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热水预水解处理相思木,在不同P因子条件下制备预水解液,采用乙醇沉淀法回收水解液中半纤维素,在半纤维素回收得率最大条件下,对水解木片分别进行乙醇/水抽提木素及乙醇沉淀回收半纤维素废液抽提木素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P因子196条件下,水解液乙醇沉淀回收半纤维素达到最大值得率为6.01g·L-1,乙醇沉淀半纤维素废液回用的水解木片抽提液,经酸化处理后木素沉淀量高于乙醇/水的水解木片抽提液。在190℃/110min条件下,乙醇沉淀半纤维素废液回用后的水解木片抽提液,酸化沉淀回收木素量达到最大值15.77g(每100g绝干水解木片),占原料中总木素量的60.63%。通过木素的红外分析对比发现,回用乙醇废液提取木素中羟基的吸收峰强于乙醇/水抽提的木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酶法水解豆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在复合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与底物比值)为1·2%时,豆渣与水的比例为1g∶12mL。应用正交试验找出最佳水解条件,即pH为4·5,水解时间为12h,水解温度为40℃,豆渣与水的比例为1g∶12mL,在此条件下水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为39·03%。同时研究了以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作为月见草油微胶囊粉末油脂壁材的可行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170℃下,分别采用水热预水解法和1.0%(质量分数)乙酸强化水热预水解法抽提相思木,通过乙醇沉淀法回收预水解液中的半纤维素,分析了乙酸对预水解液中溶解半纤维素的化学组分及含量、乙醇沉淀半纤维素回收率及其组分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可显著提高预水解液中低聚糖和总糖含量;在170℃下预处理35 min时,乙醇沉淀半纤维素回收率最大;离子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乙酸强化水热预水解乙醇沉淀半纤维素的化学组分与水热预水解乙醇沉淀半纤维素相同,但木糖和木素含量较高,而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含量偏低;凝胶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乙酸强化水热预水解乙醇沉淀半纤维素平均分子质量低于水热预水解乙醇沉淀半纤维素;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乙酸强化水热预水解乙醇沉淀半纤维素聚木糖主链上残留阿拉伯糖支链较少,有明显木素 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存在。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豆渣为原料,先用传统化学方法碱法处理得到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然后再用改进的酶法处理前一步得到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进一步提取大豆可溶性膳食纤维,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碱法和酶法条件进行了优化。湿豆渣经烘干、粉碎、碱液水解、酶解、沉淀、干燥后制得膳食纤维。结果表明,碱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80℃,物料比1∶15,反应时间1.5h,p H13。在此条件下,豆渣中SDF得率为18.2%。碱处理得到的IDF使用复合多糖酶处理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45℃,物料比1∶15(m∶v),加酶量10.0%,反应时间1.5h,p H4.5。在此条件下,SDF得率为11.09%。  相似文献   

5.
酶碱法提取薯渣膳食纤维及其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干薯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淀粉,碱法水解蛋白质、脂肪的提取方法,再用挤压膨化技术对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并结合超微粉碎技术,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和感官指标。淀粉酶用量为6u/g原料、pH6.2±0.1、时间30min以上。采用1~2%的氢氧化钠溶液保温60min以上,提取的产品总膳食纤维含量达到80.70%,是薯渣粉含量的2.84倍,淀粉含量2.40%,而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0.49%、0.38%。挤压膨化可使产品的可溶性纤维含量增加5.28%,达到了保健功能与口感俱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宋慧  苗敬芝  唐仕荣 《粮油加工》2010,(10):129-132
采用酶法提取生姜中的膳食纤维,利用植物蛋白酶、糖化酶依次水解除去生姜中的蛋白质和淀粉,95%乙醇沉淀可溶性膳食纤维,过滤后用乙醇、丙酮洗涤滤渣,去除脂肪等脂溶性物质,干燥得膳食纤维。结果表明:植物蛋白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0%、时间3h、pH值7、温度55℃;糖化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4%、时间1h、温度60℃;生姜中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66.90%。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枣渣为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酸解、高压蒸煮和超声分散进行预处理,再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根据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得率来选择最佳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枣渣经121℃,0.1 MPa高压蒸煮30 min后,再加0.5%的纤维素酶水解,SDF的得率达11.3%。和其它方法相比,该工艺过程的水解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生姜渣为原料,对酶-化学法提取其中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探究。考察α-淀粉酶添加量与NaOH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对生姜渣中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标准,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出提取的最优工艺为:α-淀粉酶用量0.3%,NaOH用量2.0%,水解时间50 min,水解温度70℃,在此工艺条件下,生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28.58%、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66.21%。  相似文献   

