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价流域治理的综合效益,基于物元可拓理论,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四级评级标准,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相应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构建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同时,运用构建的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结合淅川县鹳河流域治理项目的数据,对其流域治理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流域2010年的流域治理综合效益等级为"中",2013年流域治理效果有所提升,流域治理综合效益等级为"良",两项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当各评价指标值上下浮动10%时,其最大综合关联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评价等级未变,表明物元可拓模型评价结果稳定可靠。研究成果对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茹河流域水保生态工程治理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域治理项目的重点是其治理效益,本文针对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一期项目的治理情况,对其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出了治理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并对其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的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朝阳县木头城子镇满达小流域项目区的整体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模型评价了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并总结了流域治理经验,以期为促进该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理论支持。文章对比分析了满达小流域在2015-2016年期间的综合治理状况,探讨了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从而反映了流域系统内部收益在综合治理期间的效益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建昌县城镇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污染破坏碾房小流域生态环境,土壤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阻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碾房小流域实施有效治理迫在眉睫,同时有必要构建科学的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体系。文章利用熵值分析法建立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并结合建昌县碾房小流域治理特点,从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生态恢复和农田生产力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当地小流域治理效益。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和生态恢复的治理效益较高,基本符合实际治理成效,该评价模型对后期小流域治理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不仅涉及地区范围广、投资巨大,而且种类繁杂,能否对治理效益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价,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大凌河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全面客观的效益评价体系,对近6年该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进行有效分析,该评价体系对于辽宁省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对科尔沁左翼中旗珠日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建设及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经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明显减少,该治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环境建设的不断重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前蒿小流域的基本状况,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类型、水土保持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工程治理措施布设、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调整了农业产业机构,为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顺利开展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社会评价研究工作,于1997年4月22日至29日对包浍河流域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查勘了河道疏浚工程、下游堤防以及拦河闸、涵闸、交通桥等建筑物,并就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社会评价模型广泛征求意见,调查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效益、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该治理工程进展顺利,部分工程已竣工,开始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9.
绥中县宽邦镇大栗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存在种类繁杂、投资巨大、涉及地范围广等特征,能否客观有效地评价治理效益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以绥中县宽邦镇大栗小流域,将主成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可以客观反映小流域治理状况的评价体系,运用该体系有效的分析了研究小流域近5a的治理效益,以期为小流域治理方案优化设计及其效益评价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道治理工程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长江河道治理情况,分析了河道治理与地区经济的关系,介绍了河道治理工程经济效益的计算及评价方法,包括防洪效益、航运效益、岸线利用效益、增加水土资源效益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总结胜利农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农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治理特点,从生态、经济两个方面对该工程的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朝阳县六家子小流域为例,通过对水保措施综合效益和投资费用的分析,评价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经济可行性。研究表明:水保治理项目在朝阳县六家子小流域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81. 66万元;该治理项目经济可行,且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可为朝阳县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在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了解决各单项小流域治理效益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提高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模型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和通用的模型——投影寻踪分类模型。采用基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投影方向,同时用最佳投影方向信息研究了各评价指标对小流域治理效益的影响水平,取得了符合客观实际的分类结果,为小流域治理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流域综合治理的不断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已经成为领域研究热点,正确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对于流域治理工作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此,从石泉县梧桐沟小流域概况出发,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起该流域水土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进行了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的结果为,梧桐沟小流域宜采用混合模式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治理。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地形和地貌相差悬殊,径流量变幅较大,极易在弯曲、狭窄段卡冰结坝,壅高水位,造成凌汛灾害。人民治理黄河70年来,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黄河凌汛治理与保护效果显著,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采用人民治理黄河50 a防凌效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前后洪水泥沙的对比,并考虑下泄流量变化,对黄河下游近20 a防凌效益进行分析。通过防凌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的估算,计算出黄河流域近20 a防凌效益,并估算人民治理黄河70年黄河防凌效益为1 608.58亿元。  相似文献   

16.
对同一区域内不同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挑选适宜该区域更有效的治理方式和以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由统计和监测数据对西林县实施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龙英、八阳、普驮3条小流域评估分析,结果表明3条小流域治理后水土流失被有效的控制,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与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过引进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率(Z)、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率(Y)、林地面积增加率(X)、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的参数(H)4个因子,运用加权求和得到龙英、八阳、普驮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的参数H_1、H_2、H_3分别为0.924、0.574、0.479。效益具体等级评价分别为"优""良""良"。运用静态分析法求得3条小流域经济参数——计算效益期内净效益、效益费用比、经济效益系数、还本年限、敏感性分析5个指标值后分析。结果表明3条小流域治理投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3条小流域数据体现优势各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模型,对密云县2006—2010年21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治理效益"一般"级别以上的小流域占21条小流域的91%,"很好"级别的占24%,治理效益显著。同时表明,根据小流域的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治理,能够提高治理效益,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流域治理效益分析,经分析年输沙量的减少是流域治理结果,并且该流域治理效益比较明显;另一部分是年输沙量计算模型的推求,用这个模型可以计算出无资料地区的年输沙量,也可以计算无资料年份的流域年输沙量。  相似文献   

19.
临汾市沟坝地治理项目是围绕淤地坝工程进行的沟滩地开发、整治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增地富民,开发、整治沟滩地,尽快发挥淤地坝效益。介绍了临汾市沟坝地治理项目概况,从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明确任务、监督到位等方面阐述了项目主要做法,并对其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建德市近几年来效益农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对水利建设如何适应效益农业的发展作了一些尝试,同时对治理措施和治理效益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