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笼罩着We b2.0的空气,互联网天下,莫非Web2.0的疆土。所谓Web2.0并非单单是什么bsp,rss,sns等这些在美国早不新鲜的事物,并且这些模式太虚,看不到明朗的“钱”景;而今年在Web2.0的大环境下,真正催生了中国本土的一个新热点,那就是电子杂志。电子杂志在一开始就被资本看好,与其他Web2.0不同的是,电子杂志有着比较清晰的赚钱模式,不在是雾里看花了。这里所提的电子杂志并非之前早有的那些通过网站专题链接形式的Web期刊,而是以flash为主要载体的独立于网站存在的新兴电子杂志,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媒体和互动性,这区别以…  相似文献   

2.
Web2.0最糟糕的地方就是完全看不到它的商业前景。有几家公司似乎做得还有那么点意思,而其余那些新出现的网站都只不过是在做些功能的炫耀,和商业一点不沾边。当然,这些家伙最近很得宠,但没有一个创造了什么真正的价值。最近看到有人写了“关于Web2.0的16个思考”,其中却没有一条触及如何盈利及创造可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好像一夜之间这一痴迷又攀升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商务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的回归变得愈发趋于务实2008年伊始,Web2.0的热潮似乎已经消退,Web2.0的概念也不再是互联网行业热炒的话题。然而,不管是股市变动、投资方的变化,还是Web2.0企业的生生死死,Web2.0的思想和精髓都是正确的,而且会被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4.
3.0下的互联网大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多人说我们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是Web 2.0的时候,Web 3.0又来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互联网的创新精神永远存在,它的魅力不断被重新诠释,无论你接不接受,Web3.0就这样来了。  相似文献   

5.
摆脱1.0来谈2.0,应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就犹如微软来向用户介绍Windows2003,他断然是主要讲述在Windows2000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更新或者升级应用,这也正是此文标题的由来.笔者其实也是刚刚对Web2.0有了一点了解,正在试图摸索Web1.1、Web1.5、Web1.8,因为中国互联网似乎还没有一个非常明显从Web1.0到Web2.0的时代跨越标志,这也使得我们很难分辨真正的Web2.0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理论见过太多也谈过太多,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了,但这次笔者还是免不了俗,也只有这样才好更进一步来进行下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分问答     
Q:听说现在已经开始流行Web3.0了,那是一种什么概念?A:互联网专家认为有了Web3.0,用户就好像多了一个私人助理——事实上,它对您的所有个人信息都了如指掌,并能在互联网上搜集所有相关信息来回答您提出的任何问题。很多人把Web3.0比作一个大型数据库。让我们举个例子,解释一下什么是Web3.0。比如,您打算找个气候宜人的  相似文献   

7.
《新电脑》2006,(1)
Web2.0的风潮就像病毒或者瘟疫一般在互联网上流窜,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说Web2.0,所有的用户都对Web2.0充满了兴趣,可是,Web2.0究竟是什么?一种技术还是一场革命?微软的MSN8.0没有宣称Web2.0,但是它却让测试人员看到了Web2.0的影子。  相似文献   

8.
失败者还在地上呻吟,成功者则在峰顶眺望。那些慢慢在半山腰行进的人们,似乎已经逐渐被别人遗忘。在山脚下对失败者的冷嘲热讽隐约传到他们的耳际,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顶峰上曾经响起的赞歌,也早已消逝不见。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等待的又是什么?或许答案就在心里。记得年初在一个VC的办公室里听到这样一段话,他站在窗前望着脚下灰蒙蒙的城市慢慢说道:“这一轮大潮的消退,会淘汰掉无数公司,即便那些不死不活生存着的,又能为互联网带来什么?”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好像什么事都喜欢赶潮流。今年初,很多公司还言必称.com,好像不跟网络沾点边就不足以言商似的,一转眼,.com又似乎不灵了,大家又言必称“泡沫”,连一些.com们都感到有点羞于见人。中国互联网界由此集体进入了所谓“.com的冬天”。 在这样一个冬天怎么把基于“中国道路”的新经济继续下去?11月18日晚,业界精英聚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在过去,互联网曾经产生了王志东、张朝阳、丁磊这样的知识英雄,以及一大批随着网站上市而迅速发家致富的IT精英;如今,互联网已迈入了Web2.0时代,让“草根”也就是每个普通人,不管你是哪个阶层、什么职业,都可以在博客空间上一展身手。最近看到一个数字,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进行了一项有关博客的专项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国内的博客作者已达1750万人,而活跃的博客读者则高达5470万人。从这一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博客在中国的普及和影响力正越来越大。实际上,如果向前追溯的话,博客所蕴涵的强大力量应该是…  相似文献   

11.
游风艺苑     
《游戏机实用技术》2014,(4):120-120
似乎就是一眨眼,春节假期便过去了,人虽然已经返回了工作岗位.但脑子还沉浸在假期的休闲状态中,这种感觉别扭极了。每当此时.我就格外羡慕那些可以享受漫长寒假的学生读者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用来玩游戏、看动漫。这里提醒想要投稿的学生朋友,在补“游戏课”和“动漫课”之余,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多多创作。  相似文献   

