸二辛酯。其最佳条件是 :醇酐物质的量比为 3.0∶ 1,硫酸铁用量为酐质量的 6 % ,回流反应 1h,转化率达 99.1% ,收率为 85 .7%。该催化剂价廉易得 ,可循环使用多次 ,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许凌子 《化学与粘合》2013,(1):42-43,56
以苯胺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维生素B1为催化剂,醋酸酐为脱水剂,在丙酮溶剂中采用两步法(醋酐法)合成N-苯基马来酰亚胺。通过对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以及脱水剂醋酸酐与顺丁烯二酸酐的配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维生素B1有着很好的催化活性,脱水剂乙酸酐与顺丁烯二酸酐配比为1.6∶1时,催化剂浓度为1.5%(以顺丁烯二酸酐质量计)时,反应时间为4h时为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产率可达到63.2%。对丙酮溶剂进行重复使用考察,结果证明溶剂重复使用性好。  相似文献   

13.
高志燕  张凤  周娅芬 《应用化工》2012,(9):1531-1533,1536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掺镧Ru基催化剂,用于顺酐催化加氢制备γ-丁内酯反应。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温度、氢气压力等条件对顺酐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氢气压力3.0 MPa的条件下,反应6 h,顺酐的转化率达到100%,γ-丁内酯的选择性为81.2%。  相似文献   

14.
固体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顺酐与甲醇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二甲酯。探讨了甲醇与顺酐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化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与顺酐摩尔比为8∶1,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顺酐量的1 5%,回流反应9h,产品收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5.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studies of the partial oxidation of butadiene to maleic anhydride were performed over a Te-promoted vanadia molybdate catalyst previously used by Fiolitakis et al. (1983) for a study of maleic anhydride production from benzene. Inhibition of the partial oxidation by butadiene was observed. Pathways for CO2 and maleic anhydride formation are different. False-start behaviour for some products was observed and attributed to conflicting contributions of adsorption and catalyst reduction or oxidati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for butadiene differs from that reported from benzene oxidation by Fiolitakis et al. (1983).  相似文献   

16.
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马来酸酐和甲醇为原料,用磷钨酸作酯化催化剂制得马来酸二甲酯,再用硫脲作异构化催化剂制得富马酸二甲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8∶1,催化剂磷钨酸的用量是马来酸酐用量的10%,酯化时间为5h,催化剂硫脲用量为马来酸酐用量的2.5%,异构化时间为20~30min,产率可达87.8%。  相似文献   

17.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乙醇为原料,采用凯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KC104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在催化蒸馏反应装置上,合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最佳条件为:n(乙醇)/n(顺酐)为1.5、空速1.5/h、反应压力0.5MPa,温度100℃,催化剂为KC104树脂DEM的产率在98%以上,顺酐转化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ZrO2、SiO2与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质量分数为15%的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顺酐液相加氢性能,并利用BET、XRD、H2-TPR以及TPO-M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随载体不同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存在较大差异,Ni/Al2O3催化剂的C=C键加氢活性最高,但其几乎没有C=O加氢活性,催化顺酐加氢主产物为丁二酸酐。Ni/ZrO2催化剂具有最高的C=O加氢活性,催化顺酐加氢主产物为γ-丁内酯,在反应温度为483 K,氢气压力为5 MPa的条件下反应8 h时,Ni/ZrO2催化剂的γ-丁内酯选择性达79.20%。催化剂的套用实验表明,Ni/ZrO2与Ni/SiO2催化剂具有高的使用稳定性,Ni/Al2O3催化剂则在套用过程中快速失活。顺酐加氢至γ-丁内酯的中间产物--丁二酸酐与催化剂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催化剂加氢选择性及使用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曾炜  顾龙勤  徐俊峰  陈亮 《工业催化》2014,22(8):595-598
采用有机相法制备了不同P与V物质的量比的Mo掺杂VOHPO4·0.5H2O前驱体,并通过体积分数为50%空气-40%氮气-10%水蒸汽混合气氛活化得到Mo/VPO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其催化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性能。结果表明,Mo/VPO催化剂催化活性随P与V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降低,但顺酐选择性与P与V物质的量比并不呈线性关系,P与V物质的量比为0.9的Mo/VPO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XRD分析表明,Mo/VPO催化剂催化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主要活性物相为(VO)2P2O7和钒磷云母相,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P与V物质的量比,而是由焙烧条件决定。低P与V物质的量比的Mo/VPO中存在的少量V2O5物相能够提升催化剂的活性和顺酐选择性,但含量过高会因深度氧化降低催化性能。催化剂中存在的钒磷云母相有利于缩短催化剂稳定时间并提升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树脂法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采用醇化学当量过量的方法制取马来酸二异辛酯。考察了催化剂、温度、醇酐摩尔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及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指出合理的转化率应该在97.0%-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