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啤酒在瓶中的再发酵本来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在装瓶前往成熟啤酒中混合酵母和糖进行再发酵通常难以控制,这可能导致批次与批次之间的质量不一致.在本研究中,上面发酵啤酒被混以新扩培的酵母和可发酵性浸出物,此浸出物由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或几种市售的可利用糖浆之一.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以相同速率发酵,在两周内达到了最终发酵度,麦芽糖只部分被发酵或根本不发酵,主要依使用的酵母菌株不同而不同.检测了几种可能影响糖吸收的因素,瓶中啤酒的二氧化碳压力导致了酵母发酵麦芽糖能力的丧失,而它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吸收却仅有很小的影响,这个差别可能是由于糖运输到细胞内的机制不同而引起.尽管麦芽糖是麦汁中主要的糖类,但它却不适于瓶中啤酒的再发酵,使用高麦芽糖含量的糖浆可以导致不一致的发酵或发酵停止,再者,残存糖会使酵母沉淀稳定性变化无常.  相似文献   

2.
麦汁中含有五种可发酵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在大多数麦汁中,麦芽糖的浓度最高,其次是麦芽三糖和葡萄糖.酵母对以上糖的吸收按一定顺序,葡萄糖抑制了麦芽三糖的吸收,酵母吸收葡萄糖不需要消耗其代谢的能量,而对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吸收需要能量(活性传递).各种糖的浓度和它们相关的比例会影响到酵母对总体麦汁的发酵速率和程度.Ale啤酒酵母菌株和Lager酵母菌株对麦汁糖的吸收各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与Lager酵母菌株相比,Ale啤酒酵母菌株很少能利用麦芽三糖.此外,麦汁中葡萄糖和麦芽三糖的浓度会影响到啤酒的风味.特别是,用提高了葡萄糖浓度的麦汁酿造的啤酒其所含的酯浓度会升高(特别是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而用含高浓度麦芽糖的麦汁所酿造的啤酒,其酯的浓度大大减少了.高浓酿造(>16°P)容易发生此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啤酒生产酵母对麦汁中糖类的利用啤酒生产上常用的酵母是啤酒酵母(用于顶面发酵)及卡氏酵母(用于底面发酵),有时亦用其它酵母属的,如用酒香酵母属的酵母种来进行啤酒生产。啤酒酵母和卡氏酵母能同样地发酵单糖和双糖,它们对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的发酵作用迅速;对麦芽糖的发酵作用比较缓慢,对麦芽三糖的发酵作用更慢,对麦芽四糖以上的葡聚糖则不发酵。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啤酒厂家的酵母对不同啤酒糖浆极限发酵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啤酒厂家的酵母,啤酒糖浆中的麦芽糖、麦芽三糖、可发酵糖的含量都会对啤酒糖浆的极限发酵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玉米糖浆在啤酒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适应我国啤酒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淀粉糖行业开发了啤酒用淀粉糖浆。糖浆做为啤酒生产中的辅料之一 ,它具有使啤酒生产成本降低、麦汁浓度易控制、啤酒厂排出的三废少等优点。并且 ,糖浆使用量仅 10 %~ 15 % ,即可生产高浓稀释啤酒。糖浆质量以总浸出物、可发酵性糖、麦芽糖三项为重要指标。总浸出物浓度高低和商品价格有关 ,目前所用糖浆浓度为 70 %左右 ;可发酵性糖关系到啤酒发酵度 ,其含量应由目前的 6 5 %提高到 70 % ;可发酵性糖最好大部分是同麦汁组分相似的麦芽糖 ,若葡萄糖含量太高 ,则啤酒口味发淡。1 啤酒生产常用辅料啤酒生…  相似文献   

6.
