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气水井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停的受到油气流的作用,使油井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逐渐老化,出现不同类型的故障,导致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甚至停产,随之而来的是大修井施工力度的加大,大修难度越来越大,而取套换套井也越来越多,这就会遇到一些新的难题。尤其是近年来取套换套在油田上的发展提速,出现了大修井取换套的新技术和新难题,需要我们借鉴、探讨和进一步改进施工方案。简要介绍了套损井基本情况及打捞工序;并着重从裸眼井段的套管打捞技术介绍套损井打捞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成功的方法,为套损井的修复工艺技术进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以来,江苏油田套损井数量不断增加,每年套损井增加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套损井治理成为油田开发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套损井治理过程中,对于破漏井段长,破损严重的井采取了多种修复手段,膨胀管补贴工艺技术是集团公司2005年新技术推广项目之一,该工艺在江苏油田应用解决了一部分复杂套损井的修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膨胀管补贴施工实施过程、施工难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年限的增加,地层变化越来越复杂,时常出现小通径错断套损井,该类套损井套损严重,套管整形、打通道过程中套变点常因磨铣、冲胀整形等施工工序变为活性错断,处理活性错断点下部落物成功率低、施工难度大。针对活性错断井过断口打捞落物难的问题,开展了针对性技术研究,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4.
油水井高效修井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些年科技的进步,各类套管检验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一些新工艺、新材料被利用在其中,且人们不断的对套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使我们的修井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套损井修复的成功率,有效缩短的施工期,降低了施工投入,这些技术仍在不断的发展更新,我们的修井技术将面临再次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经过近50年的开发生产,已步入了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自80年后出现三次套损高峰期,面对不同时期的套损状况形成了系列套损井修复技术,满足了大庆油田套损井修复的需要。本文总结了大庆油田针对不同套损阶段形成的修井工艺技术和已达到的水平,简略地介绍目前大庆油田修井工艺技术特点,为大庆油田修井工艺技术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青海油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油水井的井身状况呈恶化趋势,套损井日益增多。近年来井下作业公司大修大队一直致力于套损井的修复治理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开展了机械整形、取套换套、膨胀管补贴、水泥封堵等技术。针对常规修套技术无法修复的套损井,井下作业公司大修大队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2014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开展悬挂小套管修套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应用,通过提高对套损井的修复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创效能力,在此浅谈一下悬挂小套管修复技术在青海油田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在石油工业套损井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油水井套管的损坏严重影响着石油开采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有效解决。本文分析了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的运作基本原理、优点,对于套损井的判断方法,运用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进行套损井找漏技术、石油工业中小套管悬挂的具体类型分析以及运用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的具体施工流程,并对目前小套管二次固井技术运用在套损井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8.
油水井是采油和注水的唯一通道。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长,在对注水井进行施工作业时,由于压力过高,如果不进行带压作业,可能会引起套损,导致油气层收到破坏,对安全环保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油砂山油田中119井采用小套管完井的圆满成功,不仅使苏制套管井"死而复生",而且为精细化老油田套损井大修技术开辟了新途径,为今后套损井大修技术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天渠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油井含水不断上升,井筒状况日趋恶化,受地面下沉及油层压实等地质因素和油田注水、酸化、压裂、固井等工程因素以及油田生物、化学腐蚀的影响,形成了套损井大量出现的局面,给油田的持续稳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对张天渠油田套损井特点、套损机理、套损井现场治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套损井治理管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大庆油田套损形势变化及修井技术发展,从地质和开发角度分析油田套损成因,发现剪切变形和层间压力矛盾是导致油水井套损的主要原因。统计大庆油田累计发现的18000多口套损井,确定了大庆油田主要的三种套损形式:浅部套损、嫩二段区域性套损以及油层部位套损。根据油田套损类型及安全环保作业需求,制定了大庆油田套损井的有效修复原则,提出了相应修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延长,套损程度日趋严重和复杂,错断井、多点变形井和腐蚀外漏井逐年增加。要使套损井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理,就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油水井大修技术。膨胀管技术应用于套损井加固有很好的适应性。具备三个优点:①加固后管体与套管紧密接触,密封可靠,锚定力强;②加固井段抗内压、抗外挤等机械性能与同等规格套管的性能相当;③加固后最小达φ108mm,可满足小直径管柱分注分采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外技术现状、工艺原理、施工要求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套损井修复是修井工艺中一项关键技术也是一个难题,目前套管轻微变形井(内通径大于100mm),通过胀管整形、磨铣打通道,可基本修复,但对套变严重井、套管错断井修复成功率较低。文章阐述了锦州油田套损井状况、锦州油田套损井修复技术状况及套管检测技术在套损井修复中的应用,介绍了锦州油田套损井修复状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拔不动的套损井数逐年增多,而施工力量有限,修井成本高,需要科学安排施工队伍,合理制定工程设计。通过统计分析无套损与有套损拔不动井的判别因素,引入加权系数法将套损产生概率定量化,达到方便对比,易于判断的目的。此方法易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使用,实现了定性到定量的突破,为完善套损预测模型提供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进入到中后期阶段,面临高含水的油井越来越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套损严重。高含水套损井损坏程度严重,会使得油田注采失衡,对套损井的剩余资源的开采条件也会形成限制,会严重影响油田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本文结合实际研究,阐明套损井的特点和整体分布规律,然后对导致套损井出现的套管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套管损坏原因、更坏原因和有效预防措施,最后阐明套损井综合治理的四项主要技术,可供生产实践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注水开发的油藏,由于不同的地质、工程和管理条件,油、气、水井套管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使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甚至停产,以致影响油田稳产。采用小套管二次固井修复技术对套损井进行修复,是针对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套损类型,近年来发展起来得新型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已逐渐成为套损井治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井下作业修井作业的施工过程中,针对套管变形的情况进行处理,及时修复套损的状况,恢复套管的正常运行状态,使其满足油田生产的技术要求。不断优化套损修复的措施,提高井下作业修井作业施工的质量,更好地为油田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管破损逐渐增多,P区井筒状况日益变差,从1996年第一口套损井出现到现在套损井数量已达到82口。为了减少套损井给原油生产带来的影响,在吸取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摸索总结套损规律,实施不同的套损治理方法,提高套损井治理水平和手段,将套损井对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宁夏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损井逐年增加,并且每年新增套损井数也不断增加,套损趋势不断的恶化,隔采井井筒腐蚀、结垢以及结蜡问题日趋严重造成频繁上修,给油田正常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合理有效地应用各种套损井治理技术,加强隔采井的井筒治理,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套损井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田注水井井况恶化日趋严重和套变、套损井日益增多的特点,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和攻关,开发研制出套变井分层注水技术,满足了油田大部分套变井分注的要求,该技术施工成功率高、有效期长,分注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经济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非坍塌型小通井修复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厂内修井技术水平与能力得到提高,针对小通径套损井的施工质量,对现有工具、工艺、人员素质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研制相应工具,严格管理,提高了小通径套损井的修复成功率和施工质量。通过现场实践证实,该技术处理套管破裂、套管错断的井所采取不同的手段,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且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大修成本,为解决小直径错断井打通道提供了新思路,且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