9.
《肉制品 淀粉含量测定》(GB9695·14—88)中有关肉制的淀粉含量测定的过程可以简述为:试样经前处理——加入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在90℃水浴上加热,滤去上清液,用热乙醇洗涤沉淀,除去脂肪和可溶性糖,沉淀经盐酸水解后,用碘量法测定水解后的葡萄糖,再折算成淀粉含量。在实际操作中,就样品中葡萄糖含量多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问题笔者作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幸宏伟  程琳 《食品科技》2011,(10):153-156,160
分别由红皮黄心、红皮白心、白皮红心3种红薯渣原料制备,通过实验比较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结果表明:红皮白心红薯是提取并转化获得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理想材料。以干燥、粉碎的红薯渣为原料,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1:3混合提取红薯渣膳食纤维,利用纤维素酶法将原料中的膳食纤维降解为可溶性膳食纤维,经4倍无水乙醇沉淀后获得可溶性膳食纤维。实验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纤维素酶法降解膳食纤维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20μL,反应温度50℃,酶作用时间为2.5h,pH为4.0,未采用纤维素酶降解的对照组实验所得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32.19%,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后得到的红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60.97%,提高了28.78%。  相似文献   

11.
以酸性火龙果果皮多糖(PPP-3)和乳清蛋白(WPI)作为微胶囊外壳,并利用甾醇和谷维素在亚麻籽油中的结晶行为,以吐温80做乳化剂,谷氨酰胺转氨酶做固化剂制得一种具有靶向缓释特性的微胶囊油脂粉末。建立了甾醇和谷维素的结晶条件,并对设计的3种油脂粉末的理化特性、稳定性和靶向控释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甾醇和谷维素比例为谷甾醇∶谷维素=4∶6,PPP-3多糖为外壳的微胶囊油脂粉末SE-1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并能显著延缓亚麻籽油在储藏期间的氧化败坏。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显示SE-1能够有效抵抗模拟胃酸消化,并且在模拟肠道消化过程中也表现良好的靶向释放特性。这种特殊结构的微胶囊油脂粉末为不饱和脂肪酸的设计和功能性不稳定因子的靶向输送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元宝枫籽油进行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制备工艺为:麦芽糊精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为3.54∶1、壁材质量分数为28.1%、壁芯比为2.5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5.7%;大豆分离蛋白与阿拉伯糖质量比为5∶1、壁材质量分数为7.5%、壁芯比为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9.0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分级醇沉香菇多糖的益生活性差异。方法 采用20%、50%和80%乙醇对香菇多糖进行分级醇沉,并研究分级醇沉香菇多糖对植物乳杆菌的增殖作用和体外耐受模拟胃肠液性能。结果 在发酵48 h时,以80%醇沉香菇多糖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到9.62 log CFU/mL; 50%醇沉(9.21 log CFU/mL)、20%醇沉(9.07 log CFU/mL)和菊粉组(8.67 log CFU/mL)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葡萄糖组的活菌数(8.35 log CFU/mL,P<0.05)。发酵液pH表明,在发酵48 h时, 80%醇沉香菇多糖组的pH降低至3.23,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外模拟胃肠液结果表明,以80%醇沉香菇多糖为碳源培养120 min时,植物乳杆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分别为63.37%和96.37%,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菊粉组(P<0.05)。结论 以80%醇沉香菇多糖为碳源可以促进植物乳杆菌的增殖,并提高植物乳杆菌在模拟胃肠液环境中的存活率,具有一定的益生元活性。  相似文献   