啤酒发酵度系指麦汁中浸出物被酵母消耗掉部分与原汁中浸出物总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高发酵度啤酒以其口味清爽干净而受到欢迎。1.选择高发醇度酵母不同的酵母菌种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如发酵度、凝聚性、副产物还原汉乙酸的能力等有很大差异。发酵度反映了酵母对糖类的发酵情况。通常的酵母能发酵单精,双精。某些苗种不能发酵三糖,在相同组分的麦汁中发酵度就低。如果选育的菌种不仅能发酵单精,双糖,而且能发酵三糖,四糖甚至异麦芽糖,那么发酵度就会明显提高。如我国著名的青岛啤酒,其酒体、风味都很好,但其酵母发酵度偏低。在传…  相似文献   

7.
考察干物质含量、温度、酸碱度、添加糖种类等因素对葡萄糖浆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增加或添加麦芽糖会使糖浆粘度升高;温度升高,添加果糖、葡萄糖或蔗糖会导致糖浆粘度下降;酸碱度对葡萄糖浆的粘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是麦芽汁中的主要可发酵糖分.测试31株果实来源酿酒酵母菌株和工业菌株对这些糖分的代谢能力,分析其对啤酒发酵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都能快速代谢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不能代谢麦芽三糖,而菌株同化和发酵麦芽糖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差异系数分别为39.4%和33.9%;菌株的麦芽糖同化和发酵能力与真正发酵度存在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80;果实来源菌株的总体麦芽糖同化、发酵能力及真正发酵度显著低于工业菌株(P<0.01).选用工业菌种过程进行麦芽糖代谢鉴定是快速筛选高发酵度菌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谈麦汁糖类组成对啤酒发酵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酵母吸收糖类顺序的生理特性,阐述增加麦汁中葡萄糖等单糖含量对提高发酵度的重要性;并从10°P干啤酒中麦汁糖类组成的分析情况进一步说明其副发酵度的影响。我们通过添加淀粉酶及调整糖化工艺,提高了麦汁中可发酵性糖含量,改变了麦汁中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的比例,使三者比例约为65:23:12,而普通啤酒一般为10~15:67~72:18~22,显然增加了葡萄糖含量。并从发酵中证实麦汁糖类组成对提高发酵度是关键要素,使用普通酵母也能生产高发酵度的干啤酒。  相似文献   

10.
赵英 《啤酒科技》2003,(7):63-67
我们研究的是在以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为主要可同化糖的低氨基氮麦汁中,添加碳源和氮源对酵母的糖利用能力和生成乙醇速度的影响。外观浸出物浓度,也就是基于测量麦汁比重来衡量麦汁中全部干物质数量的浓度值,以此表示发酵程度(DF)的变化。当葡萄糖与麦芽糖的比例变化时。外观浸出物的减少速率无明显变化。高葡萄糖浓度会明显抑制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吸收。氮源的添加,特别是天门冬氨酸(Asp)的添加,最有效地增强浸出物的利用能力。通过间歇添加天门冬氨酸的方法,使外观浸出物浓度从14%(最初的外观浸出物浓度)降低至3.5%,即当DF达到75%时的发酵时间可缩短至对照试验的72%。Asp的添加也可增进细胞增殖和麦芽糖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1.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老面团过程中对可溶性糖的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GMCC2.0562和/或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1.0579纯菌接种发酵老面团,研究老面团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可溶性糖的代谢作用。本实验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老面团中可溶性糖(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为流动相乙腈/水(70∶30,V/V),流速1.0mL/min,柱温25℃;ELSD漂移管温度83.5℃,载气空气流速2.2L/min。结果显示,S.cerevisiae2.0562能快速消耗麦芽糖、蔗糖和葡萄糖,对果糖的消耗较慢;接种单一L.brevis1.0579时,麦芽糖、葡萄糖的浓度增大,总体而言蔗糖浓度呈下降趋势,果糖呈上升趋势;接种S.cerevisiae2.0562和L.brevis1.0579时,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浓度前几个小时降低,随后开始增加,而乳酸菌的存在减慢了酵母菌对蔗糖的消耗。由此看出接种不同菌种对可溶性糖的消耗不同,所以对老面团特性及代谢物的产生会有不同的影响,最终将影响馒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该文在摇瓶和100L发酵罐上研究了碳源物质对游动放线菌A-5.6发酵产阿卡波糖的影响。首先在摇瓶中考察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碳源(分别为60g/L、80g/L和100g/L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对阿卡波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最利于菌体的生长但是对阿卡波糖的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麦芽糖最利于阿卡波糖的合成。基于此,利用摇瓶进一步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麦芽糖和葡萄糖的不同配比对阿卡波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麦芽糖和葡萄糖配比(质量比)为3∶1时,阿卡波糖产量达到最高。根据摇瓶的实验结果,最后在100L发酵罐上研究了补料培养基中麦芽糖和葡萄糖的配比以及发酵过程总糖控制浓度对阿卡波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麦芽糖和葡萄糖配比(质量比)为4∶1且总糖浓度控制为4g/100mL时,阿卡波糖产量最高,达到2452μg/mL。  相似文献   

13.
