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谱分解成像反映储层的物理性能比其他地震属性更直接。其特定的思维方式是:第一是基于地震叠后数据体完成了研究区主要目的层的频谱分解处理,得到一系列离散频率调谐数据量,然后然后利用地质影像和动画解释技术来识别断裂体系、沉积环境、储层分布的地质现象。应用实例表明,该识别断裂系统,不仅可以指导剖面的断层解释和平面组合,而且可以做出详细的断层解释;在进行沉积环境分析时,不仅可以确定沉积相类型,而且可以确定沉积相的形态;可以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储层预测和确定砂体的展布和厚度。本文根据频谱分解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断裂系统识别、沉积环境分析和储层横向预测。  相似文献   

2.
薄储层厚度的计算已有不少成熟的方法,如反射振幅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地震资料主频来计算厚度的,分辨率相对较低。而频谱分解技术基于薄层调谐的原理,利用全频段的信息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突出了高频信号,从而提高了对薄储层厚度的识别能力。本文通过频谱分解技术在河183井区的应用,探讨了频谱分解技术求取储层厚度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小波变换谐频特征分析技术和多属性交汇分析方法,开展地震谐频属性分析,建立地震波的瞬时特性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关系,求取包含储层含油气性的三维数据体,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性预测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近系是济阳坳陷最重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石油储量主要集中在馆上段,为河流相沉积,岩性、岩相变化快,极易形成岩性油气藏或构造-岩性油藏,河流相储层的识别和描述精度对此类油藏的勘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河流相储层常规描述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频谱分解的新近系河流相储层精细描述技术方法,在埕岛-老河口地区应用取得成功,有效地指导了岩性油藏的勘探开发部署。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震资料主频不高,分辨率有限,对一些薄储层和地震上没有响应的储层无法有效进行预测,因此科研人员开始利用频谱分析进行烃类检测和储层预测的研究。频谱分解技术是源于BP石油公司的一种基于频率域的储集层解释新技术,它利用短时窗傅里叶变化技术把目标地质体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进行识别,从而更好地确定储集层几何形态,改善地震分辨率。该技术被广泛用于刻画横向上不连续的地质异常体、预测薄储集层结构以及判断沉积环境等方面,在A气田的储层预测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储层预测中,油气检测及含油气储层分布预测一直都是研究的难点,尤其是利用叠后资料进行预测是更加困难。本文采用基于多子波地震道模型的多子波地震道分解和重构技术以及基于分解数据体的频谱分析技术,对某地区的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油气检测和含油气分布预测,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叠前资料与叠后资料相比具有良好的保真性和多信息性,叠前地震属性更能可靠地揭示地质体的岩性特征及含油气性。但叠前地震属性进行含油性的预测对于所有的油藏类型并非都是适用的。通过叠前地震AVO属性适应性方面的研究,总结出不同层系、不同油藏类型储层的适用条件及影响因素。指出只有加强"处理解释一体化",才能充分的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深入发展,地震勘探已从传统的构造研究发展对岩性圈闭、缝洞、薄储层等隐蔽性油气藏的研究。针对薄层的厚度薄、变化大、横向连续性差和各向异性强的特点,提高对薄层的识别、追踪和评价的有效性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运用谱分解技术以对薄互层储层进行综合识别研究。本文主要概述对薄储层的研究,从地震出发,结合谱分解的高频部分有利于识别薄储层,从而有利于薄储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东濮H99—111块构造位置始终处在油气运移的指向上,紧邻油源区,存在着寻找岩性油藏的极大可能,但该区现有已知井很少且地震地质条件复杂,运用传统方法在该区进行滚动勘探难度较大。本文充分应用三维地震人机联作、三维地震储层预测等技术手段,对该区的储层进行了精细研究。发现并落实了有利目标勘探区,在勘探难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成功地实现了岩性油藏滚动勘探突破,为在高成熟地区开展勘探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陆相沉积环境条件下,识别与刻画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是隐蔽油气藏勘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频谱分解技术主要是利用频谱调谐原理描述储层的展布和厚度;分频融合技术则是从频谱分解的结果中挑选出最能反映地质体特征的单频体,以RGB融合显示方式形成一个具有通频信息的彩色数据体,其独有的成像效果提高了砂体预测精度。在实际河道砂体预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频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的多尺度信息对储层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检测储层时间厚度变化的工具。地震数据振幅谱可以识另4地层的时间厚度变化,相位谱可以检测地质体横向不连续性,在确定油藏边界、计算地层厚度方面比传统地震属性研究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文中首先介绍一种先进的频谱成像算法一匹配追踪算法,然后应用此技术对高柳地区薄互层砂岩储层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频谱成像技术在实验区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比常规的时频分析方法有着更好的时频分辨率和时频聚焦性,在处理实际地震信号这类非线性非平稳信号时,有更好的优势.但是HHT方法由于自身算法存在的不足,导致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后的结果会出现模态混叠、端点效应和曲线拟合等问题.为了使HHT方法更准确地...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多个波阻抗界面产生的子波叠加效应和鸣振效应,使得地震道不能直观反映界面位置和地层组合特点,而且不同的地质目标对地震资料的不同频率成分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因此,利用地震信号的特定频率或频带信息来突出地质目标的成像效果,一直是石油物探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分频技术,对松辽盆地南部某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得到了比较清晰和合理的储层解释结果,证实了分频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M区多目的层、重力流沉积背景,储层埋藏深、横、纵向变化快、精细预测难度大等难题,在对地震数据、地质数据和测井曲线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应用拟声波阻抗反演和叠后地震衰减属性技术预测了砂岩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储层内部含油气性分布,精细刻画出有效储层的分布范围,并以此为基础落实有利目标区,实施井位部署,已实施井位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5.
喇萨杏油田是3个大型背斜构造组成的大型背斜构造油气藏,各油层组储层比较发育,在背斜构造上油水以最简单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上油下水结构)。但是在各种地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下,使得油水关系又没有那么简单的规律,一般是高低不平的曲面,因此常规地震方法很难对油水界面进行预测。本文将研究区内录井、测井、试油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应用谱分解技术从单井着手分析,并找到过渡带研究区内油底和水顶的频谱规律,进而采取谱分解基础上的多属性体运算等步骤达到了预测油水界面的目标,进而使油水界面从点到线地震预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地震属性分析是储层描述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发展迅速,在油气田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储层预测技术在大港油田歧口凹陷的应用效果,明确了对复杂储层分布区应用波形相似度、均方根振幅、平均瞬时频率、平均瞬时相位等地震属性分析的地球物理新技术,是进行精细储层预测与砂体识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低阻油层在珠江口盆地广泛发育,油层段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岩石粒度细,泥质含量重,储层的各种岩石物理参数与围岩接近,储层平面展布范围及厚度的预测一直困扰着本区低阻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进展。受本区客观地质条件制约,应用传统的基于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对低阻油层进行储层预测风险较高。根据该区低阻油层储层特殊的地质条件,以文昌X构造ZJ1ⅢU油组为例,采用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提高了地震资料对薄层的识别能力。采用提高分辨率之后的地震资料进行有色反演,对低阻油层的储层平面展布范围进行预测,采用谱分解技术对低阻油层储层的厚度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与已钻井资料吻合良好,建立起了一套适用于本区低阻油层储层预测的地球物理技术系列,为邻区低阻油层的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