14.
微胶囊化榛仁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榛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2%,极易氧化变质,且与食品原料不易混合均匀。本研究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将液态的榛仁油制成固体粉末油脂。试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均质次数为3次、均质压力为40MPa、进料温度40~50℃、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榛仁油的效率可达到87%以上。制取的粉末榛仁油微胶囊为乳白色粉末,水分含量2.53%,密度0.71g/cm3,溶解度97.1%,平均粒度16.7μm。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water temperature and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epimerization and extractability of tea catechin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and epicatechin gallate (ECG) were partially epimerized into 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 and catechin gallate (CG), respectively, when tea catechins extract was heated in water solution at 100 °C for 2 h or dry tea was extracted in water at 100 °C. The epimerization of the catechins was inhibited if the tea catechins extract was heated as solid powder and the dry tea was extracted in 50% (v/v) ethanol or in water at 80 °C or below. When the dry tea was extracted in water, the extractability of catechin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up to 100 °C,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catechins between 80 °C and 100 °C. When teas were extracted using ethanol solutions, the highest extractability of total catechins was obtained in 50% (v/v) ethanol for dry tea and in 75% (v/v) ethanol for fresh tea leaf.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al profiles of tea catechins in teas to be tested, dry tea should be extracted in 50% (v/v) ethanol for 10 min, while fresh tea leaf should be extracted in 75% (v/v) ethanol for 10 min. For commercial extraction, tempera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80 °C if water is used as the solvent.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收菲律宾蛤仔蒸煮液中的多糖并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对多糖进行脱腥和保护。方法 采用超滤醇沉工艺回收菲律宾蛤仔蒸煮液多糖, 以该多糖为芯材, 大豆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菲律宾蛤仔蒸煮液多糖回收工艺为: 蒸煮液固形物含量调整为10%, 3万分子量超滤膜除杂, 透过液加入3倍体积乙醇, 室温醇沉24 h, 沉淀冻干得菲律宾蛤仔蒸煮液多糖粗品, 总糖含量大于80%, 回收率高于70%; 喷雾干燥法制备菲律宾蛤仔蒸煮液多糖微胶囊工艺参数为: 乳化剂用量0.1%、多糖浓度10 mg/mL、壁材比例3:1、均质时间3 min, 得到的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68.63%。结论 超滤醇沉工艺适用于菲律宾蛤仔蒸煮液中多糖的回收, 该多糖采用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包埋处理, 能够很好地掩盖其腥味, 并起到保护作用。该研究为菲律宾蛤仔蒸煮液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生姜风味物质的提取和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姜精油化学成分,共分析鉴定出49种化学成分;同时用3种不同的有机溶剂(丙酮、100%乙醇、80%乙醇)萃取干姜得到姜油树脂。利用HPLC-MS方法检测了3种姜油树脂的化学成分。丙酮萃取法姜油树脂得率最高,辛辣呈味成分也最为丰富,而80%乙醇溶剂浸提的产品中,姜油树脂的主要呈味成分-姜醇的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微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炳群 《食品与机械》2002,(1):16-17,19
对制造胶囊化天然维生素E粉末的工艺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工艺过程包括乳化液的制备和喷雾干燥造粒。影响工艺及产品 因素包括原料配方,乳化工艺条件,均质压力及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等。性状分析及贮实验表明:微胶囊型天然维生素E的水溶性,流动性,分散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均好。  相似文献   

19.
西藏青稞β-葡聚糖提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西藏青稞为原料,经过粉碎、淀粉水解、碱液提取、乙醇沉淀等工艺提取β-葡聚糖;结果 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60目青稞粉,料水比1:5,加酶量400 U/mL,酶解时间1 h,提取液pH值 8.5,温度80℃,乙醇沉淀时乙醇加量为浓缩液2倍,在此工艺条件下,β-葡聚糖提取率为1.09%, 同时得到18%葡萄糖。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雪莲果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新的功能性食品,以新鲜雪莲果为原料,榨汁后滤液喷雾干燥制备雪莲果汁粉,滤渣制备雪莲果渣粉。考察了护色剂对雪莲果汁粉及出粉率的影响,并对产品中低聚果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以玉米胚芽油为芯材,雪莲果汁及其他材料为壁材,采用微胶囊技术研发新型的功能性雪莲果汁粉末油脂。结果表明:0.20%的柠檬酸护色效果较好,制备的雪莲果汁粉末油脂表面油含量2.11%,包埋率92.6%,冲溶后的乳状液有雪莲果香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