以鹅掌柴蜂蜜为研究对象,对鹅掌柴蜂蜜、常见掺假物质和掺假蜂蜜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绘制以果糖含量为X轴,麦芽糖含量为Y轴与果葡糖浆、玉米糖浆、麦芽糖浆含量的等值线图;建立鹅掌柴蜂蜜标准糖类指纹图谱,同时对常见掺假物质及掺假蜂蜜的相似度及99%置信区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掺假物质为果葡糖浆时,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变化不差异性不大,当掺假物质为玉米糖浆和麦芽糖浆时,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随着掺假量的增加而减少,麦芽糖含量随着掺假量的增加而增加,蔗糖含量均为未检出;掺假物质与果糖、麦芽糖的等值线图直观地呈现出鹅掌柴蜂蜜掺假玉米糖浆、麦芽糖浆的分布,可以定量鉴别鹅掌柴蜂蜜掺假情况;鹅掌柴蜂蜜之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99,说明标准糖类指纹图谱能够反映鹅掌柴蜂蜜的共同特性,同时也能够反映掺假蜂蜜与鹅掌柴蜂蜜之间的差异;计算出鹅掌柴蜂蜜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含量99%置信区间,果糖的含量范围为42.27 g/100 g~47.79 g/100 g,葡萄糖的含量范围为21.56 g/100 g~27.53 g/100 g,蔗糖为未检出,麦芽糖为0.92 g/100 g~1.55 g/100 g,研究结果可以为蜂蜜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掺假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比较8个不同地区(省份)龙眼肉中浸出物及糖类组分的差异。以期为完善龙眼肉的质量标准及资源分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各地共40份样品,参照药典或食品国标方法检测水溶性浸出物及总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含量,按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地样品进行归类。结果:各地龙眼肉糖类组分含量中,总糖、葡萄糖、果糖东部略优于西部地区;而蔗糖则高纬度较优于低纬度;福建、两广等东南沿海省份的蔗糖/己糖比例则高于西南地区的泰国、越南等。结论:本实验为龙眼肉在药用标准中增加糖类组分作为质量指标;及将蔗糖/己糖比例作为鉴别泰国、越南仿冒莆田龙眼肉的评判依据,提供了理论数据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杨  李红  杜金华 《食品科学》2011,32(15):186-190
研究路德类酵母菌落和细胞形态特征及其利用麦汁中糖的特点,发现其菌落为奶油色,半透明,有光泽,表面光滑,湿润,质软,中间凸起,边缘整齐;细胞为柠檬形,较大,两端出芽生殖。路德类酵母发酵89.9%的果糖和91.9%的葡萄糖,而对于蔗糖的利用率达到100%,但是不发酵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将路德类酵母应用于发酵麦汁制得无醇啤酒,并对其产酒精及风味物质的特点予以研究,结果发现:路德类酵母发酵麦汁产酒精量较低,约只相当于同条件下普通啤酒酵母的1/6,当原麦汁浓度低于8°P时,乙醇含量低于0.5%;风味物质的种类与普通啤酒基本相同,但含量相对较低,而与市售无醇啤酒相比,酯类含量较少,高级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口感较接近。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低聚异麦芽糖(IMO)的工艺,主要涉及酶法获得低纯度IMO和酵母纯化工艺两部分。首先将玉米淀粉液化和糖化,然后转苷生成低纯度IMO。低纯度IMO通过酵母发酵法除去可代谢糖类(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等),有效地转化成高纯度的IMO。酿酒酵母可以发酵除去IMO糖浆中的葡萄糖,在麦芽汁中培养的酵母还可以发酵麦芽糖和麦芽三糖。发酵3d后,生成高纯度的IMO,主要成分为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占总糖98%以上。酵母发酵过程中,酵母细胞的死亡率的增加取决于发酵策略和低纯度IMO的浓度,对数期的酵母细胞发酵效果优于稳定期的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7.