12.
Web2.0风格设计似乎越来越火,网上“Web2.0风格”、“Web2.0-style”、“Web2.0-look”之类的词汇现在是层出不穷。就虫虫对目前流行的各大Web2.0网站观察来说,色彩简洁、鲜明,大量采用渐变、倒影等效果似乎是Web2.0网站设计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世界》2006,(4):20-25
Web2.0火爆腰花不用说,Web2.0是如今最无孔不入的互联网名词。似乎什么事物一旦沾了它的光,身价立刻就能见长。之前早就存在的博客和RSS等借着2.0的春风几乎在一夜间完成了其概念普及的过程,如今追随者开始出现疯长的迹象。既然火爆到了如此地步,Web2.0到底能为中小企业和行业网站贡献点什么呢?在此次B2B盛宴当中,包括阿里巴巴副总裁金建杭、《电子商务世界》杂志主编赵廷超在内的很多人都提到了Web2.0。归纳一下,研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内容上,行业网站应该为企业提供一个网上自主管理信息的平台;在交流方式上,行业网站应该进一步采用语…  相似文献   

14.
宠物网上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起了宠物,走在路上,总能看到时尚的少女带着雪白的京叭,或是秀气可爱的狐狸犬,还有皱皱的沙皮狗……电视里还开辟了专门给猫看的广告,那些小动物似乎已经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更多的电脑迷们更喜欢在自己的电脑中养一个小宠物,可以随时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而又可以在自己忙的时候不分心去照顾它。 互联网上的宠物迷们给自己心爱的小宝贝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温馨的小窝,讨论自己身边宠物的种种趣事;或是那些电子宠物的每一点进步和变化。  相似文献   

15.
再回过头来看中国概念股似乎已经有些时过境迁了,人们会说,是早期概念股的狂潮掀起了人们一度对于网络泡沫的疯狂追逐,从而上演了纳斯达克的悲喜剧。然而也正是那些“身先士卒”的概念股打开了国人的眼界,人们从此知道了有一个叫做互联网的东西,它可以如此神通广大的吸引数以千万数以亿计的美元,这是中国许多的国有企业创业、守业者们想都没有想过的。而今天,再来关注一下已经被资本遗弃的“概念”,人们发现,它在悄然成长……  相似文献   

16.
Windows已是明日黄花,Web2.0正大行其道,利用最新的Web应用技术,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种桌面应用服务。我们可以不再需要Office软件,也可以不再需要视频编辑程序,甚至还可以不用Windows。使用免费的Web2.0服务,就能替代这些昂贵的应用软件。CHIP将为你介绍一些最佳的Web2.0应用服务,并告诉你是什么让Web2.0如此特别的。  相似文献   

17.
在制造业企业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管理人员经常在赶货、催料,主管们天天忙着没完没了的产销协调,数据似乎永远都不可能100%正确……,大家都在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而公司需要的是那些“会解决问题”的主管,而不是“让问题不再发生”的主管。  相似文献   

18.
口号喊得响不如肚子填得饱,Web2.0到底能依靠什么填饱肚子?Web2.0在刚出现的时候扮演了一个革命者的角色,似乎总要拿着斧子或是镰刀去革Web1.0的命。还好,现在这些“革命者”的心已经渐渐冷却下来,开始琢磨如何挣钱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从理论上说,实践Web2.0的成型应用元素包括博客、Rss、wiki、SNS、Socialbookmar、Tags、Webservice、开放式API’s、Ajax等等,底层是XML和接口协议,而这些应用又都是在一些Web2.0体系下的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包括:六度空间理论、长尾理论、用户贡献价值、网络传播效果、社会资本、去中心化等等。…  相似文献   

19.
隐之书     
浒小  周建峰 《电脑迷》2011,(3):54-55
春节放假回家不想被同学亲戚们拖过去喝酒,所以要QQ隐身;把自己的本本顺手借给家人,却忽然想起有些不合适被别人看到的文件需要隐藏;到论坛上登录马甲忽悠人,需要借用代理来隐藏自己的真实地址……如今的互联网早已经不再"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想要各种各样的麻烦远离自己,就要像一个忍者一般时刻隐藏自己的踪迹。  相似文献   

20.
陈佼 《电脑爱好者》2008,(22):49-49
如果说"体验时代"的网民创造了互联网,"推送时代"的网民创造了自己,那么第三代的网民就是在享受互联网的种种成果。博客、播客、网游、SNS网络,以及其他种种Web2.0应用,多数都定位在娱乐、交流,互联网似乎突然变得年轻起来,而这一时代典型的网民似乎更多的是网吧彻夜不眠的玩家、深夜泡在校内、开心网的80后、90后们……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中国互联网产品20年的青春,要在何处安放?我们列举了10个给我们印象深刻的互联网产品,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给互联网带来了什么。(注:获奖感言为作者虚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