蔡国林  赵海锋 《啤酒科技》2005,(8):58-62,66
我们进行了一个置信度P〈0.05的三因子实验,利用大麦麦芽(BM)或高梁芽(SM),精选玉米(MZ)或腊质高梁(WXSOR)粉粒为辅料,添加或不添加糖化酶(AMG)生产Lager啤酒,研究其144h发酵过程中糖酵解和乙醇生成情况。在BM麦汁中,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分别占总可发酵糖的20%,68%和13%,而这个比例在SM麦汁中则分别为35%,48%和17%。添加AMG后,麦汁中葡萄糖含量从9.3g/L增加到24.5g/L,总可发酵性糖含量用g葡萄糖/L表示,从59.2g/L增加到72.6g/L。和BM麦汁相比,SM麦汁的葡萄糖含量约高50%,而初始麦芽糖则要低40%左右。用WXSOR或MZ作酿造辅料,生产的麦汁和啤酒具有相似的特性。AMG的添加使麦汁中葡萄糖量增加2.5倍以上,并使可发酵性糖量增加23%以上。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可发酵性糖的消耗符合一级反应方程。葡萄糖、麦芽糖和麦芽三糖消耗50%的时间分别为49h,128h和125h,这清楚地表明酵母优先利用葡萄糖。和不添加AMG的麦汁相比,添加AMG麦汁中的麦芽糖和麦芽三糖的消耗速度分别加快和变慢了。发酵终了,BM啤酒的乙醇含量(5.1%,v/v)比SM啤酒(3.9%,v/v)要高。在添加AMG的啤酒生产中,用BM还是用SM及添加MZ辅料在最终的乙醇浓度上并无明显区别。研究结果表明,AMG可以降低糊精含量,增加初始葡萄糖量和总可发酵性糖量,特别是在利用SM为原料的时候,该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健食品》2009,(2):64-65
无糖食品.也称代糖食品(SugarlFroe),指的是用非糖甜味剂代替食糖制作的食品,这些非糖甜味剂能被人体吸收和代谢.也有一定甜度和热量,食用后不易致龋齿.也不升高血糖。按照欧洲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9.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外8种软饮料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异麦芽糖的含量。测定时,将折光检测器与质量检测器串接联用,以折光检测器测定含量高的糖,以质量检测器测定含量低的糖。异麦芽糖的检出可以证实该软饮料以玉米糖浆作甜味剂。  相似文献   

20.
以3种小麦粉高筋郑麦366、低筋郑麦103和中筋矮抗58为原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面团发酵过程中的可溶性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及果糖)、有机酸(乳酸、乙酸)及醇类物质(甘油、乙醇)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蔗糖在面团刚开始发酵就被迅速分解,在酵母发酵面团中检测不到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在面团发酵过程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发酵3 h后含量降至0. 5 mg/g面团以下;甘油和乙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酵后面团中的乙醇和甘油含量最高分别可达8. 383和3. 179 mg/g面团;乙酸和乳酸含量在短时间发酵逐渐增加,发酵长时间后出现波动变化。不同筋力小麦粉面团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但变化速率不尽相同。不同发酵方式下面团中的各种代谢物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存在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在直接发酵面团中变化最显著,而在老面发酵面团中变化幅度较小,中种发酵面团中可溶性糖含量最低。发酵过程中酸、可发酵糖及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为研究这些物质对面团的影响、发酵程度及发酵终产品品质及风味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